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 鄭文
摘要:指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學科命題,強調在真實的技術情境中,考查學生運用知識技能分析技術問題、解決技術問題及開展技術設計的實際能力及對應的素養水平。在教育實踐中,命題者應結合《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的學業質量標準,從基于素養的考查指標建立、基于素養的試題情境創設、具體題型的確定三個維度進行研究,以促進學科命題水平的發展和命題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核心素養;通用技術學科;命題實踐;
指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學科命題是一種以學科核心素養為指導,以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基本考查內容,并基于真實技術情境(現實生產及生活中真實存在或包含有待解決的技術問題,具有技術要素的情境)所開展的命題實踐。它與基于內容的命題模式存在著本質區別,著重強調在真實的技術情境中,考查學生使用知識和技能分析技術問題、解決技術問題及開展技術設計的實際能力及對應的技術素養水平。
目前在國內,指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學科命題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間。有鑒于此,筆者根據從事多年教研工作的心得,結合自身對《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和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和理解,從實踐層面,對指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學科命題實踐進行一定程度的闡述,望能對提高本學科的命題水平起一定幫助作用。同時,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僅就紙筆測試條件下,指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學科命題實踐展開討論。
一、建立基于素養的考查指標
建立基于素養的考查指標,是指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學科命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它是指命題者基于《課程標準》中的學業質量標準,結合考試的類型和性質,正確選擇對應的學業質量要求水平及具體條目內容,最終確定可測量、易測量且相對獨立的考查指標的全過程。
(一)選擇正確的學業質量標準
學業質量標準是“以學科核心素養為綱,整合了特定課程領域的知識、技能方法或概念,對學生學業成就的整體描述和界定”,是根據核心素養各維度的內涵、外延、組成部分及相互關系而進行的細化,是對經過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應有素養水平和表現特征的詳細刻畫,而特定水平的學業質量標準又直接明確和規定了指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學科命題的直接依據和內容的范圍界定。
因此,命題者應明確,指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學科命題,必須也只能將《課程標準》中的學業質量標準以及要求水平作為命題的唯一指針和判斷標準,不同級別的質量要求水平,是對命題范圍、內容、難度等一系列指標的明確。在實踐中,命題者應服從考試的性質,根據考試類型,正確選擇對應的學業質量要求水平。命題者不能超越考試的性質,選擇超出學生實際素養水平的學業質量要求水平。根據《課程標準》的有關規定,對于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命題者應選擇學業質量標準中的學業質量要求2級水平,而對于高考或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應選擇學業質量標準中的學業質量要求4級水平。
(二)形成具體的考查內容
在明確考試性質和類型并選擇恰當的學業質量要求水平后,命題者就應根據上述學業質量要求水平,將確定水平中所描述的具體內容分解成可測量、易測量且相對獨立并能反映素養本質特征的觀察點,并進行準確的文字表達,以形成具體的考查內容。
我們以通用技術學科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所對應的學業質量要求2級水平中1~5為例,進行具體說明。
1~5的具體內容表述如下:“了解金屬、木材、電子元器件等常用材料的屬性、加工工藝及連接方法,學會模型或產品的成型制作和裝配;能說明技術試驗的意義、特點以及常見類型;能進行簡單的技術試驗設計并加以實施;能分析試驗數據,形成試驗結論,寫出技術試驗報告。”在實際命題開始前,命題者可對此條目進行具體分解,得出以下細分的考查內容:①常見的金屬、木材、電子元器件有哪些?它們各自的屬性是什么?不同屬性的材料應如何選擇加工工藝和連接方法?就命題而言,能夠選擇進行命題的材料是什么?②模型或產品的制作和裝備的具體過程是什么?就命題而言,制作過程應如何考查?③如何確定技術試驗應如何開展?就命題而言,能夠選擇的技術試驗類型和復雜程度是什么?④試驗數據分析和試驗結論形成的基本規范和步驟是什么?就命題而言,能通過紙筆形式進行考查的內容有哪些?⑤技術試驗報告的基本結構和主要內容有哪些?就命題而言,在題目中,技術試驗報告的考查應如何有效呈現?
只有通過對條目內容的細致分解,并簡要結合命題方向進行簡要思考后,明確如上述例子中基于素養所形成的具體考查內容,命題者才有可能在保證選擇正確的學業質量要求水平基礎上,對命題時所應包含的具體內容有明確的認知和清晰的理解,以保證通用技術學科命題工作從一開始就能清晰地指向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同時,上述具體考查內容的形成,既立足于對學業質量要求水平的內容分析和具體描述,也著眼于命題實際,強調在命題中應高度重視能夠考查及適合進行考查的內容。這既是幫助命題者將學業質量要求具體水平與命題常用指標如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等進行適當結合和明確的過程,更是幫助命題者將命題評價思想與命題過程的實踐相結合,從命題開始前就樹立質量意識的過程。
二、創設基于素養的試題情境
“核心素養的養成意味著學習者面對真實的環境,具有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意味著,指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學科命題在建立基于素養的考查指標后,要想全面、準確地考查學生的素養水平,就必須在試題中創設基于素養的真實技術情境,以使學生的個體素養水平程度及不同學生之間的素養水平差異在具體的試題情境中能得到顯示和檢驗。
(一)注意情境的科學性、真實性和綜合性
對于通用技術學科命題而言,命題者在進行基于素養的試題情境創設時,應注意同時滿足情境的科學性、真實性和綜合性等三方面要求。
所謂情境的科學性,是指命題者應以第一部分中所闡述的基于素養的考查指標為出發點,選擇一個與具體考查指標有密切聯系的真實技術情境。同時,命題者還必須在不影響學生正確理解試題設問意圖的前提下,對這樣的真實技術情境進行合理、必要的簡化和調整,適當降低學生的閱讀負擔,避免學生出現不必要的對題意的錯誤理解,以提高試題的表面效度。
所謂情境的真實性,是指試題情境的創設應接近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必須基于真實的技術實踐。有基于此,命題者無論是對于情境的選擇還是情境材料的設置,均應來源于具有技術實踐的現實生產生活。同時,對具體情境的選擇和材料設置還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更不能脫離技術實踐這一大背景。
所謂情境的綜合性,是指命題者應在試題中,或使同一情境能具有并呈現遞進的發展,或在不同的情境之間設置不同的水平層次,以提供給不同素養水平的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遷移和應用的機會,特別是要給予具有特殊能力或需要特殊幫助的學生以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這種機會既提供了觀察和評價學生個體素養水平及不同學生素養水平差異的窗口,也是命題者對試題情境創設能力和水平的整體呈現。
(二)基于素養的試題情境創設實例解析
我們依然以通用技術學科學業質量要求2級水平中的1~5為例,假設以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中“物化能力”為主要考查目的,以如下試題為例,對基于素養的試題情境創設進行具體說明。
【案例1】家用自行車的輪轂常使用金屬材料,如密度為2.7g/cm3的金屬鋁,進行制作。現有一同學為了減輕家用自行車的重量,擬在不改變加工設備的情況下,使用密度為0.68 g/cm3的木頭進行輪轂制作。你覺得這種設想是否合理?請根據技術設計和制作的有關知識,解釋你的判斷?
本案例的情境設置首先以第一部分基于素養的考查指標中“①常見的金屬、木材、電子元器件有哪些?它們各自的屬性是什么?不同屬性的材料應如何選擇加工工藝和連接方法?就命題而言,能夠選擇的材料是什么”和“②模型或產品的制作和裝備的具體過程是什么?就命題而言,制作應如何考查”為出發點,是基于技術實踐的情境所進行設置的現實問題。這滿足了基于素養的試題情境設置的科學性。
其次,本案例情境設置中制作自行車輪轂的材料——鋁和木頭,二者均是學生熟悉的技術物品,均包含了必要的技術實踐因素,符合情境設置的真實性。
最后,本案例以材料加工的有關內容為試題設問,學生要解決該技術問題,需要具備該問題有關的“物化能力”這一關鍵素養,應確知并掌握木工材料和金屬材料的基本性質、不同類型材料所對應的加工工藝及安全操作規范。同時,學生還應能明確并分析該問題的各種可能因素,根據題目要求對上述相關知識、技能和操作進行整合,方可在本案例的具體情境中加以必要的遷移和應用。上述的試題情境設置,不僅能以紙筆形式使學生展示其已有“物化能力”的高低,即是否知道基本的材料加工辦法,而且能使我們觀察到不同水平差異的學生在“物化能力”這一學科核心素養上的不同表現,即能否在一個不同于教材內容的新的技術情境,進行發現問題、明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素養遷移。這是基于素養的試題情境設置綜合性的整體呈現。
三、確定具體的題目類型
(一)選擇題型的原則
題型是將“問題改造為試題的工具。”對于指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學科命題而言,題型的確定,是命題者在建立基于素養的考查指標,并進行有效的試題情境創設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對問題解答呈現形式的預設,結合對考查指標所包含的技術問題類型判斷,所做出的選擇。
一般而言,命題者確定題型時,會根據所提出設問的解答結果復雜程度及呈現形式這兩方面進行分析。對于解答結果具有唯一性,呈現結果簡單明了的考查內容,命題者應優先考慮使用二分計分法的試題類型,如選擇題、判斷題等客觀題型。對于解答結果不具有唯一性,解答結果的呈現形式復雜多樣的考查內容,命題者應優先考慮使用非二分計分法的試題類型,如作圖題、技術設計題等主觀題型。
(二)選擇題型的類別
通用技術學科命題能選用的題型非常多樣化,可以有客觀題型中的選擇題、判斷題等,主觀題型中的識圖作圖題、案例分析題、技術試驗題、技術設計題等。在實踐中,我們可以根據基于素養的考查指標,將考查指標分成三類技術問題,分別是技術理解類、技術應用類和技術設計類。其中,技術理解是指有關技術的事實、概念和方法等內容,技術設計是指技術設計的一般過程,技術應用是指有關工具和設備的使用、有關工藝的選用和技術試驗等。對于技術理解類和技術應用類的考查,由于其解答結果具有唯一性,呈現結果簡單明了,我們既可以選擇以選擇題為主的題型,也可以選擇以識圖作圖題和技術試驗題為主的題型;對于技術設計類的考查,由于其解答結果不具有唯一性,解答結果的呈現形式復雜多樣,我們可以選擇以案例分析題和技術設計題為主的題型。
我們依然以通用技術學科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所要求的學業質量要求2級水平中的1~5為例,進行具體說明。
在1~5的各種考查指標中,屬于技術理解的是①中的“常見的金屬、木材、電子元器件有哪些?它們各自的屬性是什么”,此點顯然與技術的事實和概念有關,我們應選用選擇題這一客觀題型。案例2即為考查技術事實的選擇題。
【案例2】鐵是一種常見的金屬材料,其中含碳量在2%以上的鐵碳合金被人們稱為鑄鐵。下列金屬物品適合使用鑄鐵進行制作的是
A.游標卡尺 B.窨井蓋
C.保溫杯內膽 D.便攜餐具
屬于技術應用的是①中的“不同屬性的材料應如何選擇加工工藝和連接方法”、③中的“如何確定技術試驗應如何開展”、④中的“試驗數據分析和試驗結論形成的基本規范和步驟是什么”、⑤中的“技術試驗報告的基本結構和主要內容有哪些”,這顯然符合技術應用的基本概念,是對工具、工藝、設備的使用和對技術試驗的應用,應選用識圖作圖題、技術試驗題,如案例3。
【案例3】某同學為設計并制作一簡易金屬書架,擬在鋁、鐵、鋅等三種金屬材料中進行加工材料的選擇。請你根據技術設計和制作的有關知識,并結合生活實際,幫助該同學設計一技術試驗方案以選擇合理的加工材料。
屬于技術設計的是②中的“模型或產品的制作和裝備的具體過程是什么”,此點主要是對模型或產品的具體制作過程進行考查,是在對技術設計全過程的完整實施基礎上的實踐,選用案例分析題或技術設計題較為符合考試實際,如案例4。
【案例4】為了保持教室衛生,某同學擬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木材、電子元器件等材料設計一感應式垃圾桶,請你根據技術設計和制作的有關知識,完成一技術設計方案。
當命題者依次完成了基于素養的考查指標建立、基于素養的試題情境創設、具體題型的確定三項內容后,指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學科命題就可以進入具體試題的呈現及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的設計等階段。但目前,由于指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學科命題實踐尚處于摸索階段,在諸多方面均遠未形成系統的理論和完整的實踐操作步驟,尚需集思廣益,探索學科命題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向東.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考試命題[J].全球教育展望,2018(10).
[2]鐘啟泉.學科教學的發展及其課題:把握“學科素養”的一個視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7(1).
[3]張善超,靳玉樂.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的困境及突破[J].教育科學,2019(1).
[4]張遠增.考試評價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5]王后雄,楊秀東.國際教育考試質量與公平標準的特點與趨勢[J].現代教育管理,2020(3).
[6]李鵬.評價改革是解決教育問題"鑰匙"嗎?[J].教育科學,2019(3).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