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前對所要上課的內容進行預習是目前初中數學學習的一種好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好手段,更是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后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因此,我們數學教師必須認真對待課前預習這一環節,預習的好壞確定著一堂課的好壞,也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本文結合我個人這多年如何帶領學生搞好課前預習方面,談談個人看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前預習;有效方法
課前預習是新課程教學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部分,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效果取決于課前預習的質量,如果預習的好,課堂活動開展順利,就能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相反,如果不預習或預習不好,效果可想而知。課前預習很重要,我們大家心里很明白,教學中也在進行著,可存在許多問題與不足,下面我進行了一些剖析,意欲更好的預習。
一、 課前預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前預習方法不具體
初中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方法還不成熟,尤其是課前預習方法不成熟,有許多學生不知道具體怎么預習,是看課本呢,還是做題呢,還是要記公式呢,于是,就簡單的看看課本上要上的教學內容,或簡單的復習一下所學的內容或公式就完事了,還有的學生,即使想預習,可也不知道從何入手,要預習什么,怎么預習,方法欠缺,效果不佳,長期以往,不了了之。
(二)布置預習任務不明確
在許多聽課結束時,我總能聽到這樣一句話:“今天的預習任務是預習下一節的內容。”沒有了下文,我在想,下一節課要教什么呢?也許是……不清楚——具體預習內容、預習到何程度、要書面完成嗎?學生會一頭霧水,不知該預習什么。
(三)學生沒有預習時間
預習很重要,師生都明白,學生也想每天進行課前預習,可是,學生由于忙于處理一天的各科作業,沒有預習學習的時間,因為,各科老師都要布置一大堆的作業,并要求學生一定要按時完成,不然不會有好果子吃,在老師的各種“高壓政策”下,學生哪敢怠慢,做完這些作業,哪有時間和精力去預習呢。
(四)預習環境不好
初中學生對自己的管理不可能像成人一樣那么嚴,對外界的抗干擾能力有限,學習的環境非常重要,如果周圍的同學都能認真進行課前預習,都能按時完成預習任務,那么,這個同學想偷懶也不好意思,只有認真的搞好自己的預習了,長期下去,形成一種課前預習的好習慣,你不想預習也難,相反,如果一個同學所處的環境是一個其他同學都在玩耍,大吵大鬧,不好好學習的環境,這個同學想預習,也很難做好。好多老師不重視學習環境的治理,嚴重影響學生的預習質量。
(五)管理不到位
好多老師只是要求學生預習,沒有具體的管理辦法,學生預習和沒有預習一個樣,預習好壞一個樣,沒有進行比較,沒有檢查統計,長期下去,學生就會放松自己,不重視課前預習,預習的質量就會下滑或干脆不預習。
在學生課前預習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僅僅就以上這些,還有很多,普遍存在或個別存在的問題,不一一列舉了,主要是我們要設法解決和消除課前預習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使課前預習順利有序的開展下去,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 采取的具體措施
(一)校領導要高度重視課前預習
既然課前預習是各科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定一堂課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是養成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開展自主學習的好方法。那么,我們從學校領導到一般教師,都應該對課前預習高度重視,在制定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時,從管理制度落實到具體的行動方法上,從具體細節入手,制定一系列有關課前預習的具體管理、考核、比較的辦法。如:作為學校領導,首先自己要認真學習有關課前預習的理論知識、先進的管理辦法等,然后,應該從理論上對各科老師進行思想疏導,使全體教師都深刻認識到課前預習在教學環節中的重要性,使所有學生明白課前預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其他綜合能力,是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同時,為了使教師和學生都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都投入到課前預習活動中,可以在學校層面上制定一些相應的措施,如:在教師的業務考核制度中柔進課前預習的考量,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進行一些有關課前預習的比賽活動或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促使學生不斷的進行預習,逐漸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還如:在教師的“五課”活動和教研活動中,都設計上預習的考量;在校園、走廊、教室里張貼預習的相關宣傳,使預習滲透到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經過一定時間全方位、立體的實施預習的滲透,師生定會重視預習習慣的培養的。
(二)要有明確具體可行的預習任務
初中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限,不可能對自己的學習或預習都有一個明確的任務導向,都能自覺的約束自己按時完成預習任務。此時,我們教師布置預習任務顯得很重要,不能籠統的布置預習的任務,要把預習內容看成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向平時備課一樣的對預習任務進行詳細的設計,首先,要了解自己學生的學習實際、性格特征、特長、弊端等,使設計的預習學案要切合學生的實際,照顧到學習好的同學和學習趕不上的同學,盡量使每個學生都有進步或收獲;其次,設法使數學預習知識問題化,把數學知識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問題,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去自覺學習課程內容,或與同學商量,共同掌握解題方法和技巧,去主動的請教老師和同學,與同學進行交流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確實自己解決不了的,就是課堂教學中集中解決或討論的內容。再次,布置的預習任務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要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也不能太簡單或不能過難,要求要切實可行,通過學生的努力,按時完成就好。
(三)多教學生一些預習的具體方法
學習方法非常重要,尤其是數學學習。通過觀察可知,我們的一部分同學,數學預習的方法有問題,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和布置預習任務時,要對預習內容進行明確、具體的要求,要多教一些具體的方法,如:對于數學計算題,先認真看懂課本上的例題,然后再模仿例題進行練習題的計算,如果出現問題,再回頭看例題,弄懂例題的各環節,再繼續做題,做一定量的題后要進行歸類,明白這一類題的做法。還如:對于數學中的推理證明題,首先要認真讀題,理清題中的已知或未知條件,尋找可利用證明的公理、定理、定義等,想不起來的,要翻看課本,尋找要用的公理、定理、定義等,沒有記住的要進行記憶,推理過程中,要邏輯清晰、思路敏捷,不能拖泥帶水。學生按要求去完成任務,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深入班級,具體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一對一的學習方法的指導,還可以根據學習情況,實行班級幫扶計劃,學習好的一部分同學對學習較差的同學進行一些幫扶和帶動,使大家共同進步,也可以在班級中開展預習心得交流會,讓同學們暢所欲言,交流自己預習的心得,通過交流,帶動一部分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
(四)留給學生預習時間
學生的學習時間是寶貴的,也是有限的,我們布置作業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盡量少布置或不布置課后作業,適量布置預習作業;各科老師要統籌安排,合理布置;老師盡量不要占用學生的預習時間,要相信學生是有能力可以自己完成任務的,使學生有充足的預習時間,只有預習時間保證了,預習的任務才有可能保質保量的完成,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五)要有完善的預習計劃
預習是學生每天的學習活動,是長期堅持和進行的一項任務,因此,在要求學生進行每天的預習學習時,自己根據自己的具體時間,要有計劃的進行,什么時間預習什么學科,大概預習多長時間,完成什么任務等都要有計劃,不能無目的、無計劃、盲目預習,同時,也應該指導學生根據學習任務、課程表制定一周的預習計劃,這樣,學習目標明確,時間合理有效,學生的生活也會有序進行,有條不紊。
(六)適當競爭
初中學生對自己的約束能力很有限,往往會出現自己管理不住自己的情況,尤其是那些活潑好動的孩子,一旦玩開了,就會忘記自己的學習任務,就會忘乎所以,要使身邊有一個人在監視、在督促,效果會大不一樣,他會適可而止,回到學習上,如果再對學生進行分組、結隊、相互競爭,每天、每周對學生的預習進行有效的統計和公布,使學生看到哪些同學學的好,哪些同學沒有完成學習任務,對好的進行適當的獎勵(如:可以少做一道題或少完成一次作業等),而對沒有完成任務或完成不好的進行適當的懲罰(如:可以讓他在班上表演一個節目、多做一個題、多完成一次作業、幫助同學一次等),獎罰不是目的,是一種督促學習的方式,這種方式對于初中學生很有效,不妨多試一試,甚至可以在班級中形成一種制度,長期這樣簡單的競爭著,比拼著,你追我趕,好學生,預習先進生會不時的涌現,學生不知不覺間適應了這種競爭氛圍,培養了學會競爭的能力。
總之,教有法而無定法,我們要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不斷地摸索,做一個教學的有心人,不斷培養,要相信學生一定行,預習一定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好習慣,課堂教學效率也一定會上升的。
參考文獻:
[1]張海青.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學,2012.
[2]沈文漢.摭談多媒體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定位與優勢[J].教育學,2011.
[3]李新權如何幫助學生做好初中數學課前預習[J].考試教研,2014.
作者簡介:豆齊正,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積石山縣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