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摘要: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微課體系成為了當前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工具,中職財會實踐操作性相對較強,利用微課教學可大幅提升學習效率。本文從財會學習全流程、微課評價與調整、教學資源平臺的搭建、評價方式的創新四個方面提出了微課在中職財會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希望為相關教研活動提供借鑒。
關鍵詞:微課;中職財會;自主學習;游戲教學;創設情境
數據表示,當前全國范圍內已有6.4萬個教學點實現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在線教育規模已超出4.8億人,微課教學已經成為了當前各類型學校不可或缺的教學資源,中職院校采用微課進行財會課程的教學,能夠更好的適應新時期學生學習的需求,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有效改善中職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亂象。
一、應用于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
(一)課前預習
我們可以以“成本會計”這一課程的微課設置與應用為例,此課程學習任務相對較重,知識點比較容易混淆,學生單純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在老師處獲得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當前隨著教育理念的優化與升級,學校教育更加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老師僅僅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為學生傳授知識,會讓其無法平衡教學重點,導致該門課程的教學,不能達到教學綱領所規劃設計的效果。因此,老師可以將“成本會計”中相對簡單的基礎知識教學部分在課前預習的微課中重點呈現,讓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完成基礎知識的自主學習,以此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下對基礎知識掌握的和主動性,使其對知識內容進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為課堂教學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二)課堂教學
中職學校學生年齡相對較小,正處于青春期叛逆階段與貪玩階段,對游戲的接受能力遠遠超出教學授課,因此老師可利用學生學習中的這一普遍問題,在課堂微課中穿插游戲教學模式,以游戲為主線將“成本會計”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切實調動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比如在“成本會計”教學中的核算知識點講解中,老師即可在微課中要求學生分角色扮演企業研發、生產、庫存以及財務管理部門的員工,將成本會計核算流程應用于游戲開展的主線設計當中,以此來增強學生對核算流程、內容進行深刻的了解,從而達到利用微課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課后復習
在教師授課或自主學習中對學習內容產生疑問,是學生增強知識積累、創新問題處理思維的重要方式,學生在潛意識中對課堂教學產生疑問,能夠推動其在課下對相關知識產生探索,可大幅提高學生的求知欲。但當前我國大部分中職學校的學生在這一方面均缺乏主動性,需要老師在課后復習的微課中創設問題情境,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潛移默化的調動其學習主動性[1]。比如在“成本會計”中的成本項目與期間項目區分上的講解,極易使學生混淆從而產生問題,老師可在微課中加入大量的案例,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進行兩個科目的區分,并將微課中問題的答案以作業的形式上交,老師可在下次課堂教學中基于學生的作業進行系統化的講解,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性記憶。
二、微課合理性的評價與調整
老師應在利用微課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微課設置的合理性進行嚴格且全面的考察。一方面需要通過教學評價獲得知識設定與微課形式的設計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可基于學生群體對微課合理性進行問卷調查,切實得到學生對微課設計與其學習中產生的真實感受,了解到學生對微課呈現形式是否滿意、相關知識點的解析是否容易接受、理論知識是否記憶深刻等;然后利用學生的真實反饋,針對性的進行微課調整,經過多輪教學實驗與評價后,將財會微課體系調調整成為一套高標準、高教育價值的教學資源,促進中職財會專業學生能夠獲得更多專業知識。
老師可利用“問卷星”等問卷調查工具,來對財會專業微課質量進行調研,實時掌握微課設計的實用性以及學生對微課教學的適用性。學校可建立起專門的教研組,并搭建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為微課設計的教研老師與學生提供一個有效的交流機制,來引導學生切實指出微課中存在的問題,以確保教研人員能夠及時調整微課內容,使微課教學的效果最大化。
三、搭建課程資源共享平臺
當前我國各類學校的多媒體設施普及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教育領域正在加緊進行數字教學平臺的開發與應用。隨著教學思維的不斷進步與升級,微課已經成為了調整教學模式的重要依托性工具。數據表示,到2022年全國范圍內,將推出3000套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以及10000堂基礎教育示范課等,中職教育學校作為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生產基地,需要切實借助微課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
現代化財會專業是新時期教育領域研究的重點方向,中職學校應充分利用先進的數字化教學平臺促進不同學校間的學科資源整合,結合多個學校的教資力量,推動財會微課課程更加科學、合理,促使中職院校教學質量全面升級。
四、利用微課創新教學評價方式
學校利用微課教學法,創新財會專業的教學模式,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但若無法調整教學評價方式以適應教學模式改革,將對微課教學法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學校應基于微課教學創新教學評價方式,將學生對微課的使用率進行量化設計,并把相關數據以平時成績的方式計算到學生成績考評中來,切實提升專業學生對微課資源的重視程度,從而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促進教學效果得以有效提升[2]。
結論:綜上所述,5G時代的到來,為微課制作提供了深化發展的動力,中職學校應順應這一教學改革的潮流,在進行財會專業課程教研時,能夠針對行業需求合理分析課程制定的要求,在知識點選取、呈現形式、開發延展性等方面提升微課制作的質量,使其適用于教學全流程中不同階段的使用,不斷完善課程內容優化教學質量,并將其應用于創新課程評價標準體系中來,有條件的學校可積極搭建課程資源共享平臺,為中職財會教育教學奠定堅實的資源基礎。
參考文獻:
[1]潘萍.淺談微課在中職財會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11):124.
[2]程琳惠.“互聯網+”環境下中職會計教學研究[J].職業,2019(3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