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進行試卷評價時,語文教師是否具備一定的講評能力,能否做好作文評價,對該節課來說意義重大。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需要小學生具備一定的綜合能力,而且還需要小學生在錯題當中尋找到問題。可以說,試卷講評課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一次有針對性、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的試卷講評,能幫助學生總結這段時間的經驗教訓,學生通過試卷講評,查漏補缺,歸納整理,鞏固已有知識;教師改進教學方式,調整教學進度,解決教與學之間的矛盾。因此,文章作者力求打造高效講評課堂,讓學生真切獲益,喚醒課堂的活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講評課;高效課堂
考試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那么試卷分析講評課就是針對此存在的。講評課是指教師對試卷進行講解的一種課型,是復習教學中的一種常見的課型。講評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再整理、綜合、運用,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構建高效的試卷講評課,對提高小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可以使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切實的矯正、鞏固、完善和深化。
一、當前小學語文講評課堂當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師沒有抓緊時間進行講評
可以說,小學語文單元、期末檢測卷的容量是比較大的。因此對于語文教師來說就有一定的壓力,工作量比較大。而且部分語文教師還是班級的班主任,沒有更多的時間來批改試卷,一般閱卷需要3—5天,有的甚至需要一周的時間。然而等到對試卷進行講評時,學生早已將試題的內容和考試的過程遺忘得差不多了。因此,就會造成學生不夠重視講評課,在課堂上產生懈怠的情緒,講評課的效率可想而知。
2.不夠重視講評課,形式單調乏味
以往的講評課形式通常是教師發放語文試卷,學生拿到試卷,整個講評課堂基本都是語文教師在講,并且從第一題講到最后一題,學生沉默地做筆記,課堂氛圍活躍不起來。有時候語文教師講得太過細致,很容易形成“一言堂”。小學生的注意力有限,部分對該題已經會的學生覺得沒有意思,而不會的學生就會有抄不完的筆記。明明教師對題目講得很細致,講解得很辛苦,但是為什么效果不盡如人意呢?為什么下次測試再考到類似的題目,不會做的學生還是會做錯呢?或許部分教師在講評課中沒有意識到講評課的重要性,或是講評課太單調,很難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
3.教師忙于公布答案,學生記得龍飛鳳舞
我們會發現,試卷講評課通常以這樣的方式開展:部分教師上試卷講評課基本不備課,沒有教案,待到講評課時,教師直接公布整套試卷的答案,學生拿起試卷對題目進行更正。語文試題是比較多的,一節課下來,教師將大半的時間忙于公布答案,而學生忙于對試卷進行改正、記錄。教師讀得口干舌燥,學生記得龍飛鳳舞,整節課側重于“講”而忽略了讓學生自主分析,通過最簡單的形式讓學生誤以為自己真的懂了。然而,這一方式不僅沒有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學生的思考,通常是小學生忙于記錄、修改,忽略了對題目的自主思考,缺乏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的
培養。
二、喚醒講評課的活力,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1.做到講評及時
從教育學角度來說,小學生在測試的當天或者第二天,對考題還記憶猶新,對考試的內容、成績仍然很期待,他們都急于知道正確的答案。如果教師閱卷時間過長,小學生就會開始不重視起這場考試來,對試題的內容也有所淡忘,部分學生對成績也無所謂了,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若想講評課取得好的效果,喚醒課堂的活力,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抓緊時間,盡早講評。
2.進行相應的課前準備
批改好試卷,是講評課的前提。在進行試卷講評之前,語文教師就需要做好準備,對試卷進行分析,整體把握學生答題的情況,做好記錄。比如,學生在哪一道題上做得不夠好,在哪一方面做得好,并分析造成錯誤的主要原因,這些都需要教師仔細斟酌。
例如,試卷統計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包括試卷中知識點分布的統計;考查的題目數量、類型的統計;學生每題得分率的統計;最易出錯的題目類型及其人數;等等。在講評課中如何引導學生,學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統計雖然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但是教師可以通過統計反思最近的教學情況,發現問題所在,同時可以根據試題分析,確定講評課的重點、難點。
3.講評與練習相結合
講評課后必須根據講評課反饋的情況進行矯正補償,這是講評課的延伸,也是保證講評課教學效果的必要環節。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是不太可能聽一次講評后就完全掌握試卷的難點和重點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講評課結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錯題進行認真的訂正、記錄、歸納,建立錯題本,讓學生多翻一翻這些筆記,這對學生的復習有極大的幫助。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要根據小學生易錯的題目類型,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將多道題目進行重組綜合,“再練習”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拓展小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引導他們真正掌握重點知識。
例如,語文教師可以根據講評的情況,設計一份具有針對性的矯正補償練習題,在練習當中設計學生容易犯錯、混淆的問題。矯正補償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尋找其中的規律,解決實際的問題。將評價與練習相結合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錯誤之處,改正不足,不斷提高語文水平。
4.小組之間自由討論,釋疑解難
試卷講評課絕不是教師“一講到底”,為學生包辦一切。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提出的“學習金字塔”認為,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接受知識,這一方式的學習效果是最低的,經過兩周,學生學習的內容只剩下5%。由此可見,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是多么重要。除此之外,講評課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受益,所以語文教師在講評試卷時起點不能太高,同時也不能太低,要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問題的錯因,并進行細致的分析、糾正。
在“學習金字塔”的基座位置,讓學生記住90%的學習內容的方法是“教授給別人”或者“馬上應用”,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通過讓學生自己講述自己的做題思路,教給別人,這樣可以有效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找出自己沒做對的題,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當中,每個人都有當選“小老師”的可能,如果別人沒做對,而你做對了,你就可以當小老師。自己將自己做題的思路和方法講給其他組員聽,直到其他人聽懂為止,組內成員可以輪流著來。如此一來,這就喚醒了課堂的活力,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也有機會傾聽別人的看法,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合作、交流等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語文試卷講評課的教學質量。
5.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架起師生紐帶
試卷講評中,作文的講評也是一門藝術。傳統的作文講評最大的弊病便是無法最大限度地清晰地直觀地將各種學生的習作等素材呈現在師生的面前,在失去了這樣一個交流的載體、平臺和紐帶后,再精彩的點評講解都顯得蒼白無力。多媒體則以其強大的圖文聲像交互功能將這一載體強有力地將師生連接在一起。建立素材庫是一堂精彩的作文講評必不可少的工序,它為作文講評提供強大的后盾支持。
例如,試卷作文的題目為“秋天”,而在進行作文講評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收集風景照片,比如,在網上挑選一些秋天的風景圖片或者一些名勝的秋天風景錄像進行下載。除此以外,教師將寫得好的學生作文和一些寫得有問題的典型習作輸入電腦,并下載一些名家的關于秋天的美文,并配上插圖以備上課使用。上課時,教師先讓學生欣賞優美的散文,學習優秀的同學作文,以他們為榜樣,并播放美麗的秋之風景,學生興趣盎然,在這之后讓學生評改問題作文,如此一來,課堂氛圍變得十分活躍,學生躍躍欲試,水到渠成,評價不乏精辭妙語。
6.積極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信心
語文教師在講評課中要注意保護小學生的自尊心。大多數小學生對考試是很重視的,對成績的公布多少有些緊張和害怕,一些考得差的學生會感到很難堪。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懂得表揚學生,肯定那些解題思路清晰、有創意的小學生,即使部分學生做錯了題,但是他們以積極的態度看待考試,這也是值得表揚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講評試卷的過程當中,教師決不能以埋怨、指責的語氣,挫傷小學生的自尊心。犯錯是在所難免的,語文教師更重要的任務是幫助那些失誤的學生分析原因,是審題不夠認真,太過粗心,還是知識點還沒有充分掌握而導致失分的呢?講評課是學生的“信心中轉站”,教師應當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更主動、更充滿信心地去準備下一階段的學習,而不是讓學生產生一種“自卑感”。鼓勵和表揚學生是打造活力課堂的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也要激勵學生。
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教學,體現學生的生命價值,這樣的語文教學才能煥發生命活力,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全面發展。及時講評,做好課前準備,講練結合,多媒體助力,增強學生信心等各種方式不僅可以讓講評課受到學生的喜愛,還可以讓班級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肖志英.在綜合性學習中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J]. 教師,2017(16):30.
[2]朱建麗.莫把“講評”變“簡平”——小學語文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策略談[J].小學教學參考,2010(28):25.
[3]彭仁華,周榮芳.如何提高語文試卷講評課的高效性[J].科普童話,2017(29).
[4]高輝.小學生閱讀素養培養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旬刊),2017(1).
作者簡介:陸國武(1975—),男,廣西南寧人,一級教師,專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活力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