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芳萍
摘? 要:小學是學生的思想啟蒙階段,小學數學這門學科則引導學生增強邏輯思維能力,更好地認識世界。無論是過去的傳統教學還是新課改的新模式教學,創新教學方式都是備受重視的重點之一,其中創設情境教學是新課改模式下十分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該文則從闡述創設教學情境的意義及相關概念出發,針對于在實際的情景教學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分析結果來有針對性地提出能夠有效提高情景教學效率的方案,實現課堂有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 情境課堂? 創設方法
小學教學是學生的思想啟蒙階段,數學學習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小學生因年齡較小,性格活潑,好奇心重,課堂上容易受其他事物影響,對數學課堂的專注力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思考學習,提升對數學課堂的專注力,增強課堂的學習效果。
1? 教學情境創設的意義
情境釋義為情境、境地,主要是指作用于學習主體產生一定情感反應的客觀環境,能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參與對知識的探索。小學生觀察世界、體悟世界的途徑主要是根據形象思維認知,而數學這門學科的邏輯思維與抽象思維較多,課程較為枯燥。此時,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很大程度上創造出特定的學習情境,融入情境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此外,加強對教學情境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進入學習氛圍,也可以使教師提高教學技能手段,師生共同進步的同時,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更為融洽親近,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礎有助于未來學習發展的順利展開。
2? 教學情境創設中出現的問題
2.1 部分教師教學思想落后
傳統教學模式受主要追求學生的分數而忽略學生的全面發展,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僅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過分強調學習的功利性,教學方式十分傳統落后。傳統的教學課堂趨向模式化、刻板化、枯燥化,不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過于枯燥乏味的課堂還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因此教師思想轉變是良好教學情境創設的第一步。
2.2 創設的情境與現實生活脫節
部分教師教學數學時引用的例子與現實生活脫節,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且教師欠缺創設來源于生活的數學原型的例子,無法將之很好地融入數學課堂,課堂設計存在僵硬不合理的情況,阻礙學生的進一步學習。且創設的教學情境落后于時代發展,出現例子過時、重復舉例的狀況,不利于對新課程改革深化的開展。
2.3 情境難度設置過大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輔助學生深入學習的一個教學手段,教學情境模擬,就是將課堂知識和生活實際情景結合在一起,為學生描述展現相關知識在實際中存在的運用情況,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直觀地對知識產生理解,另一方面也直接加強對數學運用的理解。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本當中,很多有關的知識及問題都來源于生活當中的一些事情。因此,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當中,不能夠有效地對情景創設的情景進行一個更好的選擇。這種情況的存在,就有可能導致在應用情景教學的過程當中,不能夠有效地利用情景教學的好處,甚至在對學生們展開教學過程當中導致學生失去對數學這一科目的興趣。同時教師為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創設出來的一些情景有可能難度過高,從而讓小學生難以理解,無法完成對基礎數學知識的透徹掌握。
3? 創設有效情境課堂教學的策略
3.1 融入生活實際情境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也注重從實際出發,創設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的情境,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應用課堂所學的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增強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學習效果,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的革新與發展。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當中,很多教學內容的實際來源其實都來源于生活,因此在進行小學教學過程,教師如果能夠將教學內容融入生活實際的情景當中,可以讓學生進行更有效的學習。例如,在展開數學教學過程,可以加生活當中的一些買菜或者其他問題加入到課堂當中,這樣就能很好地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這也能夠幫助學生們將課堂當中學習到一些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加上在課堂當中學習內容的印象,有利于學生們進行更好的學習。
3.2 結合學生數學素養
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情況,教學情境的設置應該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盡量設置符合實際情況、通俗易懂的教學情境,從學生的數學素養、智力發展等多方面考慮,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理解掌握知識,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且設置的教學情境應從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來,融入相應的課堂教學知識,讓教學更加全面,加強對學生多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
3.3 利用趣味性故事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師可根據小學生心理和年齡特點,通過將具有趣味性的故事與教學內容有效結合,創設趣味性故事情境,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數學的抽象概念有一個較為具體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例如,在進行加法教學過程當中,就可以通過應用一兩個小的故事對學生們展開教學活動。例如,我們可以運用美人魚的故事來給學生們展開數學教學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我們通過向學生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小美人魚的媽媽先生了3個美人魚,后來又生了4個美人魚,問美人魚媽媽在前后總共生了多少個女兒?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引起學生們對于這個答案的興趣,然后通過引進加法的教學過程來對學生們展開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的好處在于能夠在教學過程當中成功地吸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積極地參與到教學課堂當中,主動地對問題進行探究,加強數學學習效率。
3.4 創設實用性游戲情境
傳統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主體,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的鞏固和檢驗方式也主要是通過題海戰術反復練習,來增強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但題海戰術一方面為學生增加一定的負擔,另一方面不能讓學生從根本上了解知識點,增強應用知識的能力。因此,為減少數學課堂的枯燥乏味性,教師應轉變教學模式,與學生的角色互換讓學生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和創新精神,創設實用性游戲情境,活躍課堂氛圍,用原有知識經驗開發智力。
3.5 教師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積極投身于學習中。教師首先應與學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對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更要耐心幫助,多表揚鼓勵學生。其次,教師應全面把握教材,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生,抓住學生的特點來設計聯系生活實際的情境創設,有針對性地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學習,有利于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也能增強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
3.6 構建主動合作學習的社會情景
新課程主張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合作探究學習,對學生學習情境的創設可以考慮學生的智力、生活經驗、思維方式等因素,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中留有思考空間,讓學生發散思維、積極思考、合作探究、揚長補短,且為學生創造可供交流互動的學習環境,培養出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合作能力。
4? 結語
教學情境包括設置懸念、融入生活、尋求變異等情境,創設方法也十分多樣。而創設教學情境既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認知停靠點,創造情境時通常遵照誘發性、真實性、合作性、層次性等原則進行創設。文中可供參考的有效創設教學情境的途徑主要是融入生活實際情境、結合學生數學素養、教師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構建主動合作學習的社會情景等,實現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平.小學數學教學情境課堂的創設方法探析[J].好家長,2017(75):46.
[2] 陳彩菊.小學數學教學情境課堂的創設方法解析[J].新課程(小學),2017(6):154.
[3] 徐淑蘭.淺談如何創設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J].中華少年,2017(3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