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另斌
摘? 要:語文教學內容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三個板塊,其中聽與說合并為口語交際板塊,然后讀劃分為閱讀教學板塊、寫劃分為寫作教學板塊。本文將集中圍繞閱讀教學展開討論,解析創新閱讀教學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穩步推進,其對于小學生的要求也更加明確具體,其中,語文教學標準要求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得到顯著提高,這就需要教師摒棄傳統教育觀念,積極探索創新,以新式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將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中心轉移到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上來。在新式閱讀教學中,教師常用整本書閱讀教學法來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以下將探討什么是整本書閱讀教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優勢、如何有效利用整本書閱讀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一、什么是整本書閱讀教學
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要引導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因此,整本書閱讀的含義就是指讓小學生通過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讀完整本完整的書籍。整本書閱讀教學即教師通過鍛煉學生的文本閱讀理解能力,幫助其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使其能夠以自身的知識水平閱讀完整的書籍。
二、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優勢
整本書閱讀教學無疑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但伴隨著挑戰的是其巨大的收益。
1.全面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整本書閱讀能大大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實現“以讀促寫”,幫助學生切實提高寫作水平。小學生的寫作往往是從模仿走向原創,同一作者在同一本書內的語言風格相對穩定,因此通過整本書閱讀促進寫作,有利于學生形成穩定的寫作風格,培養語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樣,大量閱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情世故,從而提升口語交際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2.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教師結合學生的興趣指導其進行真本書閱讀,可以使不同類型的作品為學生帶來不同的情感觸動,從而引發學生思考,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取向與思維能力,整本書完整的故事情節與寫作邏輯能夠為小學生打開故事的大門,從而在閱讀中推導角色未來的命運,并思考挖掘其原因,有利于學生對學生產生情感觸動,從而鍛煉其情感感知能力,并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3.發展學生個性
學生在閱讀完整的書籍時往往具有更強的代入感,從而產生與作者、故事人物的共情,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發展學生的個性。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其對故事與現實的反思與感悟也會增加,進而形成一套正確的世界觀看待現實世界。
4.豐富學生的認知
小學生的思維處于發展階段,其對世界的認知水平仍停留在自己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部分,因此小學生的世界觀尚未成型。通過整本書閱讀,有利于學生形成完善的世界觀,開拓其眼界,豐富學生的認知。尤其是完整的故事,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引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借助閱讀全面認識世界、感受世界。
三、如何利用整本書閱讀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1.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永遠是孩子最大的老師”,小學生的精力旺盛,好奇心重,因此時常坐不住,靜不下心來讀書,如果硬性完成教師的要求,則會導致其敷衍了事,跟有甚者從此打消學生的閱讀興趣,取得與教學目標的反向效應。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呢?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學,即轉變閱讀教學的思路,以聽書替代傳統的文本閱讀,讓學生在每晚睡覺前半個小時聽一本書的一章節,閱讀即輕松,又能有效將閱讀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第二天的語文課隨機抽學生復述昨晚閱讀的內容,鍛煉其概括能力,并施以適當表揚,鼓勵其養成閱讀的習慣,從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2.定期檢查閱讀筆記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非常重要,因此教師要定期檢查學生的閱讀摘抄筆記,并對學生習作中出現的仿寫名人名言、優美詞段的句子圈點出來并加以點評,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自身保持閱讀的習慣一直再被教師關注,且教師認同自身長期閱讀的成果。以此能給以學生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并將閱讀所學切實利用到寫作與口語交際中,形成教學內容的互通。
3.建立完善的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
教師可以布置如讀書記錄卡的閱讀任務,學生將每日閱讀的內容、頁數填在卡片中,并在閱讀完整本書后以讀后感的形式作為讀書記錄卡的最終完結任務。通過檢查學生讀書記錄卡教師能有效獲得學生近期閱讀情況的反饋,并保留至學生檔案袋里,為學生保留成長足跡。通過適當的鼓勵,對學生的讀后感加以點評,從而激勵學生保持閱讀習慣,繼續豐富閱讀量,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闡述了什么是整本書閱讀教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優勢,并提出了三條如何利用整本書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切實可行的策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以興趣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去,從而實現真正的“悅讀”!
參考文獻:
[1]隋利花.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語文課內外,2019,(28):164.
[2]林小琴.基于整本書閱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20,(0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