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成績的提高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明確教育部門對自身的要求,并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以此促使學生快速的發展。教師應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知識,使其在數學教材總復習中全面的把握相關知識點,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各個學科的成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 總復習? 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171-01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部門不僅僅要求教師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求教師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能力,進而促使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教師應明確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總復習工作中的優勢,加強對思維導圖的使用,并且根據教材中包含的知識及學生的學習需求采取相應的方式將思維導圖融入到教學中,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促使學生快速的進步,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思維導圖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勢
數學科學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計算能力,要求學生可以對抽象的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為學生的學習制造了一定的困難,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無法快速的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成績。但是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減少學生理解知識的壓力,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且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降低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抵觸感,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方式進行創新[1]。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不能長時間的將精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中,而教師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教學,則能夠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而且通過顏色填充的方式能夠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其可以根據教師的引導完成對整個數學教材知識的梳理,使得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繪制的思維導圖復習相關的內容,進而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教師應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梳理,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
二、使用思維導圖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利用思維導圖設計教學內容
在基于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總復習課堂設計中,可以有效的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效的通過課堂內容的設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此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可以在課堂設計中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保證教師可以通過利用思維導圖提高課堂內容的清晰度,對教材中的模塊進行聯系,以此提高總復習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利用思維導圖拓展學生的思維
思維導圖是通過繪圖的方式將教材模塊下的相關知識進行填充及完善,并且教師會使用樹狀圖的方式總結相關的知識,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當學生通過樹狀圖中的關鍵詞復習相關知識時,可以有效的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思維導圖學習方式下,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而實現自身綜合成績的大幅提升。
(三)利用思維導圖展現復習的全面性
學生的年齡較小,對知識的記憶不夠牢固,在總復習中學生對教材中包含的知識不能夠全面的把握,會出現較多遺漏的知識,導致學生無法根據教師的復習計劃提高自身的復習質量。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每個章節的重視列成框架,并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共同填充相關的知識,使得學生在重視填充中全面的把握教材內容,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四)利用思維導圖聯系確保學生聯系教材中的內容
當教師將教材內容分開講解時,學生無法通過自身的能力加強對相關知識的總結與理解。而教師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教學,在同一思維導圖中體現教材中具有聯系的知識,確保學生可以通過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全面的掌握相關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另外,教師不僅要在總復習時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堂小結及預習中使用思維導圖,以此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論
教師在教學中應明確思維導圖的重要作用,通過思維導圖方式能夠加深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接受能力,以此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提升。而且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的使用思維導圖設計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及針對性。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利用思維導圖還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教材中的內容,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王佳瑤. 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
馬建寧(1987-),男,漢族,甘肅莊浪人,本科,二級教師,從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