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驊
【摘要】隨著當今時代的飛速發展和新課改教學政策的不斷落實推進,初中音樂作為促進中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也逐漸拋棄了傳統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學手法,擺脫了處于初中教育邊緣化地帶的情況,重新成為初中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學科,并積極響應國家的新課改教學號召,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構建了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學模式。本文將闡述,構建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并提出幾點切實可行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音樂;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初中音樂課程的核心素養是指:審美感知素養、藝術表現素養和文化理解素養這三個方面。在新課改的教學政策中,明確要求各個學科應當樹立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目標,并圍繞核心素養的培養來重新構建教學體系,形成全新的教學模式,從而完成教學的創新與改革。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僅是新課改中的重要教學思想,更是促進初中音樂教學向前發展的關鍵因素。
一、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構建意義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初中音樂課程新標準》中明確指出:“初中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是當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必須掌握的能力與知識,是促進學生音樂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大幅度提高的關鍵因素,是推動初中音樂課程完成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重要途徑,也是保障初中音樂教育不斷向前發展的核心理念。新時代下的初中音樂課程,應當正確認識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重要性與必要性,并積極響應國家的新課改教學號召,構建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從而讓核心素養深入貫徹到初中音樂的日常教學中去,成為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教學效率的一條重要的教學途徑”。由此可見,構建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而且,構建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就要求教師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與時俱進,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新穎的教學手法,引導學生完成各項音樂學習任務,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的技能。這樣一來,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會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對促進初中音樂課程完成教學創新與改革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所以,新時代下的初中音樂課程,應當正確認識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能力的重要性,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才能為學生的未來長久發展而奠定良好基礎。
二、目前初中音樂教學現狀
在之前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影響之下,初中教學更注重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考試成績的提高以及升學率的提升,初中音樂課程并未列入正式的中考范圍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家長、社會對這門學科的關注度和重視程度,初中音樂老師常常有種處于孤軍奮戰的尷尬狀況。面對素質教育時代的到來和新課改教學政策的不斷深入推進,初中音樂教師一時之間難以轉變自己的教學與理念,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教學改革,缺乏應有的正確認識和足夠的教學經驗。近幾年已經開始改善,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追求更科學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提升音樂綜合能力,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能力。但是,整體音樂教學狀況有點參差不齊,要全面提升初中音樂教學質量,還有待進一步的普及和提高。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構建第一步,就是先轉變初中音樂教師的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學生實際的學習發展角度出發,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課標指出,要在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在學習的各個階段都積極主動的參與,表現其主觀能動性。在這樣的理念引領下實施教學,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全面發展,提升初中音樂課程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在《行進中的歌》這一單元中,要帶領學生了解各種類型的進行曲。讓學生選定一個特定的場景比如閱兵式,讓他們來選擇設計,如果你是一位音樂家,你準備用怎樣的速度、哪些樂器、情緒特點如何等等這些音樂要素來創作音樂?這個方法把以往的先聽音樂再歸納特點,變成學生先來設定想像,然后再聽音樂。一方面,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讓他們嘗試主動性地來發現各種音樂要素的特點,最終當《解放軍進行曲》的音樂呈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會欣喜地發現作品的很多特點自己已經掌握了。這種方法,轉變了原來老師說什么學生學什么的形式,反轉的思維方式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在課堂中呈現出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采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素養
音樂審美感知素養的培養,得益于教師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音樂資源,并讓學生對同類型下不同水平音樂的鑒賞與學習,來比較這些樂曲中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學會欣賞音樂、品味音樂,這也是提高學生藝術審美的一種重要教學途徑。所以,初中音樂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素養,就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創新教學手法,構建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
法國音樂家瓦爾德退費爾的《溜冰圓舞曲》,將圓舞曲和溜冰技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展現了優美、歡快的溜冰場景。在課上,引導學生通過聆聽音樂、學唱歌譜、音色聽辨、創作表演、節奏編配、設計圖譜等等多種多樣的實踐手法,讓學生從各個角度感受到自由活潑、熱烈歡愉的情緒,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到整個音樂活動中不同,獲得美的享受和身心的愉悅,培養審美感知素養。
(三)拓展教學范圍,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
藝術表現素養是初中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也是促進中學生藝術素養與藝術表現能力提升的關鍵素養。初中音樂教師在培養學生藝術表現素養與構建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拓展教學范圍,有效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與展示舞臺,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自信心。
例如:在昆曲賞析課《牡丹亭》選段《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時,不僅讓學生感受昆曲的大雅之魅,還學習了解昆曲的基礎知識和一些簡單的演唱、念白、表演的基本技能,還讓學生利用地方資源優勢進行資料的搜集,并且進行實地探尋,通過課內的學習延伸到課外的研究,將我們的實際生活與音樂聯系到一起,感受音樂的魅力,同時也激發他們繼承和發揚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意識。在一系列的學習過程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四)結合社團學習,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素養
無論是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還是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改變,最終的目的都是要提升中學生的音樂學習綜合能力,拉近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距離,讓音樂成為中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初中音樂教師可以采用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方式,來將音樂學習與鑒賞融入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去,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
學校越來越注重藝術素養的培養,會招募各班優秀藝術苗子組建各類音樂社團,并進行科學系統的訓練,這些學生在學校社團中得到了專業的訓練和提高,一方面提升了自身才藝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帶動了整個班級乃至整個學校的藝術能力的提升。讓更多的學生將自己在音樂方面的學習所得展示出來,同時發現自己的不足與長處,在校園中營造濃厚的音樂學習氛圍,對中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提升也十分有幫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構建,既是順應新課改教學政策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初中音樂教育不斷向前發展,提高中學生音樂素養與能力的最佳教學途徑。
【參考文獻】
[1]林麗清.核心素養下初中音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學探討[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01)
[2]任淑貞.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J].中華少年,2017(36)
[3]林友香.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下),2017(11)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迎春中學,江蘇蘇州2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