方磊
關鍵詞:股權投資管理 現狀 管理方法
股權投資從本質上看是一種為了適應復雜的經濟環境而進行的資本運營,企業通過貨幣資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實物或者購買股權等資金投入方式實現對其他企業的投資。企業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實現擴大經營規模、提升行業市場地位、充分利用閑置資金等目標,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利益最大化。股權投資既是對公司所投資資源的利用,也將兩家具有業務相關度或者完全不相關的企業進行了緊密結合,以經濟利益在投資公司和被投訴公司間搭建了一座連接橋梁。
股權投資管理是目前很多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集團)對外投資的重要方式,雖然這項投資對企業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但是在現實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能被忽視的情況。
(一)股權投資管理模式有待改進完善
就目前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看,企業大股東對公司董事會成員、高管人員等管理人員影響力較大,董事會這個機構無法對經營管理層進行有效制約,股權投資管理模式是由企業內部多個部門共同實施管理,但具體管理過程中每個部門必然以各自部門職責為主,未將股權投資管理作為重要工作內容來抓。而且在缺乏牽頭管理部門情況下,更容易出現相互推脫,協調性不強,不利于有效管理已經進入執行階段的股權投資項目或者公司。綜合上面情況可以認為,有些公司對股權投資管理沒有統一的管理機制,對股權投資缺乏負責或者牽頭部門、投資管理制度等,影響了對股權投資行為的有效決策和管理。此外,有些公司內部,管理層級多、決策鏈條長等情況,也可能會使股權投資決策效率低,錯過最佳投資時間造成投資成本增加。
(二)信息不對稱情況使得股權投資管理收益性降低
現實中,受前面多部門管理的影響,有些公司在未能全面了解被投資公司情況的情形下進行了對外股權投資,投資前未能對被投資公司情況(包括資產狀態、經營情況、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進行全面了解,或者被投資公司故意不披露甚至隱藏重要經營信息人為制造信息不對稱從而誤導他方進行了股權投資。獨立的兩家或者多家公司,原本存在天然的信息壁壘,在實行股權投資后,被投資公司如果不主動對經營情況進行披露或者向投資方反映,作為投資方的企業也不主動進行了解,這種情況下形成的信息不對稱不利于投資公司掌握股權投資收益及風險情況,對被投資公司出現的情況不能及時作出退出決策以減少損失。
(三)投資后缺少后續管理
一般情況下,對所投資公司進行了股權投資后,有的企業管理層認為經過前期的綜合分析、評價、論證等綜合過程合理選擇了股權投資對象、投資方式等后就完成了股權投資行為的主要內容,忽視了投資后對所投資公司經營情況、財務狀態、收益水平及風險等應保持密切關注,不屬于可持續的股權投資理念。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管理思想的狹隘、管理者的經營目光短淺,未能明確股權投資的戰略性及長期性的特點,進而也就形成這種后續管理思想。
在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及競爭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企業出現破產、并購、重組等情況都是常見的,在并購、重組等情況下股權投資更是不可避免,故股權投資不僅是企業應重視的投資行為,以后可能會成為企業必須面對的情況。不論是哪種不可預見的情況出現,企業應該真正的加強股權投資管理,因為投資流程、風險管理等環節出現不利情況都直接影響企業收益并使企業面臨一定的投資風險,故加強股權投資管理是企業必須重視的。
(一)遵守當前投資法律法規規定開展股權投資活動
雖然當前我國相關部門出臺的規定制度并不完善,未能完全規定投資行為的各個方面,但法律法規的完善是必然的且能有效降低企業投資風險的。目前的法律法規是企業實行股權投資管理的法律依據,對重要環節、關鍵點等有規范要求,不論是出于防范法律、稅收等宏觀層面的風險,還是保護企業整體和所有者合法權益出發,企業均應依據《公司法》、股權投資有關規定等法律法規、監管要求等開展股權投資活動。
(二)建立完善的股權投資管理機制
一是,要統一企業股權投資管理方式。有相對完備的管理方式是開展投資活動的前提,企業應明確股權投資管理負責機構或者部門,并應組建包括法務、財務、審計等相關部門領導或者人員的管理決策隊伍,由機構及人員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所投資公司經營情況及發展潛力等進行綜合評價論證,進而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提高決策收益率并降低投資風險,這樣也才能避免多部門間的相互推諉情況的發生;二是,要規范股權投資流程,將流程制度化促進執行效果。規范的股權投資流程有助于企業正確合理進行對外投資,并具體體現在投資方案中,方案內容應包括投資項目概述、項目投入、投資回報、后續管理及投資風險控制等,并結合經濟形勢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三)對股權投資活動進行全面管理
股權投資是一項系統性強的投資行為,包括投資前、投資期間管理及投資收回等環節,不能只重視最初投資環節(指關注投資對象、投資領域、投資方式等),更應對投資持有期間的所投資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監督,要對被投資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動態監管,重視被投資公司半年報、年報披露數據的分析,關注被投資公司的現金流量情況、資產質量等重要信息。監督過程中可以設置重要指標體系并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評價判斷,及時發現投資期間中出現的問題或者及可能出現的潛在情況,為股權投資管理部門及人員提供決策有用信息,保證股權投資健康。對股權管理退出環節,可以設置預警指標體系,對嚴重影響股權投資收益的情況啟動投資退出機制,以保證投資安全性降低投資風險。
(四)加強股權投資管理過程中的財務分析
不論是投資前還是投資存續期間,企業都需要及時掌握被投資企業的財務狀況,對其經營狀況、生產銷售管理等保持密切關注。作為投資主體企業需要對所投資公司加強財務了解,對股權投資進行專項分析,將被投資公司的財務狀況當成本公司的一樣保持密切關注,關注被投訴公司是否有重大涉訴、潛在重大風險等或有事項,為進一步的投資后續行為提供財務支撐。當然,也要選擇合理的股權投資核算方法。根據投資對象為子公司和外部公司合理選擇成本法和收益法,準確掌握投資收益的確定規律,加強對投資收益的分析。
(五)適當創新管理方法
每個公司治理機構、財務實力、管理能力不同,而且所處行業不同、投資對象特點也各異,故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適合的股權管理方法。如對子公司的股權投資,母公司可以建立外派人員管理機制,從外部選用與企業集團經濟利益、社會關系聯系較少的管理人員,對子公司股權投資進行專項、客觀、獨立管理,避免人情世故的影響。再如實行定期分析、專項分析為主的靜態管理與不定時分析被投資企業情況的動態管理為輔的兩種管理方式相集合的綜合管理方式等,以達到對股權投資公司保持密切后續管理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師延領.企業集團股權管理模式的完善對策[J].中國科技投資,2018(14).
[2]萬山.淺議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