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關鍵詞:動力變革 ?職業素養 ?高質量高水平 ?精準分析
現代的事業管理單位,在經濟管理工作中,大部分都擔負著監管國有企業,建設投資公益性事業,有些單位還要直接參與經營管理。這就要求事業單位會計人員不僅僅做好單位的預算,決算,收支等工作,還要對企業財務管理有現代企業財務會計知識,充分發揮會計人員監督企業經營管理的責任,以適應現代化事業管理高質量高效率的需要。
現階段大部分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現狀,找差距,補短板,不斷學習,提升職業素養。
近年來,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缺乏終生學習業務的觀念,個人知識結構陳舊,工作套路死板,業務水平不高,個別人員法制意識淡薄,信息化水平低下,工作能力嚴重不足,與我國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不適應,與建設科技強國,數字中國的要求不相應,嚴重影響到各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具體表現以下幾點:
第一會計人員綜合知識水平較差,引領能力較低。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高質量高水平的新要求,各行各業對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具備大專學歷、本科學歷、碩士以上學歷的會計人員較少,高層次會計人才匱乏,文字水平較低。會計人員從事基礎工作較多,引領能力不夠,導致各單位不重視會計工作,進而導致內部控制制度規范性差,防范風險能力較低,行業抗壓能力較弱。例如:具備優質健全的內部控制,防控風險措施,預算跟蹤調整機制,綜合績效評價、人員培訓機制的單位一定會在突發事件來臨的時候采取較為準確的應對措施,規避降低風險,使整個單位規范有序,立于行業典范。反之,單位工作會面臨來自內部管理無序和外部違紀違規等的壓力。
第二主觀工作能力差,被動工作思想嚴重。長期的會計基礎工作養成了會計人員被動反映式思想,缺乏主觀能動性,工作按部就班,機械式會計思想嚴重。刻板的套路式工作使得思維僵化,與決策經營者溝通較少,死死地拴在固有模式上。周圍環境受被動固有思想影響,接受新知識能力較低,財務工作質量較差,由于思想不進步的固化思維,連鎖導致自身綜合素質持續降低,難以適應創新式經濟發展的新要求,無法應對新形勢新問題的挑戰。
第三業務培訓較少,培訓知識利用率較低。受各方面不利環境的影響,參加培訓的次數較少,自我學習更新的意識不足,主觀學習能力較低,頭腦被簡單基礎工作占據,工作繁忙無序。即使培訓,所學內容與工作結合度也不夠,知識無法充分運用到工作中,進一步增強了知識無用觀念,使得會計培訓陷入惡性循環,出現無培訓無知識無創新無效益不良狀態。
首先從思想認識上提升。從根本上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提高愛崗敬業水平。重點通過愛崗敬業等方面的觀念提升,使會計人員徹底認識到業務知識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將無狀態轉變調整到自主學習,自主結合,自主創新,變被動工作為主動工作,徹底扭轉思想模式,開啟創新式會計新模式,引領整個單位乃至整個行業會計工作的發展,充分發揮會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其次通過后續學習培訓等方式提升。通過各種培訓渠道參加學習,培養良好習慣的養成,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隨時用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緊密圍繞新時代中心思想,勇于棄舊迎新。通過參加網絡教學,高校面授,學習全方位的財務管理理論,法律法規理論,結合行業要求,使所管理的財務工作盡可能達到知識與實踐的高度契合,將復雜的經濟業務工作通過內控,預算、法規、紀律等規范控制好,通過資產周轉率、凈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將經濟效益把握好,逐步將內部環境建設好,用充沛的學習能力和不斷的棄舊迎新建立永不停歇的良性循環。
第三在實際解決問題中提升。保持清醒的頭腦,精準判斷問題所在,提高高質量解決問題能力。事業單位對所屬國有企業具有監督管理責任,通過企業內部審計等監督手段查出問題做出精準的分析判斷,迅速找到解決方案,向更高一級的領導匯報,并執行到位,盡早改正問題。比如:被監督企業低值易耗品未建立動態管理臺賬,領出去的低值易耗品管理未落實到人,造成資產流失浪費的問題。被監管企業未充分執行第三方支付,導致支付不實的問題。內部控制制度較全,符合稅法,紀律及各項規定,但是細節不夠問題。比如企業工資標準和績效比率,導致薪酬分配不合理問題。所以加強財務人員的原則性和執行力,拒絕支付不合規業務,對內部控制各個關鍵管理環節嚴格把關,精準落實,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
財務人員積極的工作態度,豐富的工作經驗,優質的綜合素質決定著單位的財務管理狀態,甚至左右著整個單位的人事、經濟效益、未來發展方向等。因此,財務人員要具備綜合能力:
首先是不畏懼困難,提高自我革新能力,推陳出新,保持永久的高效率工作能力。在實踐中總結制定出適應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根據單位業務發展的需要,在遵循財經法規法紀的大原則下,不斷的推陳出新,修訂,完善,不斷總結。在各個關鍵管理環節,保證內部控制有效的運行。比如:合同管理制度中的細節把握,工程類合同的分批次支付問題,預付,結算,尾款,一次性支付等如何約定,合同變更審批手續,變更責任等都要用相應的合同管理制度控制等。各類財經軟件的陸續使用,比如預算系統的績效評價,政府采購系統、國有資產管理系統的改革等都需要財務人員及時掌握,準確填報。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的更新,細致,調整,實踐,再調整,再實踐,直到完全適應單位的經營管理為止。第二是堅持原則,勇于同不合規做斗爭,提高內部制度執行能力。沒有執行力的制度形同虛設,對單位造成許多不良的影響。第三是提高與決策者、領導的溝通能力,提高會計信息的前瞻性,時效性,實操性。一個會計人員長期埋頭苦干,記賬、統計、報表,沒有拿出時間總結、歸納,及時向經營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那么財務人員就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經營管理責任。單位負責人,班子領導大部分都不是財務出身,對經濟法律規定方面沒有充分的了解,決策時難免會判斷失誤,所以這就要求財務人員積極的提供財務關鍵信息,保證問題預判的準確性,保障經營管理穩定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婷.淺析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問題與對策.會計理論與實務,2019,(04).
[2]王寧,張迪,李民.“互聯網+”背景下會計繼續教育問題探討.中國成人教育,2019,(0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