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玲
摘要:在我國不斷推動新課標改革教學觀念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教育工作中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刁、學數學教師,一改以往傳統教學方式并根據相關教學改革要求變了課堂教學氛圍,將灌輸式教育改變為個性化教育。但是這只是課堂改革的開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要將新課標真正融入到教學中,就需要將德育教育也融入到課堂中,從而做到提開學生各方面學習能力以及學生道德品質,讓學生真正做到在新課標改革過程中全面發展。所以,本文就以如何在核心素養下將道德教育融入到小學數學教育中進行論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德育
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各方面能力還不健全的時期,教師不僅要培養其學習能力,還要幫助其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尤其是小學數學這一學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運用能力,還要引導學生并幫助學生建立道德素養,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將德育教育結合到課堂教學中,從而保證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的同時,還樹立了正確道德品質。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在新課標改革這一大背景下,將德育教育融入到課堂教育中來,從而使學生可以全面發展,由此可見當前教師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原則
(一)有機滲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課本上的知識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工作,所以教師如果要將德育教育融入到課堂中,那么就需要將德育概念融入到課本里。所以,教師的德育教育內容要與課堂教學內容一致,并且在教學時要做到將這兩種教學內容相結合。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將德育教育掛在口頭,一定要將德育教育真正的落實到實際課程當中。
(二)有序性滲透
雖然說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但是在教育過程中不要一概而論,用同樣的方式教育不同性格的學生,要深入了解學生自身性格以及特點,根據其性格特點來對學生德育教育進行安排,并且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要講太深奧的意義,要循序漸進讓學生有一個了解的過程。
(三)有情有意的滲透
教師在日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通過情感的呼應來使學生了解到德育教育意義,要對學生講一些道理或者小故事來啟發學生,比如,從前有一個商隊走在沙漠中,可是發生了一件糟糕的事情,他們的飲用水已經消耗殆盡了,此時隊長說:“我這里還有一些水,可是在走出沙漠前誰也不能喝。”就這樣隊長讓每一名隊員傳遞著沉甸甸的水壺,一直到走出沙漠,可是當走出沙漠時隊員們發現水壺里并沒有水只有沙子,這時隊長說道:“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就算是沙子也能變成甘甜的泉水。”通過故事中的道理,達到德育教育目的。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德育滲透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身要明自為什么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可以從哪些方面開展,通過什么方式來開展德育教育,因為數學教師大部分不是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時間也較少,所以就要抓住課堂上的機會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通過課堂上的德育教育激發學生對數學這一學科的熱愛,同時也讓學生自身道德素養得到提高。比如,教師在講解到《公頃和平方千米》這一知識要點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國家土地面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課程學習,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哪位同學知道,我們國家的土地面積是多少呢?”通過這樣一個問題引發學生深思,當學生紛紛沉默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拓展教學,通過國家土地面積,為學生簡單介紹我國文化歷史,并闡述傳統道德觀念的由來,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給以學生最深的震撼,側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工作。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不同課題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在對學生進行《硬幣認識》這堂課時可以通過紙幣上一些人物的認識,來讓學生認識到紙幣由來,同時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偉人的故事,并通過正確引導使學生明自要愛護紙幣,通過課程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并將德育教育工作在課堂中妥善開展。
(二)充分挖掘課本德育素材,宣傳祖國輝煌文化
陶行知曾經說過:“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將學生主體地位展現出來,并給予學生充分學習空間,讓學生自主進行德育學習,其實,在小學數學課本中還是有很多富有德育教育意義的課程,教師一定要仔細研究教案將教學方式優化,并且把課本中一些帶有德育教育意義的題目進一步深化,從而向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就比如,教師在進行到《圓周率知識》這一課程時,就可以選擇對祖沖之這一古人進行介紹,讓課程通過古代名人來開展,并且在上課之前可以向學生布置一個預習作業,讓學生回家后通過上網查閱資料來了解祖沖之,這樣在第二大進行教學時,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且在教學時,還要讓學生了解到祖沖之不僅是數學家,還是杰出的大文家。通過這樣詳盡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的文化底蘊,從而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通過多方面來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教育以及德育教育,使學生在新課標改革帶動下全面發展,教師也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三、結束語
通過以上總結得出,在我國全力推行新課標改革,與核心素養過程中,各科教師一定要將德育教育,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尤其是小學數學教師,因其課程的特殊性與靈活性所以教師,一定要改變教學方式使小學數學知識變得靈活貼切實際,并且還要富有德育教育意義。這樣,學生不僅會對課程產生興趣,還會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道德意識,通過德育教育與課程改革相結合,讓學生真正全面成長這才是新課標改革的意義,也是當下所有教師的工作方向。
參考文獻
[1]張恩產.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德育滲透的思考[J].科學咨詢,2019(16):106-107.
[2]黃銘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甘肅教育,2016(19):99-99.
[3]李惠.核心素養背景下滲透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的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06):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