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吉
摘要:在現代教育的背景下,教育內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在小學教學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學基礎知識、技能,還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更加完整、充滿生機的數學知識。所以在實際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注重情感教育在日常教學中的滲透,本文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數學;運用
在現代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小學教學中,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心靈比較脆弱,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勢在必行。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挖掘數學教學的大環境,讓情感教育融入數學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情感可以說是最為關鍵的一部分,情感雖然無法直接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認知中,但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增強情感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有助于學生健康情感的形成。所以在實踐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意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結合具體教學需求,采取合理的措施滲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對于情感教育,是針對過去的教育教學活動過于看重知識講解,忽視情感狀況培育而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觀念。具體來說,情感教育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可以感覺身心愉悅,其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學習情緒及學習情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價值已經被業界廣為認可,同時在新課超標中提出,小學數學教學要引導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數學活動,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并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與意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這也表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相應的基礎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健康情感。要注重情感教育,實現知識、情感、技能的良好結合,以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增強教學內容情感元素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必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要素,以此為情感教育的切入點,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認識方向”的相關知識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關于方向問題的描述,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情景:小明與小紅在游樂場玩,小紅第一次到游樂場,而小明則是在游樂場玩了很多次,對游樂場很熟悉,小紅向小明詢問游樂場各個游玩點怎么走,樂于助人的小明為小紅詳細講解各個游玩點路線。如果你是小明能完成這樣的任務嗎?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出學生具體案例,如從教室如何走向操場等,讓學生在具體描述中,對方向知識有深入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指引學生在為他人指路中,體會樂于助人的快樂,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又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兩位數的加法與減法”的知識時,在教材中有這樣的題目:公交車上有35個人,到站后有16人下車,隨后又有19人上車,問車上還有多少人?對于這樣的問題,有的學生分不清先后順序條件,從而出現解題錯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還需要融入情感教育,要讓學生明白坐公交車時應該等汽車靠站后,先下后上,不能擁擠,要做到文明乘車,在學生明白這些道理后,教師再指引學生解題,先計算下車后還剩多少人,然后再加上上車后的人,就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二)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情感品質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為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數學教中,教師就需要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些數學故事,或者是數學名人事跡引入課堂上,讓學生借助故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情感。例如在“圓的面積”計算中,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記憶圓周率數值,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拓展圓周率的相關知識,引入我國優秀的數學家劉徽,并告訴學生在魏晉時期,我國的數學家劉徽已經計算出圓周率近似值是3.14,隨后在南北朝時期,祖沖之將圓周率近似值精確至3.1415926-3.1415927之間。教師引入我國杰出的數學家,讓學生知道我國各個行業的人才毫不遜色于其他國家,并激勵學生好好學習,爭取為國爭光,以此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感。
(三)注重學生良好情感品質培養
數學內容相對比較豐富,同時其數學學科的邏輯性比較強,內容抽象,很多學生對于數學學科存在畏懼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學生數學的學習效果。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對學生的情感品質進行培養,讓學生可以克服數學學習畏懼感,便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余數的除法”這部分知識時,學生之前學過的除法都是整除,如96÷8=12,第一次接觸到帶有余數的除法,學生會感覺不知所措,無法確定如何試商,學生難免會產生消極心理。對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告訴學生越是難的問題,越能顯示大家的本領,整除只是檢查大家基礎知識學得好不好,帶有余數的除法,才是檢驗大家的真本領。
以39÷7為例,教師先引導學生回顧乘法口訣,然后選出適宜的商,學生經過思考可以發現以5為商,余數是4。學生經過教師的引導,就會對余數除法的計算方式有初步了解。接著教師給出學生獨立的問題,讓學生鼓起勇氣進行解決,以此逐步培養學生的頑強意志,促進學生健康情感品質的形成,這樣學生在今后遇到困難,才可以勇敢地去面對,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有極大幫助。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的滲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學生情感培養并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們廣大一線教師們在日常教學中逐步滲透。而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合理地將情感教育融入學生數學的知識學習中,以此激發學生的積極學習情感,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曉佳.淺談小學數學情感教育的設計及運用[J].情感讀本,2019(2).
[2]趙嫻.情感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情感讀本,2018(21).
[3]馬春燕.淺析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9(29).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