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關系著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實踐表明,授課中注重珠心算知識的講解,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計算速率以及計算準確性。因此,應做好教學經驗總結,積極尋找數學教學與珠心算融合途徑,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珠心算;融合途徑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2C-0032-02
珠心算是在大腦中以算珠表象為載體,運用珠算法則進行的計算,因其計算速度非常之快,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充分認識到珠心算的優點,做好教學內容研究,結合學生實際,尋找切實可行的融合途徑,可以在豐富小學數學課堂內容的同時,顯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一、提高認識,滲透珠心算相關知識
因小學數學教材中未涉及珠心算知識,任課教師一般很少講解珠心算的相關內容,只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講解相關的計算法則,結果部分學生計算速度慢,計算能力差。為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提高認識,在課堂上積極講述珠心算知識。
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授課準備。課下注重收集珠心算的相關資料,學習珠心算知識。同時,注重與其他教師溝通交流,學習珠心算相關的教學方法與技巧。
另一方面,要結合小學數學教學進度,制訂詳細的珠心算知識教學計劃,將珠心算知識巧妙地穿插至計算教學中,在豐富課堂內容,拓展學生視野的同時,為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做好鋪墊。
教師應該在課下認真收集與學習珠心算知識,在課堂上為學生詳細介紹算盤的使用方法,并為學生講解珠心算相關口訣,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1~9的加法、減法的具體操作。如加7口訣為“7合7,7進1下3,7進1上7”。要求學生不僅會背,更要能夠在內心聯想,進行準確的計算操作。同時,教師還應認真分析小學教材,在制訂珠心算教學計劃時應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原則。從簡單的計算題入手鞏固學生所學珠心算知識,幫助其樹立學習珠心算的自信。而后逐漸增加計算難度,使學生真正、牢固地掌握珠心算知識。
學生學習珠心算口訣時,認為非常有趣,背誦的積極性非常高漲。同時,在講解小學數學相關運算知識過程中穿插講解珠心算知識,引導其嘗試著運用珠心算進行計算。結果顯示,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運用珠心算可以較快得出正確的計算結果,成就感油然而生,因而會更加認真、積極主動地學習珠心算知識。
二、創設情境,提高珠心算應用意識
為提高學生的珠心算應用意識,靈活計算相關的數學問題,教師在授課中應注重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更多應用珠心算的機會。
一方面,要圍繞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在課堂上設計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運用珠心算知識快速計算,使學生逐漸體會珠心算在計算中的優勢,養成運用珠心算計算數學問題的良好習慣。
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將珠心算應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即做一個有心之人,遇到生活中與計算相關的情境時,自覺應用珠心算進行計算,不斷提高珠心算應用的熟練程度,增強學習計算知識的自信心,為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提高奠定基礎。
在課堂上進行計算訓練時,結合學生所學的計算知識以及珠心算設計專門的問題,要求學生使用常規方法以及珠心算兩種方法進行計算,使其認真對比計算效率、計算正確性,感受珠心算在計算中的便利,以便在其遇到相關計算問題時能夠自覺地應用珠心算。另外,設計適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生較為熟悉的問題情境,如向學生展示某一商店每天的進貨單,要求學生思考如何運用珠心算快速地計算出結果,并嘗試著進行計算。
某商店每天的進貨單數據量非常大,采用常規方法計算效率較低,而用珠心算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課堂上認真思考,冷靜地進行計算,待學生完成計算后,在課堂上公布計算問題的答案,要求學生自己對照應用珠心算算得的結果。經過對照,一些學生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更加增強了其應用珠心算計算數學問題的自信。同時,要求其他學生也應養成應用珠心算計算的良好習慣,這樣會提高學生的珠心算應用意識。
三、豐富形式,增強珠心算應用體驗
為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珠心算知識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應豐富教學形式,增強學生珠心算應用體驗,具體可考慮落實以下內容。
一方面,小學生對游戲具有濃厚的興趣,因此為提高學生應用珠心算的體驗,教師可考慮將相關的問題與游戲結合起來,增加數學問題的趣味性,避免學生在運用珠心算計算的過程中產生枯燥感,使學生在寬松有趣的氛圍中應用珠心算解決數學問題。
另一方面,小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與肯定,教師可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珠心算計算比賽活動,并設置相關的獎品,獎勵那些在比賽中表現突出的學生,使其嘗到應用珠心算的成就感。
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與靈活應用珠心算知識,采用有效措施增強學生的珠心算應用體驗感尤為關鍵。教師在授課中可考慮運用學生比較喜歡的教學形式,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知識時,應注重借助游戲開展教學。具體游戲內容如下:事先準備好若干圖片,在圖片上寫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相關的計算題。在課堂上,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游戲時隨機、連續抽取五張圖片,要求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運用珠心算計算五張圖片上的習題,看哪個小組的學生計算得又快又準,將得到一個筆記本作為獎勵。
課堂上運用游戲開展教學,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很好地調動了學生運用珠心算計算的積極性,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同時,小組間的比賽在加強學生珠心算應用熟練程度的同時,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尤其是通過發放獎品鼓勵學生的做法,更好地調動了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最終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注重訓練,提升珠心算應用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中,為提高學生珠心算應用能力,使其真正地做到活學活用,還應圍繞小學數學學習內容,做好訓練活動。為保證訓練效果,一方面,積極查閱資料,優選用于珠心算訓練的習題,在課堂上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珠心算知識進行計算。
針對一些難度較大的習題,可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在訓練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珠心算應用技能。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做好珠心算應用總結,總結應用珠心算時出現的錯誤,分析錯誤原因,并積極回顧所學,和其他同學溝通交流,進一步澄清對珠心算相關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及時糾正錯誤,走出理解的誤區,提高應用水平。
為提升學生運用珠心算計算的正確性以及計算能力,可以結合學生所學的知識,積極開展相關的訓練活動。如對學生所學的計算知識加以拓展,要求學生使用珠心算計算三位數的加減結果,題目如下:342+412+213-434;234+344-342+423;273+196+646+538。為避免挫傷學生訓練的積極性,訓練前要求學生根據所學內容先進行撥珠練習,進一步鞏固應用珠心算計算三位數的方法。訓練中如發現部分學生計算結果是錯誤的,要預留專門的時間要求其認真分析錯誤原因,總結相關珠心算技巧。
經過認真的反思,學生找到了出錯原因,主要有:看錯了數字、加法和減法時忘記了進位和退位。而后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薄弱點,加以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同時,要求學生相互之間注重溝通交流,結合自身實際,學習他人運用珠心算的經驗。通過訓練與總結,學生的珠心算應用能力得以明顯提升。
綜上所述,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通過講解珠心算知識,不僅能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而且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因此授課中,教師應注重珠心算知識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融合,通過講述珠心算知識、創設應用情境、豐富教學形式、加強應用訓練,使學生牢固掌握珠心算知識,掌握相關的應用方法與技巧,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秋華.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珠心算”的建議和思考[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9,(8).
[2]李海霞.淺議“珠心算”與教學的有效融合[J].讀寫算,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