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全
摘 要:為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效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更好地實現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主要圍繞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地理教學展開探討,深入研究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地理;讀圖能力
核心素養視域下,對高中學生加強讀圖、用圖以及解圖等各項能力的培養、鍛煉非常重要,同時也是地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最能體現學科特色的一種教育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對地圖的分析、推理以及總結,可以全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地理思維能力以及綜合學習能力[1]。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高中的地理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說學生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比較薄弱,由于長年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有著非常高的應試技巧,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往往是為了應付考試,這是一種非常功利化的學習。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之下,學生的學習往往拘泥于課本上的內容,難以打開學習地理知識的眼界。學生的思維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通過對高中學生地理學習情況的分析發現,學生對地圖的閱讀、應用能力較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1)學生的思維發育不是很成熟,尤其是感性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過程中,學生缺乏科學的引導。(2)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讀圖能力重要性缺乏正確的認知,并且沒有采取科學的讀圖培養措施。所以,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在實際教育教學中,要加強學生樹立正確的讀圖意識,形成良好的用圖習慣,并逐漸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策略
(一)進行程序讀圖,培養學生良好的區域認知能力
知識體系的構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為了培養高中生的地理讀圖能力,應當首先對學生進行一個系統的程序讀圖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區域認知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系統地運用讀圖能力。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地理知識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對地圖知識有基本了解的基礎上,深入淺出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利用正確的教學方法逐漸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區域認知能力。首先,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明確學習目的,帶著疑問,展開有計劃、有目的地讀圖、解析圖。其次,教師要依據特定的順序來進行讀圖,即主要是從圖名、圖例到圖的內容。學生在學習中,首先要觀察全圖的大勢,然后對細節進行研究,再抓住其中的重點信息等。最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于獲取的重要信息,要利用準確的地理語言進行描述,做好圖文間的轉化練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認知能力。
(二)深入解析地圖,鍛煉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識圖,首先就要解析地圖,在具體的地圖分析中,鍛煉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教師要做的工作就是深入地解析地圖,在一張具體的地圖中,告訴學生行政區的劃分以及自然地理的一些知識。學生對讀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師要繼續對地圖進行深入剖析,依據時間、空間、邏輯順序的不同來獲取地理要素,并依據特定的規則進行排列組合,使學生構建起對地理形態的整體認知,這個過程屬于綜合思維的過程。所以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通過掛圖、板圖、多媒體地圖的形式,將地圖同實際地理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并進行科學講解,指導學生利用讀圖來深入解析地圖信息,從中發現問題,并形成讀圖思考的習慣。地理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探究后解答疑問的形式,不但可以使地理課堂氣氛更活躍,激發學生對地理的興趣,而且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圖思維,培養學生在對地圖了解的基礎上掌握地理專業知識,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提升學生對地理的讀圖、解圖能力。
(三)利用畫簡圖的形式,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
提升學生讀圖能力的方法有許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讓學生自己畫出一個簡單的地圖,也就是培養學生畫簡圖的能力。教師發現學生對地圖有了初步印象,這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親自動手畫一畫,從而提升學生對地圖的深入了解,促使學生的讀圖能力有進一步提升。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展開教學,就需要利用圖冊填充的形式練習填圖,也可以使學生在明確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同教師共同完成地理簡圖的繪制,使學生不僅鞏固了地理知識,同時還對地圖有了空間的概念,掌握更多地理技能。
三、結語
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尤其是讀圖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核心素養,可以將核心素養與高中地理進行有機銜接。教師在地理教學中不僅要掌握課改教學的新動態,同時還要依據實際教學活動要求、學生的特點,在地理課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滲透素養教學,學生逐步構建起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讀圖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2]。
參考文獻:
[1]陳梅婷.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區域地理教學策略:以“區域環境與農業發展——以美國為例”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0,6(4):59-60.
[2]榮譽.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地理教學設計策略:以人教版七年級地理“巴西”一節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3):6-7.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