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意識形態工作是黨和國家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人才儲備基地,是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核心戰場。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隊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引者、陪伴者、守護者,其身份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中發揮著先鋒作用、核心作用以及堡壘作用。高校輔導員種好意識形態工作這片“責任田”,需抓牢五大著力點: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規律、夯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創新意識形態工作方法、占領網絡意識形態教育主陣地。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意識形態;“責任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
高校是建設我國偉大事業和實現偉大夢想的人才儲備基地,是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核心戰場。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隊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引者、陪伴者、守護者,其身份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中發揮著先鋒作用、核心作用以及堡壘作用。因此,高校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關系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如何提升高校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需抓牢五大著力點: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規律;夯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創新意識形態工作方法;占領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陣地。
一、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意識形態工作自豪感、責任感
“意識形態的核心是信仰、是信念。信仰是思想的強大支柱,信念是力量的根基源泉。”[1]輔導員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教師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兼具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控制對象和控制主體的雙重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地擔起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2]
因此,高校輔導員在意識形態工作中,首先要明道。所謂明道,即增強政治意識,明確政治方向,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核心價值體系內涵精髓,深入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內容、傳播形式,做到胸有成竹。胸有成竹,方能游刃有余;口中有理,方能揮劍自如。其次,要信道。輔導員只有自己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將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價值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更好地傳道授業解惑,才能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激發學生積極投身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和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熱情。
二、遵循基本規律,確保意識形態工作正向、正效流通
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成長環境復雜,學生思想心理多元化發展,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帶來了挑戰。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習總書記本次會議的講話給高校輔導員育人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做好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規律、遵循教育育人規律以及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做到胸中有則。
因此,高校輔導員在開展意識形態工作中要始終圍繞立德樹人的中心任務,始終圍繞大學生這個主要對象,科學把握和運用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想問題做工作要突破表層深入到學生思想背后的實踐中去,了解大學生思想及心理發展特征,因事而化、因時而破、因勢而立,真正掌握學生內心所想,精神所需,將意識形態內容巧妙地融會貫通到日常育人工作中去,最終確保意識形態工作正向、正效流通。
三、夯實理論基礎,提升馬克思主義學習力、解釋力、傳播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要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統領作用。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領導權,基礎在于全面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夯實理論基礎,使馬克思主義精髓融入實踐、融入生活、深入人心。當前高校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的矛盾主要表現為意識形態工作的高標準、高要求與輔導員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薄弱之間的矛盾。輔導員長期游走于學生工作最前沿,對學生思想、心理特征最為了解,處于意識形態工作第一線,占據著意識形態宣傳滲透的有利陣地。輔導員要守好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渠,種好責任田,必須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力,夯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堅持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領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真正學懂弄通馬克思主義系列理論成果的豐富內涵和精髓;要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說服力,把好意識形態工作脈向,密切聯系學生工作實際,做好育人工作的“因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要不斷提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力,輔導員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不斷在學生工作實際中發現問題、破解難題,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思想脈絡、理論品格、實踐價值的認識。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中心任務,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武裝學生頭腦,真正用以指導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斷進步,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講解員、傳播員。
四、創新工作方法,增強意識形態工作向心力、感染力
當前創新在我國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更迫切。“改革創新是新形勢下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強大動力。”[3]面對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迅猛發展的現代信息技術,高校輔導員在意識形態工作中必須學會創新,勇于創新,善于創新。要不斷適應新形勢下信息的傳播形態和傳播格局,深入研究學生的思想、心理習慣和特點,創新意識形態話語表達方式,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優勢和新興媒體技術,把想講的、要講的、必須講的與學生想聽的、要聽的和必須聽的結合起來,善于將“陳情”與“說理”有機結合,把“自己講”與“專家講”有機結合,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意識形態重要精髓有效傳播,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彩故事更多地為學生所接受,進而增強意識形態工作吸引力、感染力、向心力,最大限度地將青年大學生凝聚在黨的周圍,形成高校意識形態教育“最大同心圓”。
五、巧用信息技術,占領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主陣地、主戰場
當前信息技術大發展大變革環境中,“網絡已經成為高校師生學習生活的‘第一環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最大變量”。[4]高校輔導員面對的是“90后”“00后”的個性群體,該群體是網絡信息時代的“原住民”,對網絡有深厚的情感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里,意識形態工作的重點就應該在哪里[5]。高校輔導員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有效占領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陣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重要課題。在信息大融量、高速度運轉的網絡環境下,青年大學生存在著對知識信息獲取廣度與深度上的矛盾,表現為明顯的易變性和隨意性,同時也極易受網絡“黑色思潮”的誤導,形成錯誤的、不良的“三觀”。因此,高校輔導員要想占領網絡意識形態陣地,必須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加強網絡建設管理能力、網絡內容建設能力,善于了解學生網絡心理特征,培養學生對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感、獲得感,讓學生主動并樂于融入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中來,打好網絡意識形態攻堅戰,牢牢把握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釋放網絡意識形態教育“最大正能量”。
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系統、復雜、長期的工作。輔導員在這項工作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高校意識形態責任田的維護中,高校輔導員必須始終堅定信仰,樹立意識形態工作底線思維思想,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意識形態的主動權、話語權,遵循基本工作規律,增強工作本領,形成強大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引領力,努力成為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傳播者、踐行者。
參考文獻:
[1]王凌.完善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機制[N].光明日報,2016-07-30(10).
[2]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8(01).
[3]李民.切實提高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科學化水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N].人民日報,2016-01-02(06).
[4]馮剛.互聯網思維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3):4-8.
[5]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李永玲(1988—),女,漢族,河南信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智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