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娟
【摘 要】中小學生數學教育緊隨著中小學生教育的改革迎來了新的教育要求。即教師在教學中小學數學時結合課堂活動展開教學,在課堂中吸引學生注意力,誘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數學課上教師可以引入數學游戲、信息技術以及聯系生活實際等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其計算能力,培養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數學應用題解題技巧,學會聯系相關數學知識,學會融匯貫通。
【關鍵詞】 課堂活動 ?小學數學 ?教學應用
隨著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完善。教師需要從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明白每位學生的興趣取向,在數學課堂上結合游戲教學方式,將枯燥的課堂扭轉成活躍開心的課堂,調動起課堂愉悅、輕松的氛圍。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課程內容。對于中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該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思維啟蒙時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進行學習,經過數學課上學生與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不斷學習數學解題經驗,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思維,充分提高其數學學習能力。本文將從中小學教學中怎樣進行課堂活動的教學應用的視角,總結以下幾個教學方式。
一、導入數學游戲,提高數學計算能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驅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結合課堂活動模式,引起處于跳脫時期的小學生的注意力。為了提高小學生在數學課程的學習注意力,老師在數學課上開展數學游戲,誘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上的學習之中,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小學生數學心算能力。
比如,在教小學數學《圖形的面積(一)》中的《比較圖形的面積》時,老師可以在課上誘導小學生開展“剪紙活動”,即在課堂上給學生幾個圖形的邊長,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對所給出的數據進行拼湊,在紙張上畫出圖形,并剪下來。接著在教師的“面積公式”指導之下,學生需要對自己制作出的圖形進行面積的計算,并思考:1、圖形的面積大小受到什么因素的影響?2、不同圖形之間是否會存在相同的面積?當學生熟悉各種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之后,老師繼續開展“面積快算游戲”。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口述說出需要計算的圖形及其邊長,學生通過搶答的方式進行回答。通過在數學課上引入數學游戲,使得小學生提高其數學興趣,并以搶答的方法培育小學生的數學算數反應能力,就此提高其數學算數思維水平。
二、結合互聯網信息,展開學生自主學習
在新時代,必需要結合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新科技課上的引導下,學習數學解題技術,結合思維導圖的方式,再讓學生分組比賽,激發學生學習的競爭意識,不斷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思維能力,提高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
比如,在進行小學數學《分數混合運算》的課程時,教師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向小學生展示本章節的思維導圖的引導圖。在引導圖中,只有空格,沒有具體的內容。當教師在教學時,利用十分鐘時間,讓學生參考思維導圖的分支情況,根據自己的預習情況,將本章節中所涉及到的知識填寫出來。在這環節中,老師可以讓幾位學生上臺回答問題,便于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狀況。比如,在本章節的學習中,首先需要學習的新內容是分數的混合運算,在此基礎上需要回想的知識有分數的乘法、分數的除法、分數的加法與減法。然后在細分成乘法、除法、加減法的基本運算準則。接著教師讓學生進行分組,每一組的成員出幾道相關的數學計算題,再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交換解答。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三、聯系生活實際,提高應用題型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上設立情景轉移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當小學生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時,老師可以通過營造情景讓學生展開聯想,學生將抽象的數學題目放在特定的情景中,可以更容易理解數學原理,其中較為可行的教學方式就是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將應用題放入實際的場景當中,比如教師將課堂活動模式結合生活實際,促進小學生數學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學《統計與概率》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結合生活實際情況來出題。比如,教師可以以這類題目導入教學:某某節日超市在做活動,當買滿199可以抽獎一次。在抽獎箱中有黑色、黃色、藍色、紅色三種顏色的球,對應謝謝惠顧、三等獎、二等獎、一等獎。已知箱子中共有30個球,個數依次為15:10: 4:1,請問抽中一等獎的概率是多少。通過類似的題目把數學概率問題以生活題材的方式表達出來,使得數學知識更加具體。有利于學生理解并解答,從而不斷激發其思維水平,發展其數學潛能。
總之,以上就是有關在中小學生數學課上怎樣進行課堂活動教學的方法。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常常會“望而卻步”,當遇到的數學問題難度稍微大點時,便會產生“惰性”,將不愿意思考歸結于“不會”。為了提高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可以更好地掌握答題技巧,老師在課堂上通過課堂活動,結合數學游戲、信息技術以及生活實際等方式,提高學生在數學課上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并且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養成自主學習意識,在遇到難題前先自主思考后求助他人。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注意學生對數學融會貫通以及舉一反三的能力,以誘導的方式提高學生數學應用題解答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永軍.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9):91-92.
[2] 王文英.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運用趣味性教學方法[J].魅力中國,2016(3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