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在接受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如果形成良好的審美素質,便可以接受專業的美術教育。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階段是接觸和學習各種知識能力的關鍵時期,一旦失去最初的培育機會,在未來的接受過程中將會增大阻力。所以,進行審美能力培養的研究是勢在必行的教學趨勢,把握好這一關鍵因素,便可以更好地進行小學美術課堂教育。
關鍵詞:小學美術;審美能力;培育環境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2-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73
一、什么是審美能力培養
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是他們依賴自身的生活經歷及藝術素養及不斷培育的審美興趣而形成的,能夠對生活中事物進行多方面的欣賞,并且達到啟發思想的作用。審美能力是小學生接受小學美術專業教育的關鍵前提。對于學生自身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除了自然天賦或是個人生活不斷耳濡目染形成的一些認識之外,小學美術課堂也能夠通過教育的手段,美化小學生的心靈和行為,用最符合道德和智慧的手段,去展現不一樣的語言和形態。讓學生充分融入這種發現美的環境中,讓他們用歡樂的心態去不斷地感知生活中的美。
二、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方法單一
小學美術教師在自身進行美術教學活動的同時,如果不能形成完整且具系統性的教學設計,則無法有效地輔助學生提升自身審美能力。所以,學生便不能通過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去順利地接受小學美術教師的引導,不能應用已學習的理論知識去發展自身的審美思維。因而也無法以審美的態度來對待大自然和自身的生活,難以發現身邊的美。
實際的教學現狀顯示,當前許多小學的美術教學工作依舊停留在教師在課堂上單純地向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學生在課上只能獲取到美術知識理論,不能應用到生活中去,不能親自去感受到生活中的美,進而無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認識層面存在誤區
部分小學美術教師自身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錯誤的認識。這是影響學生審美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即便目前有許多新穎的教學理念,但是如果美術教師不能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依舊遵循陳舊的教學模式,課上只是一味地突出繪畫手法技巧的講解,無法認識到學生自身審美能力的重要性。這則會導致小學生在接受美術教育時,不能接受到深層次的情感文化的傳遞。這對學生未來后續的美術學習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僅如此,小學美術教師也無法清楚地分析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況,從而找到切入實踐改革的重要入口,這樣也就無法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反之又進一步影響教學效果。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
(一)開展美術實踐活動
小學美術教師應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開展實踐活動,鍛煉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比如說,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畫作的設計及評價,讓學生鍛煉自身對于美的理解,同時深刻尋找美的意識,從而不斷地影響自身的審美能力。
另外,小學美術教師也要尊重學生,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發現美的過程中,愿意尋求并借助教師的幫助,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無論是學習知識還是參與實踐活動,都能夠發現自身的思維閃光點。教師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帶領學生去挖掘那些生活中蘊含著的豐富多彩的美,這樣的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印象形成對美的自我認識,讓他們能夠有準備地去進行生活的觀察和美的領悟與體驗。
小學美術教師要經常帶領學生離開教室的空間束縛,回到大自然中,感受美的真實存在,讓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等多方面器官感覺的刺激去加深對美的認識,這樣往往可以達到提高對美的認識的效果。讓學生將生活與美術的概念不斷地融合,可以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同時,這樣也可以打破傳統課堂的教學限制,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打下審美的基礎,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認識到自己在美術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從而能夠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完成美術學習的任務。當然,這種系統性和階段性的美術教學方法離不開小學美術教師前期全面的準備工作及對教材的不斷探究。
(二)美術要點講解透徹,加強學生的審美意識
由于美術有其自身一定的抽象性和藝術性特點,因此對于小學生而言,在接受美術教育的同時也是其藝術氣質養成的過程。所以,小學美術教師對于課程理論知識的拿捏一定要透徹,針對小學生的講解要更加注重細節化。
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接受科學而全面的審美知識和藝術專業教育,同樣也要鼓勵學生積極觀察生活中所見到的線條及物體構造,并進行大膽的美的想象,并善于運用豐富多彩的聯想構造,讓他們激發自身對于美術的深刻認知,形成自身的獨特見解。
美術不僅要刺激學生自身的視覺和聽覺,也要讓他們能夠得到心靈的感應和認知,讓他們從美術作品中聯想自己的生活,去進行欣賞和學習。所以,小學美術教師在鼓勵學生進行觀察的同時,也要積極運用課堂理論知識去進行研究和分析,鍛煉學生的審美意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創作自己的作品。小學美術教師除了要對其作品進行評價和指點外,也要積極引導他們從作品本身出發,尊重生命,尊重作品的實質性。讓學生在滿足創作欲望的同時,能夠用理念引導自己的行動,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色彩運用上,還要讓自己對于審美的心靈之見更好地展現出來。
(三)將課本與實際事物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
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課堂導入的積極設計,讓學生將美術教學與實際事物相聯系進行聯想。比如說,課前經過小學美術教師的指導,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提前準備好或者是觀察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實際事物。讓他們在對事物的觀察中開拓自身的思維,并發揮他們自身的想象,結合自己內心的情緒去進行創作。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將課本與實際生活中的事物相結合,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進行審美觀察的興趣,讓他們能夠運用自己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去進行創作。同時,也讓美術教學跳出課本的束縛,改變傳統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重新樹立對美術學習的信心。
有效地開展其他方面的新的教學設計。即便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想象力,但是美術并非憑空想象來進行創作的,美術作品也是來自于生活的。所以,小學美術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積極地將書本的內容具體化,從現實生活中出發,回歸到美術課本,而非從課本出發走到現實生活中去,雙方的關系要充分結合和利用,這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形式化培養更具有深刻意義。學生的審美理念也是其美術學習力提高的重要表現形式。當學生將實際生活與美術教學充分結合在一起的時候,真實的物體便會給予學生觀察能力的輔助。
(四)通過觀摩名家作品,強化美術知識的掌握
讓學生積極學習和觀摩名家的作品,這對于他們自身審美能力的提高也具有實際的作用。讓他們通過對名家作品中點、線、面、色彩的積極觀察,能夠將作品想要呈現的意境更好地把握。同時,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性格和習慣,更好地展開自我心靈與作品的交流。好的作品往往也是經典的作品,學生通過對典范的觀察和學習,能夠將其作品想要展現的狀態清楚地拿捏住,則會產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繼而將深厚的學習興趣變成學習的動力,從而不斷強化自身對專業知識的把握及美術技能的理解。小學美術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分析名作中的美學理念,讓他們能夠充分與教材的知識理論相結合,去培養自己對于美的運用能力,建立屬于自身的獨特的審美和技巧。
(五)通過多媒體教學,加強美術課堂趣味性
優秀的教學方式是多樣的,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理論的傳授中,要積極運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方便學生的理解和自身的教學工作。小學生大多沒有形成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所以,追尋趣味性是引導他們心靈意識的重要手段。
小學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去設計有趣的章節教學內容,改變傳統板書教學中枯燥的教學模式,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加真實地感受到美術與自身生活的聯系。無論是視頻還是圖片,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中激發對于美術創作的向往。當他們積極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小學教師也要積極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將課堂理論轉化為自己的學習收獲,不斷促進他們自身審美能力的個性化發展。
(六)從興趣培養出發,在教育過程中為課程注入情感
上面說到學生會因追尋趣味性進行自身活動的選擇,那么小學美術教師便可以通過學生濃厚興趣的培養,在美術活動中進行審美的體驗。這種體驗可以讓學生對于審美能力的提高產生欲望,讓他們更加鮮明地發現自身的個性特點,從而配合小學美術教師去接受正確合理的引導教育。這樣,便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美術教學氛圍中,提高自身的繪畫技能。
同時,小學美術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從心靈出發,讓他們結合自身的情感記錄自身創作靈感的閃現。因為美術是從現實生活的情感基礎中展現出來的,創作靈感的準確把握,可以讓學生對美術的欣賞和運用更好地與生活進行結合。同時,小學美術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對美術作品進行情感分析,在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也同樣塑造他們美的心靈和行為舉止。
四、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以上方法的不斷嘗試,學生便有了自己的美術知識理論基礎及自身發現美的能力。但是在整個實際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自身也要積極地進行反省和學習。教師要幫助學生不斷地進行美術作品的自我評價,比如說,可以進行小組討論,讓他們統一意見,進行作品靈感和思想的講解。同時,小學美術教師也要積極進行引導,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更加切合實際的意見,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能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王來陽.從“被動”轉向“主動”——論建構主義與新《美術課程標準》設制和實施[J].中國美術教育,2002(6).
[2]馬淑娟.活字當頭主體創新——開展自主性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魅力中國,2010(24).
[3]汪麗,孫銘明.建構性教學策略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3(3).
作者簡介:馬貞(1973.4— ),女,漢族,甘肅鎮原人,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