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霞
【摘要】幼兒時期最基本獲取知識的方法就是閱讀,閱讀是孩子學習知識的基石,也是幼兒早期受到教育的靈魂。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幼兒能力的有力體現,也是必須要養成的能力。閱讀在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過程中起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幼兒如何通過閱讀提升學習品質,力求為閱讀的有效性以及孩子學習品質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關鍵詞】指導策略? 學習品質? 幼兒閱讀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2-0019-01
閱讀作為幼兒早期學習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促進幼兒的大腦發育具有重要的意義。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兒童幼年就應該開始的一項重要工程。然而現在的孩子,在面臨閱讀時也會出現種種問題。比如:1.上課注意力不集中;2.閱讀教材選擇得不夠合理;3.環境不利于孩子閱讀活動進行。
教師們要為孩子創造輕松愉快的閱讀環境,才能有開發孩子對閱讀的主動性,激發幼兒的求知欲。“給孩子一堆不適合的書,不如給孩子一本適合自己的好書;為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書本教材,才能讓孩子真正在書里面學到知識,提升學習品質。教師們可以參考幾類材料:1.帶有圖畫的兒童讀物;2.可以讓孩子自主開發的書籍;3.帶有知識性趣味性的書籍。
一、如何讓幼兒正確通過閱讀提高學習品質
“幼兒時期的學習是以文字閱讀為基礎,在日常生活中展開的。”幼兒不僅可以在閱讀中學習跟積累生活經驗,還能從中獲取知識,與此同時幼兒還能夠在閱讀中獲得自身學習品質的提升,學會如何堅持、懂得求知進取。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行為能力已經比較好了,老師們應該適當的引導孩子計劃自己的閱讀內容,幫助孩子學會探索新知識、嘗試和專注[1]。從而達到多樣化學習品質的提升。本人通過分析閱讀對幼兒學習品質的積極影響出發,讓孩子在閱讀中,需找快樂獲得知識,效促進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教育本身的意義,是什么?是把孩子培養成可以跟上社會發展腳步的人才。幼兒時期的閱讀能力可以體現每個孩子的大腦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而這絕不能由老師自己主觀分析,應該讓孩子自己從閱讀中表達自己的看法跟感受。讓孩子可以自己從閱讀中吸取知識的精華,鍛煉自己學習能力。
二、閱讀開發孩子思維,提升學習品質
在幼兒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變著“花樣”的教。讓閱讀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幼兒通過老師傳授的“聽、說、讀、寫”的學習方法,使其鍛煉大腦思維能力。每個教師都明白,閱讀的其本身真正意義并不是只有讀,而是要通過閱讀的過程使孩子懂得文字所帶來的含義,了解其中真正的知識。例:《賣火柴的小女孩》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她曾經多么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時候老師可以這樣問:孩子們,這句話里面的倆個“幸福”都是什么意思呀?教師提出問題以后,孩子可以帶著老師給的問題進行閱讀,這樣可以讓孩子鍛煉大腦跟語言能力。學會積極思考,也可以增加孩子對閱讀的趣味性。時間久了,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就會開發出不同的思維,從而提升學習品質。
老師還要從多方面展開閱讀課堂,使課堂多樣化。這時,老師應該多買一些有趣的閱讀書籍,在班級創辦教室讀書角,孩子下課的時候,課間休息沒事也可以翻看自己喜歡的讀物。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喜歡的書籍都不一樣,這時老師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讓孩子自己發揮。讓孩子多思考,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一個好的習慣養成,是提升學習品質至關重要的環節。有些孩子對閱讀有抵觸情緒,如果閱讀內容吸引不到他們,孩子就會表現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跟別的孩子打鬧,這樣嚴重影響了閱讀課堂的效果。也導致孩子的學習很難提高,阻礙孩子們的成長。怎樣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可以走情感體驗這個路線,多給學生準備他們喜歡的閱讀材料,老師要認真準備積累素材、觀察每個學生的不同,孩子們都喜歡什么類型的書籍。做到真正的以孩子的興趣為主,把幼兒積極性調動起來,慢慢集中兒童注意力。只有讓孩子真正融入到閱讀之中,才能起到真正的學習效果,培養愛學習的好習慣。這樣孩子的學習品質才能慢慢提升,老師要明白這中間的利害關系,因材施教。
總之,閱讀對幼兒時期的孩子們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幼兒閱讀能力的養成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老師們要多花心思。因為閱讀教學也是孩子們上學之后所要學習的重要內容,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身為老師的我們,一定要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明白閱讀的重要性跟閱讀本身的魅力,讓孩子愛上讀書。因此,要從幼兒時期就要開始加倍關注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能夠真正通過閱讀提升學習品質。
參考文獻:
[1]王兵.淺談閱讀教學中的指導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0(1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