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全
摘? 要:客觀來講,每個學生在獲取認知的過程中都會陷入認知盲區,也會生成一定的錯誤資源,而這一生成性資源則直接反映著小學生的認知盲區,所以會存在個性化、差異性特點。在數學教學領域,一旦小學生審錯題,或者尚未內化數學概念,那么必然會產生相應的錯題資源。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全面開發并整合錯題資源,以便讓學生真正實現學習進步。本文將從設計預習作業,總結錯題資源;豐富課堂檢測,整理錯題資源;布置課后作業,歸納錯題資源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利用錯題資源來引導學生實現學習進步。
關鍵詞:小學數學;錯題資源;開發與整合;策略分析
從現實角度來看,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并不積極,一方面是因為數學知識的認知難度較大,小學生經常陷入認知誤區,且在數學解題過程中經常出現解題錯誤,且周期性的應試結果也并不理想,這就使得小學生缺乏學好數學的自信,無法及時優化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這一現實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則要重視錯題資源,通過錯題分析去判斷小學生的認知盲區,且要及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切實保護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其能夠堅定學習信念,切實優化自身的學習發展。
一、設計預習作業,總結錯題資源
預習作業是針對學生的預習效果所設計的作業,習題難度較低,基本上都是圍繞數學概念的基本理論所設計的基礎題。在此階段,學生所產生的錯題資源就反映著他們的預習成效,也可據此判斷小學生對數學新知的具體認識情況。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設計預習作業,及時總結錯題資源,讓學生能夠直接實現學習進步。
就如在“多位數乘一位數”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利用一些簡單的口算題設計了預習作業,還補充了一些關于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技巧填空題,希望學生可以自主完成習題檢測任務,使其及時積累有效的數學學習經驗。通過課前預習反饋可以準確判斷,本班學生的預習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并未通過預習找到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也因此無法積累良好的解題經驗。其中,有許多學生都因此感到沮喪、擔憂,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不適合學數學。對此,筆者也及時整合了錯題資源,指出了學生并未尋找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算理這一現實問題,同時安撫了學生,告訴學生要放寬心,認真聽講,及時探究,以便及時突破認知障礙。
二、豐富課堂檢測,整理錯題資源
課堂檢測教學活動是為了在課堂上及時檢測學生的新知內化情況與探究效果所設計的一系列習題,可以最快速地反映出小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可據此判斷課堂教學效益,引導學生針對個人認知盲區進行數學反思。對此,小學數學教師便要認真觀察學生在課堂檢測環節所產生的錯題資源,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輔導活動去幫助學生解惑、答疑,使其及時實現有效學習。如此,則可切實優化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能感,更易于促使學生實現學習進步。
就如在“多邊形面積”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在數學課上整理了適量的習題資源,引導學生及時進行習題檢測,希望學生能夠自主分析課堂學習成效。比如,本班有幾個學生沒有靈活應用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去解題,有的學生則錯誤地使用了面積單位,等等。面對這些錯題資源,筆者就在課堂上重新引導學生探究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希望學生可以進一步內化數學知識。由此,則可組織有效的課堂總結活動,更易于促使學生實現學習進步。
三、布置課后作業,歸納錯題資源
課后作業是促使學生全面檢測所學知識,訓練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一個習題資源,是發生在課堂之外的,需由學生獨立完成。在課后作業解題環節所生成的錯題資源可以讓學生及時進行數學思考,科學判斷學生的自主解題能力、自我克制效果,可較為綜合性地分析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適當布置課后作業,由此歸納錯題資源,讓學生真正實現學習進步。
就如在“面積”一課教學中,為了讓小學生及時鞏固知識記憶,筆者就布置了一些課后習題,主要是針對面積概念、面積大小比較所設計的數學習題,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及時內化所學知識,使其積極遷移學習經驗。為此,小學生要獨立完成課后作業任務,然后筆者會統一訂正作業,檢查學生的正確解題率,及時整合錯題資源。比如,有的學生在判斷面積概念時出錯,有的學生則忽視了面積單位而錯誤地排列了面積順序等等。對此,筆者就引導學生進行了錯題反思,初步排除了學生因為粗心、馬虎等原因做錯的題,然后讓學生自主訂正作業,使其及時反思解題效果。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全面整合錯題資源可以進一步優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領域取得進步與成長。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允許學生犯錯,且要及時幫助學生整合錯題資源,使其從錯誤中吸取教學經驗,由此不斷優化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何曉芹,易黎明.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錯題資源[J].中國高新區,2018(13):150.
[2]賴育紅,徐志新.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應利用好錯題資源[J].新教師,2018(0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