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繼松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投入逐年增加,規模越來越大,普職比越來越趨向于合理,但與此同時,因為規模擴大而導致職業教育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生源素質越來越低,專業設置與社會脫節,專業教學與社會需求存在矛盾,因此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職業學生就顯得尤為重要,更是職業教育改革中所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本文作者就云南藏區職業學校旅游專業為例,從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的角度來探討一下如何提高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出合格的社會所需求的職業職業教育人才。
關鍵詞:云南藏區 旅游專業 教育教學 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1
引言
在旅游資源豐富的云南,旅游產業一直是地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凸顯,影響因素不斷增加的新時期,旅游產業對人才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迪慶州民族中等專業學校作為當地旅游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為該地的旅游產業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資源。但與此同時,讓我們不得不面的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是:旅游業在發展,而旅游專業學生的規模卻在不斷地縮小,甚至出現招生斷層的情況。是旅游市場飽和了?還是旅游專業自身沒有了吸引力?或者是我們的教學模式出現了問題?
我們針對云南省迪慶州中職中專學校的旅游專業培養與社會需求進行了調研,以期為當前云南藏區中職旅游專業教育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客觀科學的建議,并為促進云南藏區職業教育改革與旅游專業建設提供系統全面的決策依據。
一、研究對象與內容
1.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迪慶民族中專學校旅游專業教師(含專業教師和公共課教師),發放并回收了34份《旅游專業調查問卷(教師篇)》問卷,回收有效問卷數量為34份。其中男性占調查對象的29.41%,女性占調查對象的70.59%。
2.調查內容
學校教師對專業培養體系的評價與建議。包括教師本校旅游專業教育教學的優勢及劣勢分析,對本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案的意見建議等。以此來進一步分析學校人才培養、教育方式與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在實踐中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專業的人才隊伍。
三、旅游專業教師調查結果分析
1.調查樣本選擇比較符合云南旅游中職師資的實際情況
男性占調查對象的29.41%,女性占調查對象的70.59%。其中年齡在25~34歲之間的有14人,占總調查對象的41.18%,年齡在35~44歲之間的有16人,占47.06%,年齡在45~54歲之間的有4人,占11.76%。其中多數教師的教齡在6年以上,其中教齡在6~10年的有15人,占總調查對象的44.12%。其中,本科學歷的教師有24名,研究生學歷的有10名。副教授有18名,占總調查對象的52.94%,講師有13名,占總調查對象的38.24%。
本次隨機抽樣的調查對象在性別、年齡、教齡、受教育程度和職稱上具有一定客觀性和代表性,能夠反映旅游專業學校教師的總體情況,滿足抽樣調查的普適性和隨機性要求。
2.大多數調查對象擔任過旅游專業的教學工作,且在專業方向上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所調查的教師中,有76.47%有過旅游專業班級的教學工作,其中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老師有14.71%,導游專業的有8.82%,酒店服務與管理的有2.94%。從中可以發現,本次大多數的調查對象都有參與旅游專業學生的培養和教學,有一定的代表性。
3.大多數教師對于當前學校旅游專業的培養制度與培養方案并不是很滿意,認為其仍存在著上升進步的空間
有23.53%的教師對當前旅游專業的培養方案表示滿意,58.82%的教師認為當前的培養方案比較一般。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教師對于當前學校旅游專業的培養制度與培養方案并不是很滿意,認為其仍存在著上升進步的空間。
4.應該增加實用性強的專業課程
該題調查數據顯示,在上述旅游專業的課程中,導游業務和旅游口語的課程開設非常重要,再是酒店服務與管理與旅游文化學,最后是旅游管理學和旅游資源開發管理。從中,我們可以得出,教師認為應該增加實用性強的專業課程。
5.旅游專業學生培養在基礎理論和實踐活動上做得比較好,而在就業指導上還需要改進
大部分老師認為旅游專業學生的培養在基礎理論上非常具有優勢,在實踐活動與品德素質上也比較具有優勢,而在就業指導上的優勢比較一般。這反映出,教師普遍認為旅游專業學生培養在基礎理論和實踐活動上做得比較好,而在就業指導上還需要改進。
6.學校旅游專業的培養方案應著力改進綜合素質教育與實踐活動,在培養方案及其目標與培養方案的執行力度上也需要進行調整
該題顯示,教師認為學校旅游專業的培養方案應該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與實踐活動訓練方面著力改進,同時,培養方案及其目標與培養方案的執行力度也需要進行調整。
7.老師有按周期到企業進行頂崗或跟崗鍛煉的需要
有55.88%的教師認為教師非常需要到企業頂崗跟崗,有35.29%的教師認為比較需要,8.82%認為一般需要,沒有教師認為不需要。因此,教師集體肯定了按周期到企業進行頂崗或跟崗鍛煉。
8.教師認為旅游專業的學生在求職就業時,實踐實習經歷上不太具有優勢,綜合素質和交流表達能力上也存在一定劣勢
教師認為旅游專業的學生在實踐實習經歷上不太具有優勢,在綜合素質和交流表達能力上也存在一定劣勢。
9.教師認為旅游專業的學生在求職就業時,其人生觀和價值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溝通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上比較具有優勢
該題顯示,教師認為旅游專業的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溝通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上比較具有優勢。
四、云南藏區旅游專業教師培養模式的建議
好的培養模式需要我們不斷的去總結和反思,去不斷實踐才能積淀出更好的培養模式,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真正做到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為迪慶的旅游業做出相應的貢獻,實現“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目標?;谡{查研究和我們數年來對旅游專業的從教經驗,提出以下教師培養模式的建議:
1.結合社會需求去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當前旅游專業的學生培養主要存在實踐活動數量上不足,專業培養方案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脫節,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不足,且培養方案的執行力度還不夠等問題。當前的學生培養應該增加實踐活動數量,
并根據社會實際需求來制定合理的培養方案并積極落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2.落實校企合作,促進旅游專業教學的完善
當前旅游專業教學存在教學方法傳統和課程設置沒有針對性的問題,教學內容也比較單一,教學目標不明確。應該著重加強校企合作,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來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學校也應該加大支持力度。旅游專業的教學還需要改進,以校企合作為重心開展多樣的方式方法,促進旅游專業教學的完善。
3.增加實訓課數量,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學生實習存在的問題是實習崗位單一,實地地點不足和實習單位不具備代表性,學生實習的時間不夠。學校為學生提供的實訓課數量時,現有的實訓課程比例還是偏低。因此,應該增加學生的實訓課數量,并提供崗位多樣,地點多樣的代表性實習單位。
4.提供教師步入企業的機會,并有針對性的組織教育教學
專業教師也存在著從學校畢業,到學校任教的情況,與行業對接不夠,導致教育教學缺少針對性,故學校應該建立相應的機制,鼓勵教師到企業去增加實踐鍛煉。
5.在培養方案中對師生考證提出要求,以考證促學習
加大對雙師型教師的比例要求,鼓勵教師去通過獲得雙證的過程增加自己與行業的對接,同時在人才培養模式中強化對學生考證的要求,將旅游專業從業資格證作為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途徑。通過師生雙方為獲取證書努力學習來更好地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袁楠.淺談高職旅游專業教學中對創新人才的培養[J].成功(教育),
2011,(08).
[2]鐘瑩峰.如何規劃旅游從業人員的職業化發展[J].當代經濟,2009,(09).
[3]李宇劍.職業學校搞好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幾點建議[J].大眾科技,
2010,(02).
[4]張雪萍.農村中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甘肅農業,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