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勇 楊燦華 駱朝京 蔣誠傳 奚洪強 韋小榮
摘要: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已出現多例一線醫護人員感染,甚至犧牲,習總書記已經做出重要批示,加強醫護人員生物安全防護。檢驗科是醫院感染管理重點科室,科室醫務人員極有可能接觸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標本,導致被感染,或者門診檢驗窗口也有可能接觸無癥狀的感染者被導致感染,人員職業暴露保護及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十分重要。以檢驗科為例探討作何做好疫情期間生物安全防護進行綜述,目的讓檢驗科醫務人員得到有效的防護。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生物安全防護;檢驗科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142-02
Abstract: During the outbreak of the new coronavirus, there have been multiple cases of first-line medical staff infections and even sacrifice. General Secretary Xi has made important instructions to strengthen the medical staff's biological safety protection. The laboratory department is the key depar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The medical staff of the department is very likely to be exposed to the specimens of the new coronavirus infection, resulting in infection, or the outpatient inspection window may also be contacted with asymptomatic infection, resulting in infecti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otection of personnel and experiments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aking the laboratory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biosafety protection during the epidemic, the purpose is to summarize the purpose of the medical personnel of the laboratory to obtain effective protection.
Keywords: new coronavirus; biosafety protection; laboratory
2019年 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人,隨著疫情的蔓延,全國各地也相繼發現了此類病例,該病潛伏期一般為3~7天, 最長為14天, 臨床表現為發熱、干咳、乏力等;胸部CT表現為多發的毛玻璃影, 進一步發展為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膿毒血癥等, 甚至死亡[1]。由于該病毒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該病納入乙類傳染病,并按甲類傳染病管理[2]。目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為了盡早阻斷疫情傳播擴散,全國正在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的救治及防疫防控工作,廣西省啟動了一級響應,我院作為武鳴區新型冠狀病毒唯一定點收治醫院,作為防疫救治一線的戰場,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檢驗科作為排查和診斷疾病的輔助科室,在疫情期間做好病人標本檢查的同時如何做好檢驗科工作人員的防護,是我們作為檢驗科醫務人員要重視的問題。
1? 新型冠狀病毒的特點
1.1? 病原學特點[1]
新型冠狀病毒屬于β屬的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60~140 nm,其基因特征與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顯區別。目前研究顯示它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達85%以上。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 30 min、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三氯甲烷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1.2? 流行病學特點
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包括無癥狀感染者。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存在可能[1]。人群普遍易感。有研究發現:在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3]。
1.3 感染機制
有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Spike蛋白(S蛋白)與宿主細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來介導病毒的入侵,冠狀病毒S蛋白S1亞單位的N端結構域(S1-NTD)和C端結構域(S1-CTD)都能作為受體結合域(RBD)[4,5]。一般認為S1-NTD結合糖類受體,S1-CTD結合蛋白類受體。病毒通過S蛋白中的Arg426與ACE2中的Gln325 / Glu329之間的氫鍵相互作用,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進入細胞后,病毒RNA釋放出來,并整合到宿主的遺傳物質中,不斷的繁衍復制,并通過胞吐作用將病毒顆粒從被感染的細胞中釋放出來;同時新型冠狀病毒和細胞表面的ACE2一同進入胞內,導致細胞表面ACE2蛋白減少,ACE2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擴張血管,調節血壓,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謝病密切相關,這也從側面解釋了具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新型冠狀病毒的易感性。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機制還有很多未知,某些假設或推斷期待科學界繼續深入研究以獲取更多更可靠的證據。
2? 檢驗科實驗室生物安全原則
按照國家健康委員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第四版)》(國衛辦疾控函[2020]81號),在生物安全Ⅱ級實驗室主要從事未經培養的感染性材料血清學檢測、核酸提取、生化分析等操作。預防措施:在生物安全Ⅱ級實驗室開展,同時采用生物安全Ⅲ級實驗室的個人防護。筆者科室尚未取得核酸檢測資格,疑似病例或者發熱門診病人核酸檢測都送上級醫院檢測,常規檢查項目按照要求做好相應防護。
3? 檢驗科防控策略
3.1 健全防控機制,成立新型冠狀病毒生物安全管理防控小組
在醫院防控委員會的領導下,科室成立防控小組。科室主任為冠狀病毒防控組長,科室各個室的組長為成員,防控小組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文件和規定,以及衛生部門所推出的管理辦法等,確定在檢驗科新型冠狀病毒生物安全防護方面的相關程序文件以及作業的指導書,確保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有章可循[6]。
3.2? 加強及重視專科培訓
為了提升醫務人員應急能力,醫院召開了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和防控工作培訓,春節期間取消假期,重回崗位,做好各種應急措施及宣傳工作。科室主任及時傳達會議,召集科室全體人員學習,落實人人到位。通過微信、釘釘軟件為載體,在檢驗科科室群學習國家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的相關各種文件、指南及各種視頻,加強對疫情防護重視。科室與感染管理科聯合開展冠狀病毒防控個人的防護學習與培訓,加入相應的績效考核,提高生物安全意識。
3.3? 人員防護
人流走向嚴格按照清潔區、緩沖區、污染區進出入實驗室。進入實驗室前須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應按生物安全三級防護,檢驗科一線工作人員應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雙層乳膠手套、面屏、護目鏡、工作服外防護服、雙層醫用防護帽,加手消毒衛生,必要時雙層口罩[7,8]。出實驗室時按照疫情期間相應規范脫摘,做好防護用品的脫離,以防被污染。
3.4? 科室做好防控儲備物品及發放
由于全國正在處于抗疫關鍵時刻,各種防護用品也比較緊缺,對于科室防護用品做好統籌規劃,每天領防護品時做好記錄并簽字。讓防護用品用到最關鍵的地方,防止過度防護造成防護用品資源浪費。
3.5? 制定特殊的標本檢測流程
初步根據與病人接觸情況及標本處理及檢測安排各崗位實施分級防護[9]。對于發熱門診及隔離病房的標本制定專門接收檢測流程,設置標識跟普通的病人標本區分開來,輪流安排專人處理,并做好交接班及登記,處理及檢測的人員應做好生物安全二級級防護, 樣處理操作涉及打開試管塞,或可能產生氣溶膠,或可能接觸標本本身,需進行二級生物安全柜下進行。打開試管塞須輕柔緩慢,和操作者面部保持距離,盡可能縮短打開的持續時間。盡可能避免產生氣溶膠。如果可以,噴霧消毒。
3.6? 做好人員健康管理
配合醫院做好檢驗科人員的健康管理,科室人員相對較多,疫情期間正屬于春節假期,除部分人員在崗外,有部分員工返鄉過節。首先逐個摸排全體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是否有異地停留史和疫區人員接觸史;對于突發的疫情,科室人員可能會出現恐慌心理,應及時做好疫情相關知識宣傳,切實做好科室人員的心理干預[10]。
3.7? 建立合理有效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3.7.1 人員職業暴露
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隔離衣手套等防護用品被患者標本污染時應當及時更換。皮膚、黏膜皮膚被血樣污染時,應立即清除污染物,按照相關程序消毒,使用清水清洗干凈;黏膜應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或0.05%碘伏沖洗消毒[11]。及時匯報科室主任,并與醫院感染管理科聯系,并由專家組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及防控。操作過程中手套破損時,應立即更換手套并進行手衛生。
3.7.2? 標本灑脫處理
在生物安全柜中溢灑血樣造成污染,工作人員應用適宜大小的抹布覆蓋并吸附污染物,抹布包裹血液一起丟入黃色醫療廢物袋。按照相關程序消毒。各防護用品按照正確的脫卸順序脫去,并執行手消毒衛生。標本在實驗室內溢灑造成實驗室污染時,溢灑處應設置明顯標識,按照相關程序消毒,避免不相關人員出入,避免污染物擴散。
3.7.3? 離心管發生破裂[13]
處理方法:如果機器正在運行時發生破裂或懷疑發生劈裂,應關閉機器電源,讓機器密閉(30 min)使氣溶膠沉積。如果機器停止后發現破裂,應立即將蓋子蓋上,并密閉30 min。發生這兩種情況時都應通知生物安全委員會。隨后的所有操作都應戴結實的手套(如厚橡膠手套),必要時可在外面戴一次性手套。在清理玻璃碎片時應當使用鑷子,或用鑷子夾著的棉花來進行清理。離心機內腔應用適當濃度的同種消毒劑擦拭,干燥。清理時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應按傳染性醫療廢棄物處理。
3.8? 規范處置實驗室廢棄物
處理完后的標本根據標識應把它放入相應的指定醫用廢物垃圾桶(帶有明顯標識),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有關規定,進行規范處置[12]。醫療廢物收集容器應符合有關部門的要求,所有廢物盛裝量不應超過容器或包裝袋的3/4。嚴禁使用有破損或已經污染的收集容器。
3.9? 實驗室消毒
實驗室應當嚴格按照《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做好醫療器械、污染物品、物體表面、地面等的清潔與消毒;按照《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要求進行空氣消毒[12]]。凡接觸過疑似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標本器材,環境都要進行采取相應的消毒措施。
4? 小結
檢驗科醫務人員作為背后默默付出戰士,是奮戰一線不可或缺的力量,應高度重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職業暴露。特殊時期,檢驗科的感染防控策略應以最大限度保護人員安全為基礎,側重于樣本、接收、處理等全流程的個人防護,應注意標本產生環境污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的防護,尤其是操作工作人員重點防護。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S].2020-2-18.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2020年第1號[s]. 2020-1-20.
3.HolshueML, DeBoltC, LindquistS, et al. First Cas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J]. N Engl J Med,2020,2(1):1-8. DOI: 10.1056/NEJMoa2001191. [Epub ahead of print]
4.XU X, CHEN P, WANG J, et al. Evolution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from the ongoing Wuhan outbreak and modeling of its spike protein for risk of human transmission[J].Sci China Life Sci, 2020:1-4. doi: 10.1007/s11427-020-1637-5.
5.ZHOU P, YANG X L, WANG X G, et al. 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2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J].Bio Rxiv, 2020. doi: 10.1101/2020.01.22.914952.
6.嚴松盛.醫院檢驗科生物安全防范現狀及對策[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v.10(21):48-50.
7.中華醫學會檢驗學分會. 2019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實驗室檢測的生物安全指南(試行第一版)[S].2020-01-30.
8.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見醫用防護用品使用范圍指引(試行)[S].2020-01-26.
9.周旺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預防手冊[M]. 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 版社,2020:1
10.蘇蘭,張劍,梁丹,吳曉嬌,王晨,陳兵,肖健,陳澤蓮.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下醫院住院藥房應急管理的策略[J/OL].華西藥學雜志:1-4[2020-02-24].
11. 周紅,胡曉紅,黃瀟,程芳,曾芳,韓勇,史琛,呂永寧,張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治療藥物監測實驗室的感?? 染防控策略[J/OL].醫藥導報:1-8[2020-02-23].
12.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S],2020-1-23.
13.錢揚會,董建英.2019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檢測與防護研究[J/OL].檢驗醫學與臨床:1-13[2020-02-24].
通信作者:韋小榮,檢驗科副主任 E-mail: xhero5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