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明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從孩童時代的幼稚走向青年時代的成熟的重要階段,逐漸試圖擺脫對他人的依賴,獨立意識日益增強,這一階段的學生往往面臨著學業上、生理上、心理上的多重壓力。初中生思維活躍,對事物的好奇心明顯且接受新鮮事物較快,可塑性強的特征明顯,但這是一把雙刃劍,如缺乏有效指導,學生易受社會不良風氣干擾,甚至偏離人生的正常發展方向?;诖?,本文探討了初中班主任作為學生前進道路上的引導者,要將學生培育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青年,就要以德服人,以愛育人。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對策研究
初中生像一只敏感的“小刺猬”,逆反心理明顯,但內心又往往很孤獨,若缺乏正確的引導,很容易陷入迷茫的境地。初中班主任面對這些“小刺猬”,要用品德教育讓學生信服,用愛的教育感染學生。初中階段是學生思想、品行、道德發展的關鍵期,作為初中班主任就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學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并對他們表示理解與尊重。這樣一來,學生才會愿意去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與管理。
一、新時期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班主任要和學生“統一戰線”。就初中生的心理成長規律而言,學生是渴望與班主任敞開心扉,構建朋友般的親切關系。傳統師尊生卑的局面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學生很難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诖耍嘀魅螌熍c生的角色定位不能是“對立者”,而是要盡可能地“統一戰線”,以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并推動德育工作展開,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愛育人,而非以權威實現德育。
第二,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要多元化。新時期我國頒布系列與教育相關的政策,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采取因地制宜的教育方法。單一的德育工作方法面對全體學生難以在每個學生身上“奏效”。所以,德育工作的開展也應該追求“多元”,以學生的個性為前提采取恰當的德育方法,以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第三,班主任德育工作做到全方位。新時期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體現在教室內,也體現在教室外,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息息相關。班主任要實現全方位的德育,與家長密切配合,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做到有的放矢,發揮班主任的主力作用,重視學校在德育中“主陣地”的地位,全面提升初中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水平,積極踐行新時期初中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二、初中班主任以德服人、以愛育人的德育對策分析
第一,尊重學生,關愛全體學生。班主任作為學生在校期間的“負責人”,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每一名初中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班主任給予愛,也會獲得來自學生的愛,師與生在德育工作的配合也會更順暢。初中生有獨立的思想和因個性而異的想法,班主任要以此為前提施展德育。例如,班級上的初中生對外面的世界抱有期待與幻想,在生活中也會出現錯誤的舉動,身著奇裝異服,或有奇怪的妝容。基于這些錯誤的表現,班主任立即進行嚴厲批評是最不妥的舉動,因為過于偏激的語言和批評會傷害這些“刺猬”的自尊心,學生的逆反心理作祟,會產生對班主任的抵觸情緒,所以應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尊重學生的審美,了解學生的想法,在溝通中矯正學生的錯誤思想。在愛的包圍中育人,有利于初中生的長遠發展。
第二,從愛出發,營造良好環境。班集體的學風是對班級真實狀態的直接體現,班主任要從愛出發構建溫暖的班級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與他人友好相處,展現個人真實的一面,有利于良好品德與習慣的養成。在愛的環境熏陶下,學生會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團結一致,積極向上,班級的氛圍也更加活躍。在開學初,為了學生能有個輕松、優美的學習環境,我組織學生一起布置教室,在教室內放置一些盆栽,學生課間觀賞植物、照料植物,培養學生的愛心,學生的心態上也會發生變化。從愛出發,也是從心出發,班主任與學生密切溝通交流,發揮班主任的角色魅力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信服、佩服班主任,能夠產生強大的動力,有利于初中生健康快樂成長。
第三,以身作則,實現以德服人。初中德育中快速有效、成本最低的方式必然是發揮初中班主任的模范帶頭作用,與學生協同貫徹德育精神。班主任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熱愛自己的職業,尊重自己的職業,在課堂上與課堂外都嚴格要求自己,注重對細節的把握,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例如,班級管理實踐中,要從班級生活的細節著手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有次,我看見班級的黑板并沒有擦干凈,還有上節課老師寫字的痕跡在,值日學生應付了事。正式上課前,我沒有對值日學生進行批評,而是當著全體同學的面拿起黑板擦認認真真地再次清理,同學看在眼里又記在心里,以后對待值日這件事情就認真起來。這其實就是老師在小事上對學生的潛移默化。班主任的日常班級管理工作相對瑣碎,我們只有將以身作則的德育教育滲透在班級管理日常,才能提升班級德育教育的質量。
第四,嚴慈相濟,“愛”與“嚴”并施。班級管理中的德育開展要把握合適的度,一味的退讓與包容不利于學生成長,還會助長學生的囂張氣焰;而一味的嚴格與高要求也不見得是件好事,這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初中生已具備初步的辨別是非的能力,長久的愛護是對他們的“捧殺”,必然會阻礙學生的長遠發展,在學生犯錯后,班主任酌情處理,恰當指出學生的錯誤,對學生暴露出的不同問題針對性分析,使學生能夠提升個人約束能力。例如,在一次自習課上,有個同學在課堂上大聲講話,對其他同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時我嚴厲地批評了這名同學,讓學生都認識到個人表現對班級產生的影響。下課后,我又和這名同學展開溝通,在交流中我用溫柔的語氣平等的交流,告訴他這種行為會帶來的后果,這名學生也就更加深刻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在以后的課堂上嚴于律己,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倘若當時我沒有及時嚴厲地批評阻止他的這種行為,教育的好時機就會過去,學生就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有這樣性質惡劣的舉動。所以在嚴慈相濟的德育教育中,“愛”與“嚴”并施,有利于對學生心理的保護和道德的建設。
總而言之,新時期重視對初中生的德育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初中班主任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從愛出發,關心、呵護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三觀、道德品質等?,F階段的德育工作尚有不足,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德育的方式和方法也會不斷創新,能夠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成長為積極向上的好青年。
參考文獻:
[1]趙剛.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思路[J].學周刊,2020(06):171.
[2]康健軍,陳佳慧.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扉——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藝術[J].亞太教育,2019(11):30-31.
[3]楊先祿.厚德載物 潛移潤物——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8(09):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