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芹
摘? 要:現如今,教育教學逐漸呈現出素質教育的發展趨勢,課堂教學也逐漸由過去單純的知識灌輸轉向培養學生能力素養方面。而要想真正實現這一轉變,滿足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還需要以構建高效課堂作為基礎和支撐。對此,本文將結合現實教學經驗,從提煉教材問題、開展實驗探究和開展合作教學三個維度出發,分析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有效方法和科學策略,希望能為一線的初中物理教師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策略
受應試教育等傳統觀念和思想的影響,現階段仍有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將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上,一味地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和信息,從而逐漸喪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整個初中物理課堂也因此而變得低效、無效甚至負效。針對這種情況,廣大的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從教學觀念的轉變出發,以學生的發展特點為中心,積極推進教學方法和策略的革新,以推進課堂教學的轉型和升級,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提煉教材問題,引發學生思維發散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引發學生思維的活躍和發散,才能夠讓學生產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和動機,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以課堂提問作為激活學生思維的基本手段。具體來說,教師需要依據教材課本知識的重點難點以及新舊知識之間的連接點,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水平來提煉物理問題,并找準時機向學生進行提問。以創設出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觸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發散思維展開對問題的分析與探究。
例如,在教授《牛頓第一定律》時,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同時學會運用牛頓第一定律解釋相關的物理現象。結合課程內容,筆者采用了探究式教學,這個方法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當筆者提出問題后,學生們的思維立即活躍了起來。每當筆者提出一個問題后,都會給予學生們充足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們有更多時間分析問題。如,伽利略理想實驗的結論是什么?這時,學生們便會根據教材內容與問題進行分析。這樣,筆者通過提煉教材問題,引發了學生的思維發散。
二、開展實驗探究,鍛煉學生動手能力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容、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需要轉變過去“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觀念,提高實驗探究在整個課堂教學體系中的比重。依據物理教學基本內容來組織和開展各種探究性、驗證性的實驗活動,給予學生充足的實驗時間和機會,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操作實驗設備、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實驗數據,促使學生可以參與整個實驗過程,強化理論和實踐之間的緊密關聯,進而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實踐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彈力》時,本節課程主要對彈力產生的條件進行研究,其中涉及到了對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實際上,本節課程的內容并不復雜,只需要學生們經歷探究過程即可。所以,在本節課程的教學設計中,筆者安排了學生實驗環節,通過實驗操作對本節課程的內容進行分析。在實驗過程中,筆者會適當指導學生們對各種實驗器材的使用,讓學生們掌握正確的實驗流程。通過對彈簧測力計使用的探究,學生們抓奸認識到了彈力產生的條件。這樣,筆者通過開展實驗探究,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開展合作教學,切實提升教學質量
合作教學是新課程改革所強調和倡導的科學教學方法,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能夠徹底打破傳統模式下課堂的封閉狀態,活躍教學氛圍并提升教學的質量。因此,初中物理教師需要改善過去統一性的授課方式,嘗試依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水平和性格特征等要素,他們分成4~6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并確定組內成員的具體職責與分工;其次,教師則需以任務為驅動,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內的討論、溝通與交流,實現思維互補和資源共享,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與互幫互助,從而收獲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教授《機械效率》時,本節課程的內容是讓學生們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在上節課中,學生們認識到了功的原理,在有了這個基礎后學習本節課程,可以有效加快學生們的理解。所以,為了切實提升教學質量,筆者開展合作教學,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對本節課程的內容進行討論,以此加深學生們的理解。這樣,筆者通過開展合作教學,切實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高效課堂的構建對于廣大教育工作者來說,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和使命,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動力與保障。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順應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性趨勢,樹立科學的觀念和思想,結合現實學情,運用提煉教材問題、開展實驗探究和開展合作教學等策略,來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建立全新的課堂教學結構體系,從而順利地實現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實施。
參考文獻:
[1]王英偉.構建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27):32.
[2]王金濤.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6(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