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
[摘 要] 以高校日語專業二年級的核心課程日語精讀課(Ⅲ、Ⅳ)為例,探討了“滲透式”論文寫作指導的實施途徑和具體方案。提出將“滲透式”教學法循序漸進地應用在高校日語專業的中低年級核心課程中,讓學生掌握論文寫作的基本要領和相關表達形式,并結合適量的文獻閱讀,以達成逐步提升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 日語課程;“滲透式”;論文寫作
[課題項目] 2019年吉林大學本科教學改革項目“日語精讀課程中的‘滲透式論文寫作指導研究”;吉林大學2020年度課程思政“學科育人示范課程”項目“日語精讀Ⅳ‘課程思政示范項目”
[作者簡介] 宋 婷(1982—),女,日本語言文學博士,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近現代文學、日本語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2.3?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25-0319-02? ? [收稿日期] 2020-03-01
一、面向中低年級學生開展論文寫作指導的必要性
畢業論文是我國高校學生在校期間交出的最后一份答卷。就高校日語專業學生而言,畢業論文是檢驗學生在校期間日語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依據,同時也是評估大學四年教學成果的重要標準。
然而,從目前高校日語專業的課程設置來看,有關畢業論文的寫作指導并未形成系統的課程體系。以筆者所在高校日文系為例,指導論文寫作的針對性課程僅1門,即日語寫作課程。而日語寫作課程的開設學期為第3至第6學期。其中,第3、第4學期的日語寫作課主要是針對記敘文和說明文進行講解和練習的日常寫作訓練。第5、第6學期則是對論說文、調查報告和論文展開的專項訓練。由于日語寫作課的課時為一周2學時,因此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基于論文寫作的重要性和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的欠缺等現狀,筆者認為有必要在中低年級的日語核心課程中,運用“滲透式”論文寫作指導的方式,循序漸進地為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和撰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中低年級學生論文寫作能力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積累與使用論文用語的能力。日語表達中有口語和書面語之分,二者的區別較大。論文寫作中所使用的語言是比較正式和規范的書面語表達,而日語專業的學生是從大學二年級的各門課程中才開始陸續接觸和學習各種文章用語相關表達的,因此在這一階段有目的且有計劃地增加學生的書面語詞匯量,可以為日后的論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培養學生的論文賞析能力。要想寫出優秀的論文,論文鑒賞力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學生在語言基礎培養階段卻很少有機會接觸和閱讀到論文這種文章體裁。為了彌補這樣的缺失,教師可以在中低年級的精讀課程中,通過補充閱讀材料的形式,把與課文①相關主題的論文資料發放給學生,通過借鑒式和批判式賞析與學生共同賞析和研討論文。
3.培養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人文社會學科領域的論文寫作離不開文獻和資料的調查。通過給學生布置課題的方式,讓學生利用科學的方法去搜集和調查相關資料,并引導學生結合不同的論證目的合理的運用和提取相關資料,最終通過口頭發表或文字整理的形式實現文獻的整理和重組。既可讓學生掌握調查資料和先行文獻的方法,又可以通過文獻整理過程為學生的文獻綜述能力打下基礎。
4.培養學生文獻綜述的能力。文獻綜述能力是開展學術研究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在上述三個能力有所提升之后,可以嘗試讓學生練習書寫文獻綜述,若學生語言能力的實際水平未達到該標準,也可將書寫文獻綜述調整為仿寫文獻綜述或完成部分文獻綜述的方式。
三、“滲透式”論文寫作指導的具體方案
筆者在本科論文指導的經歷中發現,日語專業的大四學生在進入論文撰寫階段后,都會因為論文基本知識和論文寫作能力的欠缺而導致論文進展十分緩慢。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目前高校日語專業的論文課程過于集中,而論文寫作需要長期的專業訓練與自我積累。針對這一現象,筆者以所在高校的大學二年級的日語精讀課為例,設定“滲透式”論文寫作指導方案和內容。
1.日語精讀(Ⅲ、Ⅳ)課程特點分析。高校日語專業中,日語精讀課程是最重要的核心課程,在培養方案中,該門課程學時最多,開設學期最長。以筆者所在高校日文系為例,日語精讀課程所使用教材為《日語精讀(1-4)》(外研社)。其中,大二年級的日語精讀(Ⅲ、Ⅳ)課程所使用教材是《日語精讀2》(外研社)。《日語精讀2》中共收錄課文20篇,筆者根據文章的題材和內容將其大體分成文化常識類、信息·知識類、故事類和說理類(表1)。
由此可見,《日語精讀2》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主要將文化常識和說理性的論述文置于首要位置,占據了全部課文數量的三分之二。基于上述大二年級日語課程的課時長度、所使用的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筆者認為該門課程非常適合運用“滲透式”的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
2.具體實施思路。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梳理日語書面語表達的特征以及書面語在論文中的特點和活用方式;通過論文批評與賞析以及學生的調查等形式,讓學生積累論文寫作知識,循序漸進地綜合提升論文寫作水平。另外,時間的分配非常重要。可利用翻轉課堂等線上教學的方式,事半功倍,既不過度占用主體課程的時間,又可以達到“滲透式”論文指導的終極目標。
四、結論
本文以日語專業大學二年級的日語精讀課(Ⅲ、Ⅳ)為例,探討“滲透式”論文寫作指導的實施途徑和具體方案,旨在利用“滲透式”教學法,循序漸進地在我國高校日文專業二年級的日語精讀課程中,讓學生掌握論文寫作的基本用語和具體方法,并結合適量的文獻閱讀,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論文賞析與寫作能力。
畢業論文是本科生階段的最重要的成果匯報之一。讓學生在中低年級核心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了解論文寫作的基本常識,在論文所使用的語言和論文結構兩方面培養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既可擴大學生的語言儲備量,又可提升學生的論述和思辨能力,為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打下牢固的基礎,最終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畢業答卷。
注釋
①本文主要以核心主干課程精讀為主要探討對象。
參考文獻
[1]邱雅芬.日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談[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0,(06):83-86.
[2]潘壽君.關于高校日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探討[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04):54-56.
[3]魏芳.語言教育規劃視角中的大學外語教育政策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0.
[4]洪潔.日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現狀及對策研究[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17,(01):39-43.
Abstract:Taking the second-year core course on Japanese Intensive Reading (III,IV) for Japanese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specific schemes of permeable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thesis writing.It is proposed to use this method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essentials and related expressions of thesis writing in the course for middle and lower grades of Japanese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with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literature reading,the teaching goal of improving students' thesis writing ability will be achieved gradually.
Key words:Japanese courses;permeable teaching method;thesis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