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在二十一世紀應運而生,該模式是向識別出的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合理配置審計資源,提高審計效果的審計模式。但是這種審計模式也給會計師事務所帶來了審計成本上升的問題,會計師事務所可能會因為成本上升而選擇減少審計程序,就會導致審計質量的下降。本文通過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和審計成本控制的相關理論分析,從可能對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對審計成本的影響因素出發,對會計師事務所如何控制審計成本提出建議。
【關鍵詞】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 審計成本 成本控制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下審計成本影響因素
(一)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是影響審計成本的最主要的因素。審計風險是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存在重大的錯報和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出具不恰當的審計意見并被發現的可能性。對于會計師事務所而言,審計風險對于審計成本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首先,由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型可知,審計風險主要取決于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對于審計師而言,如果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越大,相應的注冊會計師可接受的檢查風險就越小。為了是審計風險能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注冊會計師必須增加審計程序來進行審計,這會增加審計成本。其次,審計風險越高,審計師可能接收到的訴訟數量就會增加,相應的訴訟成本也會增加。而且審計師的名譽受損會使審計師在之后的承接業務中喪失話語權,意味著機會成本的增加。
(二)審計程序
審計程序是決定審計成本的直接因素。審計程序是審計師為了達到審計目標所進行的所有審計工作,審計程序的增加就意味著審計成本的增加?,F代風險導向審計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審計工作前移,要求審計師必須對重大錯報風險進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評估變成了必經的審計程序。相比于傳統審計模式下簡單對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進行設定,新程序的增加意味著審計師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實施審計程序,進而帶來了審計成本的增加。
另一方面,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審計師以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為導向來進行審計,從始至終注重對于“風險”二字的把控,這實質上是審計師對于審計資源的合理分配。風險較大的地方審計師要運用更多的實質性程序,以保證審計質量。而在審計風險較小的領域,審計師可以進行少量的實質性程序,抽查就可以保證較低的審計風險。其次,審計程序在審計計劃階段的前移,重視審計計劃,注重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和評估來合理保證財務報表層面不存在重大錯報、漏報,因此審計人員所面臨的的審計訴訟和名譽風險的降低會使得事務所可能存在的損失的降低。
(三)被審計單位
被審計單位的整體情況是影響審計成本的重要因素。被審計單位的戰略制定及執行情況,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執行情況,公司管理人員的素質,內部審計地位的高低等情況都能夠決定審計成本。如果一個被審計單位擁有良好的內部治理情況和良好的工作氛圍,那么對于審計師而言,就能適當的減少審計的實質性程序,也能保證審計的效率和效果。如果一個公司的內部治理混亂,那么就意味著審計師需要更多的審計程序來進行審計才能合理保證審計結果的公允。
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對被審計單位的風險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被審計單位的配合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會計師事務所而言,良好的審計客戶能夠更配合審計師的前期調查,出具更合適的審計計劃,及時對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領域進行把控,能夠節約審計成本。但是對于一個內部治理情況混亂的公司來講,未必會配合審計人員及時完成審計工作,使得審計師無法獲取充足、適當的審計證據,審計師則要用更多的時間來發現審計證據,這會大大增加審計成本。
(四)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水平
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水平也是直接影響審計成本的因素之一。會計師事務所良好的治理環境可以降低審計成本。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水平包括了整體管理體制與方法、人員的能力結構、注冊會計師整體素質、對審計資源的運用情況。管理水平比較高的會計師事務所一般都是治理情況佳、人員素質高、治理結構好的會計師事務所,會有良好的質量控制體系來把控審計程序,提高審計質量。同時審計運行機制的科學合理優化了審計程序,審計人員的高素質又保證了審計程序的效率,能夠有效的降低審計成本。
另一方面,管理水平較高的會計師事務所對于審計質量的要求會更為嚴格。這就意味著注冊會計師必須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改善審計質量。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就對審計事務所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對于公司整體戰略的分析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能具備審計學的專業知識,也要能對管理學、經濟學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在這種情況之下繼續對審計質量的嚴格把關勢必會造成審計成本的提高。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下的審計成本控制
(一)擴展事務所業務范圍,降低單位成本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審計師必須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需要更有經驗的合伙人或者審計人員參與,這就會帶來審計成本的增加。但是對于審計師來說,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不僅能為被審計單位出具審計報告,還可以為被審計單位提出其關于企業戰略、公司經營以及內部控制等方面的意見來幫助被審計單位改善經營質量,提高企業競爭力,獲取更多利潤。
對于會計師事務所而言,在程序一定的情況下,承接更多相關的咨詢業務能增加審計收入,同時卻沒有增加新的審計成本,因此夠降低單位審計成本。審計人員就無須在審計程序的執行過程中為了節約審計成本而減少審計程序,降低審計質量。形成惡性循環,不利于會計師事務所的長期良性發展。對于現代經濟條件下的會計師事務所而言,拓展業務范圍是一種大勢所趨,業務范圍的擴大意味著審計收入的增加,也意味著事務所能夠對收入結構進行良性調整。因此在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會計師事務所拓展業務范圍是必要的。
(二)審慎接受客戶
這一要求是指會計師事務所在接受客戶委托時,要對該企業的經營環境、經營目標,高管層的管理理念和能力以及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多方面的分析來把握企業的整體情況和對于可能出現的風險的把控能力。被審計單位的情況會直接影響審計師所要付出的審計能力,對于經營良好、業務范圍較常規、管理層治理能力較強、財務狀況良好的客戶,審計師所花費的精力較少,實質性程序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也就會帶來審計成本的降低。
因此對于會計師事務所而言,被審計單位的選擇也是控制審計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事務所要建立嚴格的客戶刪選機制,確保所承接的業務都是審計風險可以控制的。當企業管理層表現出明確的意向去歪曲財務報表,要對此予以拒絕。
(三)改進審計程序
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對審計程序進行優化來降低審計成本。在審計計劃階段和實施階段,要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審計計劃,科學安排審計資源。對于一個審計項目而言,安排的合理與否能直接決定審計成本的高低,也能對獲得充足適當的審計證據有保證。
第一,在審計計劃階段,要加入對于項目的預算編制。能夠盡可能準確地編制審計計劃,是提高審計效率、控制審計成本的重要手段。項目經理作為審計計劃的編制主體,應該充分考慮到審計時間和審計費用的預估,來進一步對審計資源進行分配。項目經理應該充分了解審計預算與實際如果相差過大會對項目整體完成效率和客戶期望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第二,對于審計師來說,要將實地審計和送達審計相結合,將抽查和詳查相結合。對于重大錯報風險方面要實行實地審計和詳查,對于風險低的項目,進行送達審計和抽查,真能夠縮短審計時間,節約審計成本。第三,要對外部資源積極利用。審計資源的合理配置能夠直接決定審計成本的高低。對于審計人員不了解的領域的審計,要利用外部專家的力量進行審計。雖然這會增加一定的審計人力成本,但是對于外部人力的利用能夠節省審計人員的時間,也能降低審計成本,同時提高審計質量來避免可能發生的訴訟損失。
(四)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
對于會計師事務所來說,審計人員結構、審計人員素質都會對審計成本產生重要的影響。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一開始,審計成本的大幅度增長就是源于審計人力成本的增加。因為新的模式意味著對于審計意識的改變,風險導向審計要求了審計人員對于“風險”的重視程度,這就要審計人員要有足夠的風險意識,善于發現風險點。對于審計整個過程來說,審計人員素質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審計委托階段對于被審計單位的初步了解,還是計劃階段的科學方案制定,亦或是審計實施階段對于審計方法的有效實施,還有貫穿整個審計過程的對于審計風險的識別以及對審計方案的調整,都對于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基于此,會計師事務所必須提高審計人員素質。首先,會計師事務所要加強對于人員的培訓。風險導向審計對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審計人員必須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才能根據不同的被審計單位來靈活運用審計方法,提高審計效率。其次,要加強對于審計師的審前培訓。項目負責人應該夠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來為項目組成員進行審前培訓,對于項目組成員來說,項目負責人比他們更有經驗,也更能注意到審計過程中應該注意的風險,幫助他們提高審計效率。
三、結論
審計模式的發展至今,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有效規避了賬項基礎審計和制度導向審計的缺點的審計模式,要積極利用其對于風險控制的理念來進行審計,能夠進一步合力對審計意見的真實和公允保證。審計成本的控制對于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保證了會計師事務所在市場競爭中的競爭優勢,也能給會計師事務所帶來更多的收入。但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審計成本的上升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那么對于事務所而言審計成本與審計風險之間的權衡就尤為重要了。本文在分別從審計主體、審計客體、審計風險和審計程序四個方面分析了可能會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成本產生影響的因素,最后對會計師事務所降低審計成本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旨在幫助會計師事務所能夠在不損害審計質量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資源配置,用最少的審計成本來達到審計目標。
【參考文獻】
[1] 胡春元.論風險基礎審計[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1,(11).
[2] 文碩.世界審計史[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0.
[3] 劉峰,許菲.風險導向型審計[J].會計研究,2002,(02).
[4] 謝榮.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基本內涵分析[J].審計研究,2004,(05).
[5] 殷祥龍.現代風險導向型審計模式下的審計成本探析[J].財政監督,2008,(10).
[6] 方霞.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審計風險與審計成本權衡[J].中共鄭州市黨委黨校學報,2009,(12).
[7] 徐靜,傅宏宇.風險導向審計成本經濟學分析[J].財會通訊,2015,(02).
[8] 周秋琴.探討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在實務中的運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0).
[9] 林鵬飛.風險導向審計在事務所的應用研究[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9,(11).
[10] 王佳寧.事論新時期我國審計模式的戰略性思考[J].金融經濟,2019,(09).
[11] 胡星輝.信息化視角下審計成本控制思考[J].財會通訊,2010,(07).
[12] 荀超群.影響審計成本的因素及其控制分析[J].管理創新,2015,(02).
[13] 梁文靜.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成本管理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21).
[14] 曹玉玲.基于價值鏈理論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改進[J].財會通訊,2017,(03).
[15] 張嚴方.企業信息化水平、內部控制質量與審計收費[J].財會通訊,2018,(21).
作者簡介:韓嘉欣(1996—),女,漢族,甘肅省武威市人,審計碩士,學校:蘭州財經大學,研究方向:社會審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