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玲
摘? 要:時代發展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不僅應具備扎實的計算機理論基礎及良好的計算機技能應用能力,還必須能夠結合所學完成創新。在此背景下,學校在培養計算機人才時,需與企業展開深度合作,以此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該文主要從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下計算機教學改革及校企共同開展實踐活動3個方面探討校企合作培養計算機創新人才的具體路徑。力求為學校開展校企合作、與企業共同培養計算機創新人才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校企合作? 計算機創新人才?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5(c)-0151-02
萬眾創新的時代,計算機人才培養目標需適應其理念做出相應調整——重視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切實達成培養計算機創新人才的目標,學校應與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共同進行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工作,以此推動學生將計算機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完成創新活動。具體而言,校企合作下,應通過以下路徑切實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
1? 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雙導師制”及“現代學徒制”
科學合理的合作模式是實現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條件,針對當前許多學校在與企業開展合作時缺乏科學合作模式的現狀,為切實提高校企合作培養計算機創新人才的能力,必須引入“雙導師制”及“現代學徒制”來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1.1 “雙導師制”
所謂“雙導師制”,就是指為學生設立兩位導師,一位來自學校,另一位則來自企業,由雙導師共同對學生進行實踐及創新方面的指導。“雙導師制”下,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在指導學生時各有側重,學生既能接觸到計算機前沿理論,又能了解計算機行業發展狀況及真實實踐經驗,因此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質量將顯著改善。學校和企業應推動雙導師定期舉行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研討會,共同把握人才培養方向、交流指導內容,從而促進計算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實效性[1]。
1.2 “現代學徒制”
所謂“現代學徒制”,就是指學生以學徒身份走入企業,跟隨企業一線員工學習實踐技能、掌握實際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并完成相關實踐[1]。“現代學徒制”下,計算機實訓課程由學校進入企業,一方面能夠為學生提供了解計算機行業發展狀況及計算機相關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細節,促使學生以企業工作要求規范自身計算機技能實踐;另一方面亦能夠有效節省學校辦學成本,并推動學校課程體系進一步完善。為保證“現代學徒制”正常運轉,學校還應注意與企業簽訂合作契約,規定學生擔任企業學徒的實踐不少于6個月,以此充分發揮“現代學徒制”對于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的積極促進作用。
2? 改革計算機教學體系,重視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雙導師制”和“現代學徒制”下,學校和企業分別承擔不同的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任務,勢必需要改革計算機教學體系,以此保障校企合作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正常運轉。計算機教學體系改革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是計算機課程改革,完善的計算機課程體系應由計算機專業基礎課程、計算機校企合作課程及計算機創新實踐課程3個部分內容構成;二是教學方法的改革[2]。具體而言,有以下教學改革措施。
2.1 更新計算機課程教材
教材是學生進行計算機課程學習的基本工具,但當前許多學校計算機專業所使用的教材內容均較為滯后,與企業需求相脫節,為解決這一問題,校企合作下,計算機教師應走入企業了解相關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及工作要求,并結合所了解的信息,對市面上的教材進行全面篩選,選出最符合企業實踐要求的教材。教師也可以與企業計算機一線員工共同以創新實踐為導向編寫計算機校本教材,讓計算機教學更具針對性[3]。教師應注意在校本教材中以項目方式介紹創新實踐相關計算機理論,再整合計算機技能的實際應用場景及企業真實應用案例。
2.2 提高實踐課程比例
實踐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加深對于計算機理論的理解,并結合實踐經驗產生創新靈感與創新想法。為此,學校應提高實踐課程比例,重視讓學生動手完成實踐操作,并與企業一同圍繞校本教材開發校企合作實踐課程,結合企業計算機設備展開教學,由企業一線計算機員工為學生示范計算機操作步驟,并推動學生在企業中完成校本教材上的實踐任務,切實增強計算機教學實踐性。
2.3 引入具有創新意義的教學方法
過去,計算機教學方法較為機械固化,主要由教師將目標計算機教學內容單向灌輸給學生,學生地位極其被動,對于計算機學習提不起興趣,更不必談以計算機知識和技能完成創新。校企合作下,企業為學校提供了大量計算機實踐案例和實踐機會,因而學校應推動計算機教師轉變教學方法,引入案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具有創新意義的教學方法,以此有效培養計算機創新人才。
3? 設計開展多樣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實踐技能應用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應向學生的生活延伸和滲透,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為此,除實踐課程之外,學校和企業還應共同設計并開展多樣的計算機創新活動,以此進一步推動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計算機拓展知識、在生活中完成創新。
3.1 計算機創新實踐大賽
開展計算機創新實踐大賽,以賽促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勝負意識,推動學生圍繞競賽主題積極搜集相關資料并展開思考。從而促使他們形成創新想法,然后再應用計算機實踐技能將創新想法轉化為現實。校企合作開展計算機創新實踐大賽時,應注意發揮雙導師制作用,讓學生結合雙導師的建議完善創新實踐方案,讓創新實踐更具實效性和針對性。與此同時,校企也應推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計算機創新實踐大賽,讓學生在小組中通過交流討論碰撞思想,以此形成對于比賽主題更為全面深刻的認知,并在此基礎上完成創新。
3.2 企業實習及項目參與活動
校企還可以開展學生實習及項目參與活動,讓學生作為企業實習生參與到企業的計算機創新實踐項目之中,并配合企業員工完成項目任務,以此幫助學生了解企業的項目執行流程,提高學生的就業素養,讓學生在標準化創新實踐項目參與中理解企業創新理念及創新機制,并結合相關內容嘗試自主創新實踐。校企合作程度進一步加深時,企業可以將一些實踐項目直接交給學生小組,讓學生小組負責完成該實踐項目,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學生參與企業項目的過程中,雙導師亦應給予學生必要指導,同時讓學生進行階段進展匯報,以此全面地了解學生的項目創新實踐情況。
4? 結語
總而言之,為有效提高校企合作培養計算機創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需推動校企引入“雙導師制”和“現代學徒制”完善合作模式,通過更新計算機課程教材、校企共同開發計算機校本教材和校本課程、提高實踐課程比例來完善計算機教學體系,同時設計開展諸如計算機創新實踐大賽和企業計算機實踐項目等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應用,以此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楊道齊.現代學徒制在職校計算機專業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8(12):129-130.
[2] 謝娜.“校企合作”模式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途徑研究[J].電腦迷,2018(6):97.
[3] 劉小英.校企合作模式下計算機類創新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現代交際,2018(2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