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瓊 王紅旭
摘 要: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關系最為密切,其基本任務是為產業轉型和結構優化輸送更多優質人才,在“產教融合”前提下,實施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經濟社會能力的重要舉措,是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的重大步驟。本文以筆者所在單位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研究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實施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產教融合;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讓職業教育培養依托于產業,是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
1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于公布2020年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對2020年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的高職專業設置情況進行了匯總,審批通過可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院校有848所,位居專業排名第四。可見物流管理專業仍然是各高職院校專業開設的熱門之選,但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出現的問題也需要提出并得到正視。
1)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院校培養學生的立身之本,目前大多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相似度較大,未能凸顯學院專業特色。所以作為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如何結合本區域的實際情況及學校自身的情況界定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當前專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2)實訓教學環節薄弱。實訓教學是高職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水平提高的有力保證。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訓只停留在見習教學階段,有的涉及了實訓教學階段,但不夠深入。“工學結合”的程度較低,不利于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3)教學團隊建設落后。物流專業是一個跨越許多學科的綜合性專業。對師資水平、教學條件等方面的要求遠遠超過傳統管理類專業。其學科的實踐性,一方面要求教師具有堅實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需要具備熟練的實踐能力。這兩個要求不僅是對教師質量的要求,同時為保證實踐教學的系統性與完整性,還需一定數量的教師作保證。但這類教師數量在高職院校十分有限,供不應求。
4)缺乏實用的物流專業教材。目前高職院校所選教材的種類,包含倉儲、配送、采購、運輸等多個領域,但沒有注重教材的實用性。一些院校開發了相應的物流類教材,卻沒有進行有效的推廣。此外,相應好的教學軟件比較缺乏,也使教學過程顯得枯燥乏味。
5)物流業職業資格認證標準不統一。對物流專業學生開展職業資格認證或職業培訓,是提高
學生綜合素質、緩解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存在多種行業職業資格認證標準共存的局面,既不利于高職物流專業的人才培養,也不利于物流業職業資格認證的推廣和認可,更不利于物流業本身的快速發展。
2 “產教融合”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方案
《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文件的發布,引起了職業教育院校以及企業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產教融合成為我國職業教育未來改革發展的方向,是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重大舉措。
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于2006年開設,2017年被列為學院重點專業之一,本文以該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建設為例,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專業實踐實訓教學體系建設、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專業教材建設,和專業職業能力測評體系建設五個方面形成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構想和行動方案。
1)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專業的培養目標要依本地區經濟以及物流業的特點來把握,結合實際進行設計,重點鎖定崗位群,逐步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專業。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隸屬河北省,在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過程中,要考慮人才的培養和輸送與京津冀一體化、歐亞大陸橋、一帶一路、雄安新區、省會石家莊的物流樞紐需求的對接。
2)專業實踐實訓教學體系建設。實訓教學是實踐教學的難點,校內校外要兩手抓。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有3個校內實訓室,總面積近400㎡,可同時滿足100名學生進行課內實踐性教學。? 除此之外還與多家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協議,建立物流管理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并與合作公司建立“互派互聘”的教學團隊培養模式,本校教師兼任企業職業崗位,企業一線技術人員與技術專家進校園,擔任實訓導師或技術顧問,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參與制定教學標準,共同考核學生的學業水平,為實現校企融合打下堅實基礎。
3)“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要求指導教師既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水平,又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具備“雙師型”素質。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聘請高校教授作為物流管理專業帶頭人,并全面開展“雙師型教師”培養工作,鼓勵專業教師考取行業領域技能證書,利用假期走進企業一線,獲取企業工作經驗,設置雙師型教師獎勵政策,以此來提高教學團隊“雙師型教師”占比,打造理論功底深厚、實踐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
4)與企業人員共同開發實用性教材。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可以邀請合作企業管理人員與專業教師一起結合物流市場實際需要,共同編寫突出服務規范和操作技能的教材;與現場實踐人員共同編寫突出操作實務的教材。學生使用后,反應良好就可進行大范圍推廣。
經過企業走訪調查、搜集調查問卷并分析,明確專業覆蓋的職業崗位、確定職業崗位工作任務等前期工作,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三位教師在與合作企業管理人員溝通后,對本專業實訓教材進行編寫,以物流管理各項職能為主線,涉及采購、倉儲、流通加工、運輸、裝卸搬運、配送等幾個方面,實現物流管理的綜合實訓。目前作為該校2017級、2018級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教材使用。
5)專業職業能力測評體系建設。當今社會,知識和技能的更新愈加頻繁,職業教育應該適時調整,把培養學生獲取職業技能的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物流管理專業人才職業能力測評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1)專業技能競賽認可度。隨著智慧物流的到來,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參加技能大賽變成了常態化,只有將學生帶到更大更統一的平臺,才能知道學院人才培養的差距。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聯合校企合作企業完成實訓室建設,并結合實訓室設備制定校內專業競賽。并有專業教師帶隊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河北選拔賽,邁出了“技能大賽常態化”的第一步。(2)職業資格證書對接。將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相銜接和溝通(“即雙證溝通”)是目前我國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啟動“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即1+X證書)制度試點,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擬參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X證書”試點工作。(3)用人企業的考核評價。高職院校與校企合作企業有合作項目,可定期接收在校生實訓、畢業生進行實習,因此用人單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評價也是考核的重要一環。可指定實習實訓指導書評價書,由學生在實習實訓時的企業指導老師完成評價,反饋給學校,學校能根據企業反饋,了解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的薄弱環節,及時糾偏。
3 總結
本文以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為例,將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置于“產教融合”的時代背景之下,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專業實踐實訓教學體系建設、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專業教材建設,和專業職業能力測評體系建設五個方面形成建設構想和行動方案。對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對接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為其他高職院校重點專業建設提供借鑒和研究。
作者簡介
宋瓊(1986-),女,漢族,河南省許昌市人,管理學碩士,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經管系,講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王紅旭(1981-),女,漢族,河北省保定市人,工程碩士,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經管系,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