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博宇
摘 要:學生自主學習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和總體教學目標調控下,學生結合自身學情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從而完成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學生的自主學習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也能學生實現綜合發展。本文主要針對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題進行研究,希冀能為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段數學 數學教學 自主學習 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01
與小學低年級階段相比較而言,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所提升,數學課程教學內容難度與容量隨之增加。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更好地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學習主動性,訓練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巧設導入,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
學求知欲望與自主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激發可以巧妙的采用課堂導入的教學方式實現。可以依據不同的課程內容設置不同的導入方式。
第一,開門見山。在教學新的教學內容時,教師會對學生布置預習任務,此時,教師可以找準學生的認知點,在課堂上采用開門見山的形式直接向學生提問問題。如:教師在課前給學生布置好“年、月、日”課程預習任務,在課堂教學時,就可以以直接提問的導入形式,問學生“你們對年、月、日只是認識有多少?有什么問題?”此時學生積極回答,然后依據學生回答內容組織分組探究問題。由此一來,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第二,問題情境。學生自主探知的欲望可以通過巧妙設置問題情境加以激發,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培養。如:課程教學《認識時間》中,通過巧妙設置以下情境導入:“小明睡覺時間設置在9時,上課時間也同樣在9時,那么為什么相同的9時可以做不同的事情?”此時引起學生積極性,都紛紛回答說:“睡覺的9時是在晚上,上課的9時是在早上。”此時就可以導入課堂教學內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24小時計時法,來一起探究一下為什么一天會出現兩個9時。”這樣的導入,就讓問題與新知有機地結合起來。
第三,故設懸念。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幼,好奇心強,教師可以采用故設懸念導入形式,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知欲望。如:在教學“田忌賽馬”課程中,筆者通過利用紙牌游戲的游戲形式作為課堂導入,向學生們講明游戲規則,雙方任意選一組牌,來玩比牌大小游戲,每次由學生們先出牌,教師后出牌,以三局兩勝來定勝負。3局游戲下來,教師每次都獲勝,學生們對老師的出牌計策佩服無比。此時教師就可以趁熱打鐵,追問:“想知道老師的獲勝法寶是什么嗎?那么,接下來的課程就會告訴我們答案的。”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學生們就會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學習探究。
二、操作實踐,深化自主學習的體驗
在明確學習方向前提下,學生的自主學習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自主動手操作上,親身探究體驗知識形成的實踐過程,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計算”課程中, 筆者讓學生結合先前所學習的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式,自己動手操作探究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們通過探究發現,將兩個相同的梯形組合會形成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然后以此為依據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學生在尋知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自主學習動手能力,學生積累了探究經驗,變得更加自信。再如:通過采用筆者“舉例—猜想—驗證—歸納”教學方法來進行“三角形內角和”課程的教學。應用兩個直角三角形拼成鈍角、直角、銳角三角形,讓學生觀察發現他們的內角和始終是180度,由此可以引導學生猜想是否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然后通過應用紙質三角形,讓學生你們動手折一折、拼一拼等形式來探究問題,并加以解決。這樣的實踐探究,學生可以全程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過程,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合理引導,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
第一,引導要具備靈活性,掌握好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如,在課堂上,教師剛導入新課“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教學時,就有學生舉手搶答說:“老師,我知道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是長乘以寬。”隨后,其他學生也跟著積極發言。此時,筆者追問,“為什么?”而學生給出的回答較為模糊。于是,筆者借機引導:“你們對自己的猜想可以用什么方法進行驗證?”學生紛紛說,“可以用小正方形擺擺看。”教師準確的及時捕捉到了課堂開展的資源信息,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自主探究學習。
第二,引導要具備合理性,引導學生更深入思維的發展。 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課程中, 個位數是3的倍數就可以被3整除,這是多數學生的猜想。筆者讓學生動手驗證,并給出了“16、23、49”等例子發現并不是正確的。然后緊接著,教師又給出一組“132、231、312”被3整除的數,提示學生們認真觀察數字3之間的關聯性?學生們通過觀察發現,這組數字是依據不同的數位將1、2、3進行排列組成的。于是,筆者進行應用1、2、3數字引導學生們試一下組成其他三位數是否也可以被3整除?學生們動手、動腦操作一番發現,確實也是可以的。筆者繼續引導,將三個數字換成了1、2、4進行組數,看看所組成的數字可以被3整除嗎? 通過逐步引導,學生馬上找出規律:任意一個可以被3整除的數字,交換各個位數后,還是可以被3整除;反之,不能被3整除的數,數字位置不管如何變換,仍不能被3整除。
四、評價反思,歸納自主學習的方法
課后總結可以讓學生在反思中總結經驗,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性的有效發揮。此外,教師在結束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時,可以鼓勵學生自主獨立隊單元知識點進行總結與整理,讓學生將各個知識點之間以及相關性進行梳理,可以以多元化的形式將知識網進行呈現。復習課上要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讓學生來擔任主講,教師只是擔當引導者對錯誤的地方加以點撥,由此一來,學生即獲得了課堂反思,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高階段學生必須要培養與提升自身自主學習能力,這對其后續整個學習過程都有積極的影響。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生為本,采取多種方式,來強化對學生自主學能力的培養,以激發思維,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游毅.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新教師,2019,(02):
51—52.
[2]王豫宛.小學數學中高年級自主學習實踐研究[J].小學數學教育,2019,
(Z1):15—18.
[3]楊乃云.淺談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2017,
(26):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