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聯合 黃松青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估算教學有效性已經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師培養學生數理計算能力的重要方式。眾所周知,小學數學教學屬于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估算教學其實和精算教學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而且估算教學更加培養學生的推理分析能力,所以注重估算教學將有效鍛煉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估算教學;教學有效性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估算教學有效性對優化學生的學習思路和方法,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價值觀等方面意義重大。基于新課程理念要求,優化估算教學方法作為提升估算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和方式,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繼續在現代教育領域中進行深入研究。借助科學的估算教學方法,讓學生接觸更全面的學習內容,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估算教學有效性的有效方法。
一、立足生活,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學生自學意識的形成有兩個動機。第一個是強烈的數學學習興趣,即自己喜歡學數學,喜歡鉆研新知識,第二個是較強的數學學習成就感,即自己通過學數學能夠建立學習信心。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發現數學之美,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其實并不困難,教師可采用問題引導和生活探究的方式,先讓學生探究最簡單的數學知識,然后適當“留白”,讓學生有繼續探究的興趣和欲望。針對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培養,也是從簡單的知識入手,逐步增加難度,配合激勵教育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生自然就認為自己學的還不錯。
比如學生在預習數學估算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設置學習任務——“用家里的體重計稱一下自己喜歡的玩具的大致重量”這個任務中,“體重計”作為生活物品,每個同學的家里都應當有,“稱玩具”則對準了學生的生活興趣,而且難度不大,學生在給玩具稱重的過程中自然能接觸到“千克和克”的概念,也自然能通過固有經驗和常識大致估算玩具重量,通過自主預習掌握基礎的數學估算方式。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教師可以細化學習任務,讓家長也參與進來,比如和家長一起合作,給家里的電視機稱重,在這個任務中,學生不僅要給電視機稱重,還要設計最好的承重方法,設計稱重方案,難度有所提升,待學生完成之后自然就會有很強烈的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轉嫁于數學學習之上,就成了較強的學習成就感。
二、立足生活,指導學生的估計方法
課堂教學和學生預習過程完全不同,教師的指導作用將更加明顯而具體,雖然數學估算知識和生活的關聯性很大,但理論學習難度同樣大,學生難以理解,也自然不能獲得很好的自主學習效果,反而會影響其學習興趣和學習成就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然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科學指導,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采用“師生合作”和“生生合作”兩種方式提升教學指導成效,在最短時間內讓學生找到學習思路和方法,盡快掌握知識。
比如在估算教學中,雖然學生能夠對某個數進行估算,但很多時候都是主觀估算,而不存在客觀條件,比如5.6可以估算成6也可以估算成10,全看具體情況,但如果存在客觀約束條件,學生就容易估算錯誤。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科學指導,首先是采用“師生合作”方式,演示生活中的數字估算現象,比如估算一袋大米的重量,并列明所有的估算情況,比如估算到十位、個位、小數點后幾位,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演示過程盡量細致,引導學生關注重難點,比如如何根據條件確定數字估算范圍、估算規則是什么等等。其次是采用“生生合作”方式,將學生分成4人一組,按照估算規則嘗試制作“估算標尺”,即用來估算某個數字的工具,因為制作難度很大,制作過程非常精細,所以這個過程中學生要考慮多種的數字對稱情況,無形中鍛煉了自己的估算能力,通過合作學習提升學習成效。
三、立足生活,檢測學生的估算結果
學生在學習完成之后,教師還要對其學習成果進行相應的檢測分析,過程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檢測學生的理論知識理解情況,即對數學知識的概念、相關的定理定義、估算法則、估算方式等進行檢測。第二步是檢測學生的實踐學習情況,即數學練習題的完成情況、“估算標尺”制作效果等等。
比如學生在完成合作探究之后,教師首先需要檢測學生對估算定義的理解,估算規則是什么,估算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如估算生活物品的質量、長度、體積、面積等等。其次需要檢測學生的實踐學習情況,即按照要求制作“估算標尺”,按照“逢5進1,不足5略去”的原則,學生制作出了類似“游標卡尺”的“估算標尺”,然后教師舉幾個例子讓學生利用“估算標尺”進行估算,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評價學生的學習實踐情況,當然,有些同學還做不出來,那做不出來的原因有哪些,要制作“估算標尺”需要了解哪些知識,繼而引導學生二次回顧數學估算知識。
四、立足生活,利用手機APP布置作業
作業練習也是估算教學的重要環節,所謂個性化作業,就是要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有充分的自主選擇能力。傳統紙質作業無法做到,而作業盒子由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所以可以做到,總的來說,利用手機APP實施個性化作業主要分為兩步,教師以教學內容為核心布置作業以及作業反饋和答疑。
第一步,觀看“課堂”模塊中關于《估算》的網課,并根據網課內容自己制作一張試卷,要求包括5個選擇題、5個判斷題、5個填空題和2個應用題,核心要體現“估算規則”“估算精度”等重難點知識。第二步,教師對每位學生制作的試卷進行評查,一方面是評價他們的試卷制作質量,包括題目是否重復、題目是否新穎、題目是否合理、核心知識點是否突出等等,另一方面是評價他們的做題質量,即常規的習題檢查過程。評查結果發給學生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從作業盒子中的“課堂”和“輔導”模塊中進行自主答疑,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再讓教師單獨講解。
綜上所述,提高估算教學有效性是新課程理念思想指導下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明確估算教學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并采取科學的教學理念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積極優化估算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蘇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