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歷宏
摘? 要:疫情期間復課后,線下教學如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科學認識疫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作者認為應樹立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信念,增強學生學習報國的內動力。
關鍵詞:線下教學;愛國;自信
2020年的春天,我們全國師生因為疫情迎來了有史以來最長的假期。那么,在開學復課的今天,我們除了給學生傳授文化知識之外,還要讓學生學習些什么呢?我認為,在文化知識之外,教會學生會生活、會學習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如何在疫情面前更加愛國更重要。
那么,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師生如何才能做到責任擔當,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呢?“我認為愛國主義教育應當是歷史教學的主題”[1],作為從事歷史教育的我認為應做一下四個方面的事情。
一、利用線下教學充分體現教育系統抗擊疫情的擔當作為感動學生。老家在武漢的廣東茂名體育教師——邵老師,“化妝”成裝卸工從早上7:00工作到晚上12:00為了盡快建號雷神山醫院出自己的一份力;家在甘肅農村的北京理工大學輔導員——恵老師,手捧電腦在村子里焦急尋找網絡信號,每天從早到晚與學生保持聯絡,生怕學生身體出現“異常狀況”,在大年初一告別父母返京,堅持要與同事站在抗疫第一線;山東德州英語老師朱老師,腰椎骨折醫生告誡她至少臥床3個月方能下地行走,但她為了不耽誤學生學業,竟每天趴在床上面對電腦給學生送去愛的溫暖;還有四川廣元的學生每天走1個小時的山路在一個懸崖邊利用網絡學習的感人事跡。
二、利用線下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情懷。冠狀病毒屬于套式病毒目、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是一類具有囊膜、基因組為線性單股正鏈的RNA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大類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與人和動物的多種疾病有關,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新型冠狀病毒屬于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60~140nm。其基因特征與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顯區別。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達85%以上。體外分離培養時,2019-nCoV 96小時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內發現,而在Vero E6和Huh-7細胞系中分離培養需約6天。[2]科學防疫、極抗疫,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情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利用線下教學生動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建立到今天,已經走過了今100年的歷程,中國共產黨始終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初心和使命,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初心“永葆青春”,這就賦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強大的凝聚力和親和力。1月24日為了防止因人為活動、交叉感染,全國上下一盤棋,各個部門、各個小區自覺聯動、自動封閉,有效地防止了疫情蔓延。全國互聯網企業積極投入抗疫的行列中,對全國中小學學生進行免費網上授課;全國醫療企業積極投入口罩生產、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研究;黨中央從全國各地調撥物資和醫療人員馳援武漢;從最初的設計到最終完工,只花了十天的時間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這樣的創舉也震驚了世界!
四、利用線下教學不斷堅定學生愛國力行的使命責任、大力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以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的人才培養戰略部署。培育時代新人,最重要的是培育時代新人的愛國情。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一場考驗國人的新冠肺炎,也是一次愛國主義的精神洗禮。中國女排一直是中國體育界的標志性隊伍,女排是中國三大球里唯一一個獲得世界冠軍的球隊,女排的球員不但在場上為國爭光,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女排的很多隊員都積極為武漢捐款,在意大利的女排隊員王思敏,不想在這個時候給祖國添亂的她毅然決定留在疫情嚴重的意大利;在拉斯維加斯UFC冠軍賽衛冕的運動員的張偉麗,原本計劃3月15日從拉斯維加斯返回北京,面對當時疫情嚴重的祖國,為了不給祖國添亂留守他鄉的做法,更是充滿溫暖。當然這樣的例子還很多,通過這場疫情讓我們共同明確:知敬畏、明底線、守規矩,首先做到這些,我們作為普通人就已經實現了愛國力行的使命責任、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也是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思想武器。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堅持不懈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的中學生無疑有著非常重要”。[3]通過這次疫情期間各國,尤其是西方國家的表現會讓我們共同感受祖國的強大、制度的優越、道路的正確、理論的科學、文化的精深,從而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的愛國主義情感,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動力。
參考文獻:
[1]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 楊品玉. 中華少年. 2016(30).
[2]《文萃報·周二版》2020年第05期.
[3]應注重歷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 金泉. 貴州教育. 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