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
摘要: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數學學科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注重數學學科的有效教學,尤其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要不斷給學生滲透數學思想,結合數學教學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使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創新教學途徑,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實現數學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在抽象的數學教學中,為了提升數學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幫助學生抓住數學問題的本質,看透數學問題,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夠更加有條理性,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數學問題的解決,不能直接將答案告知學生,而是要講授解題技巧,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答案。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掌握不同的解題方法。在探索解題技巧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秉持著創新的理念,從多角度思考,實現數學問題的有效解決。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升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解決此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找出多種解題方法。
解法1:通過已知兩點的坐標計算出直線方程,并將第三點帶入直線方程中進行驗證,即通過A,B兩點得到直線方程為2x - y - 3 = 0,將點C代入,得2×4 - 5 - 3 = 0。由此可以證明點C經過該直線,證得三點共線。
解法2:定位一點,驗證兩條直線的斜率,若斜率一致,說明三點共線。通過公式分別計算出AB和AC兩條直線的斜率,兩條直線的斜率相等,由此可以證得三點共線。
同一個數學問題的解題方法有多種,教師要利用掌握的已知條件,引導學生拓展思維,促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有效培養,實現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思維
1.培養學生的化歸思想
在某一特定條件下,將一種研究對象轉變為另一種研究對象,實現高中數學習題的變形,將學生感覺陌生的題型轉變為自身所熟知的題型進行解題。

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并且熟練運用多種數學思維解決數學問題,從而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培養。
三、加強學生的總結與反思
首先,教師要分層次、多角度引導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方法,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將數學知識點充分銜接,促使學生形成多種解題思維,扎實掌握數學知識。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已知條件科學地選擇數學問題的解題方法,從多種解題方法中選擇一個最佳的解題方法。在高中數學問題的解題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不斷地總結與反思,找出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教學方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思維,掌握正確的解題技巧,全面提升數學教學效果。
數學思維在高中數學學科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數學思維是高中數學教學的核心目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意義重大。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計劃,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重視數學思維能力,有意識地創新教學方法,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數學教學效果。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深入數學問題的本質,激發學生的潛能。
參考文獻:
[1]上官德運.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1).
[2]盧建智.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9(15).
[3]趙魯輝.高中數學教學中“一題多解”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學數學,2019(19).
[4]張承民.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4).
[5]閔捷.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