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琤藝
摘 要:經濟迅速發展背后必然是對教育改革的提升要求,新課改正是基于此而產生,素質教育、素養提升已經成為新時代教育改革中重要的口號,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如何讓學生自主識譜、自主學習尤為重要。就目前來看,小學生的自身素質比較低,所以就識譜而言,還具有一定的難度,本身識譜這項教學也是非常有難度的。樂譜包含著很多符號,學生難以掌握,并且在現在的生活中,識譜也不常用,所以導致識譜教學實施困難,難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識譜教學;學生核心素養;提升路徑
一、小學識譜教學的重要性及教學現狀分析
1.小學識譜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音樂教育的目標是希望通過音樂知識的灌輸讓他們感受音樂的魅力、價值,提升自身的律動感,感受生活的美好等,因此小學音樂教育在近幾年教育改革中比較受重視。如何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但是識譜卻是這種教育目標實現的關鍵點,只有真正認識,才能真正感知到其價值和魅力,讓他們從自己的認知范圍內去學習音樂,培養其鑒賞能力、創造能力、表現能力等,可以說識譜是帶著孩子們走入音樂殿堂、享受音樂視聽盛宴的基石。
2.小學識譜教學現狀分析
(1)識譜相關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教育改革一直強調素質教育、核心素養提升,因而小學音樂不僅是聽音樂、唱歌這種基本教學環節,應當不斷融入識譜教學,讓他們對音樂的認知和理解更扎實,很多小學音樂教師也根據相關要求在嘗試融入識譜教學,但是其教學理念更新還不達標,對于識譜的重要性和識譜如何灌輸到音樂課堂認識還不夠,因而形式化還比較嚴重,簡單地教一些基礎的識譜知識,讓學生背誦或者記憶的情況較多,因而從效果來看機械化還是比較嚴重。
(2)對于識譜,師生和家長觀點缺乏一致性
教師對識譜的態度和學生對識譜的態度不一樣,學生學習心態是非常重要的,在現在的小學教育中,教師對識譜的認識不夠,認為小學生學會唱這首歌就足夠了,只有部分學生覺得有必要學習譜子。家長對此觀點更是各種各樣,有的家長認為小學音樂就是基礎知識,會唱歌不跑調即可,不用學會識譜,也有部分家長十分重視識譜,甚至還會給學生補課,導致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逐漸產生厭煩的心理,最終影響識譜教學效果。
(3)小學音樂教師素質有待提升
想要讓學生學會識譜,教師首先應當具備良好的識譜能力和識譜教學素養,但是就目前來看,很多小學音樂教師的識譜素養還不夠,自身識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甚至有些小學音樂教師也只是認識簡譜而已,對于識譜的淵源和多樣性還比較欠缺,這些因素也影響了學生的識譜效果。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識譜教學策略探索
核心素養是教育改革提出的口號之一,如何在教授學生知識之外讓他們對學科有深入的理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學會最基本的識譜,讓學生感受真正的音樂來源與表現形式更為重要。
1.營造氛圍,為識譜奠基
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對音樂的教學不能只講述有關音樂的理論知識,更應該重視音樂課堂的氛圍。在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中,要以能力為基礎,借助核心素養培育目標,調動大家對識譜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識譜的重要性和識譜的興趣點。例如,創設一個“摘果子”的游戲,把他們熟知的譜子掛到樹上,然后播放相關樂譜唱法,讓學生比賽摘下對應的譜子,這樣就容易提升他們對識譜的興趣。
2.模仿歌唱歌譜,感受律動
旋律是每一首歌曲的基本內容,因而節奏感強的音樂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因此在識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歌譜,從而感受歌曲中的旋律。例如,在歌曲《你早》中讓學生先自己摸索譜子,找出認識的音,然后哼唱歌譜,因此在前期摸索階段結束之后可以增加一個模仿歌譜演唱的環節,然后老師對其不對的音符發音進行糾正,再次讓其練習,反復模仿歌譜演唱之后則是識譜能力的提升。
3.轉變教師的觀念,提升教師識譜素養
首先,在小學階段的識譜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識譜的教學能力,必須要學會反思,樹立正確的識譜教學認識,真正從內心明白識譜教學的重要性。其次,也要學會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利用一些有趣、多樣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識譜能力。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歌譜材料,激發學生的識譜動力,給學生布置一些識譜任務,讓學生學會識譜,從而不斷激勵學生在識譜中主動去唱去聽,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識譜效率。識譜是學習唱歌的基礎,基礎打得好,自然也就學得好。
對音樂的欣賞不能只停留在唱和聽上,還要學會識譜,其實很多學科都是相通的,所以這就體現出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專業課的素養。在小學階段的識譜教學中,教師要進行素質教育,結合學生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措施,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識譜材料,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多聽多讀多識。
參考文獻:
[1]茍曉露.淺議低年級學生的識譜教學[J].教育革新,2012(6).
[2]黃振.重視小學識譜教學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當代家庭教育,2019(30).
[3]王萌萌.淺析如何培養兒童鋼琴識譜能力[J].北方音樂,2019(9).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