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華
摘 要:寫意花鳥畫作為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大量傳世佳作,作品大多向世人傳達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同時也將創作者的情感寄托于所描繪的景物之上。在新時期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對寫意花鳥畫的教學應不斷提高重視,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繪畫技巧,也要通過寫意花鳥畫的教學促進學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美術;寫意花鳥畫;教學策略
基礎教育階段,美育是不可或缺的組成。國畫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載體,理應受到教育界的重點關注,應當從小讓學生接觸并深入學習。其中,寫意花鳥畫作為國畫中具有代表性的關鍵組成,不僅能夠彰顯豐富的國畫技巧,也蘊含著深刻的人文精神,具有強烈的藝術感[1]。所以,新時期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寫意花鳥畫展開有效教學,一方面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另一方面促進學生藝術創造力、想象力的拓展,提升其審美能力。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小學美術寫意花鳥畫的教學策略展開詳細分析。
一、優化課堂導入
為了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對小學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與認知基礎有所了解,進而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去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寫意花鳥畫教學過程中,合理導入能為課堂成功奠定基礎。一般來講,小學階段的孩子天性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此時便需要教師通過優化課堂導入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確保其以飽滿狀態投入學習中來。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去設計相關游戲活動,促使學生在活動中對寫意花鳥畫的學習產生興趣;或者是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名家名作,拓寬學生視野且吸引關注。雖然導入的方式眾多,但主要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寫意花鳥畫的學習中來。
比如,在學習《小鳥的家》相關內容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則可采取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展開課堂導入,以多媒體設備播放各種各樣小鳥飛翔的場景,同時用話語營造氛圍:小鳥的家里正在開一場晚會,各種各樣的鳥紛紛趕來,你們看看這些都是什么鳥。你是怎么認出來的?以此引導學生關注鳥的外形、羽毛、色彩等特征,在掌握這些特征之后才能準確地將鳥的形態描繪出來。
二、傳授用筆技巧
用筆與用墨技巧是寫意花鳥畫作品的核心技巧,唯有嫻熟運用才能起到托物言志的效用。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完全掌握用筆與用墨技巧幾乎不可能,所以教師要從最基本的技巧開始傳授,一方面要引導他們認真觀察,另一方面要重點講授用筆技巧。具體來講,寫意花鳥畫中的用筆技巧主要體現在中鋒、側鋒、逆鋒的不同筆觸變化,這些變化同時也會帶來提運腕的變化,從而加深輕重虛實功底,良好呈現出寫意花鳥畫的意象[2]。同時,在寫意花鳥畫中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主要源自畫作者的個人情感表達,如何將個人情感轉化為繪畫作品,重點就在于用筆技巧的熟練掌握。
此外,為了讓小學生更加了解用筆技巧的關鍵作用,教師可通過選擇代表性作品讓學生欣賞。比如潘天壽的《荷》,引導學生對畫作中的荷花認真觀察,并且深入分析其中的用筆技巧,欣賞該畫作是如何托物言志的。在學生了解到用筆技巧與情感表達之間存在的密切聯系后,在后續的學習與創作中便會更加專心地學習與積累用筆技巧,嘗試著將個人情感表達與用筆技巧進行融合,去提高畫作的感染力。
三、加強臨摹練習
對于小學生而言,要想學好寫意花鳥畫的繪畫技巧,則要從最廣泛的題材入手,比如梅、蘭、竹、菊,由淺入深,采取循序漸進的教育方式去引導他們掌握寫意花鳥畫的繪畫要領。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美術教師可先讓學生臨摹梅花,從梅花枝干入手,逐步學習梅花的花瓣、花蕊的繪畫技巧,在完全掌握梅花繪畫技巧之后,再嘗試著畫杏花、梨花,由于這類花的繪畫手法非常接近,學生在學習時能夠一點就通,可明顯提高學習自信。
基本繪畫技巧掌握之后,美術教師便可著手講授寫意花鳥畫的造型部分,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向學生講授花鳥的基本特征,用簡單的言語表達出寫意花鳥畫的繪畫本質,從最開始的用筆寫形逐漸升華為神形兼具。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手法的運用,學生在大量臨摹練習下能夠熟練掌握繪畫技巧,同時激發其繪畫興趣,擁有扎實的基本功。此外,小學美術教師還要傳授學生一定的色彩運用技巧,在寫意花鳥畫的顏色設定方面,除了要尊重事物原本顏色以外,也可結合自身情感去主觀設定,如此才能體現出寫意花鳥畫的藝術魅力。
綜上所述,寫意花鳥畫作為新時期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關鍵組成,在培養學生繪畫技巧、美術素養以及提升民族自豪感方面意義重大,所以小學美術教師一定要提高關注。在實際的小學美術寫意花鳥畫教學活動中,需要基于合理教學目標的引導,科學安排各個教學環節,全面掌握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力求拓展學生美術思維,使其愛上國畫且懂得欣賞國畫。
參考文獻:
[1]廖惠誼.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寫意教學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9(12):73.
[2]楊云飛.新時期小學美術寫意花鳥畫教學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9(10):146-14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