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娟
摘要:發展是螺旋式的上升,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不斷發展,對高中生物的教學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用嶄新的眼光看待高中生物的教學問題,創新教學方法與策略,現階段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科學地指導學生學習生物學科。文章對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思維導圖;應用研究
一、 引言
思維導圖要比傳統的思維方式顯得較為抽象,這些圖好像是人類的大腦神經。網狀神經元依照一定規律從中心向外部發散出來,這些分支思想可以通過畫面進行聯想,進而有效地加深學生記憶。學生對知識點理解不了,也不懂生物的公式是現階段高中學生對生物學習的難處所在,我們現在通過運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對生物當中的各個部分知識進行總結并加強記憶,提高學生對生物的理解能力,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是教師應該注重的有效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中,老師只是單一地對課程與教材進行講解,然后在進行各種試題的測試,錯題的講解,循環往復一年又一年,不知道老師們有沒有發現無論怎么講解,學生們該錯的點依舊錯,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倦心理,尤其生物這門學科相對比較難,只是單純地講解與聽講學生的理解到底有多少與理解的程度怎么樣。
在面對教學中的一系列問題,出現了思維導圖教學方法,思維導圖是將文字、符號、數字等信息組織在一起,利用人類的發散性思維繪制與教學相關的關系圖,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考,增強學習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性以及提高學生思維創造力。教師更應該學會在教學中以謙卑的心態與學生交流,成為學生們的導師也要成為他們的朋友,與學生多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思維從而因人施教,思維抽象化的表達是運用圖文、圖表結合的思維表現手段,找出關鍵詞和圖像信息等在大腦中構建記憶模型,培養大腦發散思維能力。將高中生物的教學融于思維導圖,能夠促進學生思考機能的發揮,促進大腦的靈活性與敏捷性,教師通過直觀的意識引導,在尊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的基礎上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二、 思維導圖所具有的本質
思維導圖,是將一定區域內知識通過彼此之間的聯系,從而構建成為一個視覺語義網絡。這種視覺語義網絡可以對學習者起到知識結構個性化的構建。思維導圖的構建是在學習者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的充分發揮而得到。這種思維方式十分的新穎,可以使將有關的知識,通過一個樹狀結構得以充分的展現,將不同的關鍵詞建成多個分支結構圖。思維導圖可以給人的大腦產生刺激性的作用,從而引發人的思考,使自身的所具有的潛力可以得到最大的發揮,進而可以引發更加深入性的探究與思考。通過以上所述可以得知,思維導圖是與人的大腦自然思維模式相統一的,可以在思維導圖中將人的觀點進行自然的表達。
生物學科具有系統性系數非常的高,而其中的生物群體就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其中存在很多的個體,每個個體又是由器官、組織、細胞等組成。簡而言之,每個系統都具有一定的特點與規律,而各個系統之間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之間有著很深的聯系,相互之間共同產生作用。因此,在學習生物科目的過程中,學生一定不要只是停留在單個的知識點上,而是要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將各個知識點進行很好的銜接。
在對生物科目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思維導圖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將生物中的各個知識點,構建成一個完善的知識系統。學生可以通過對思維導圖的利用,進而來學習生物中的有關知識,在對基本概念的理解上,然后通過生物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對生物進行橫向、縱向的對比性學習,最終使生物學科知識,通過有效的整理,構建完善的生物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在對生物學科知識進行記憶的過程中,可以對知識點進行連貫性的學習,以及對知識點能有更好的理解。
三、 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的有效構建
(一)使高中生物教學理念具體得到優化
在進行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理念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理念可以為教學活動進行正確性的引導。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將知識點對學生進行強行的灌輸,而學生在進行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只是被動式地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理念與當今的社會個性化發展而言,具有很大的落后性。與今時今日的學生學習方法,可以說是背道而馳。因此,面臨這樣一種發展模式,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作出一定的調整,讓其能夠滿足當今社會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所以教師在進行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方式作出積極性的調整,進行不斷的創新,對思維導圖教學的應用效果進行不斷的提升,對學生作出正確性的引導,確保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可以占據主導地位,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進而可以對生物科目中的各項知識點,可以進行高效性的掌握。
在進行生物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思維導圖進行充分性的利用,對生物科目中的知識點進行很好地展示,同時注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元素,為學生提供更加活躍的教學氛圍,如在進行現實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洋蔥”實驗材料,對學生進行正確性的引導,從而構建思維導圖,并以此為基本的前提條件,進行后續的試驗。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對實驗有關的知識有更加深入性的理解,進而使實驗可以得到高效性的完成。
(二)思維導圖認知的強化性
為了能夠使思維導圖的構建與應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師首先需要做的是,第一對思維導圖有全面性的理解;第二對思維導圖有全面性的掌握;第三對思維導圖的特點與應用方式可以準確地把握。思維導圖的有效構建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手段,同時也是學習生物重要的途徑。由于思維導圖知識面非常廣泛,所以在對思維導圖進行具體的理解過程中,一定不要對其進行片面化的了解,而是需要對整個系統有全面性的理解。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思維導圖能夠有正確認知,并可以對其進行非常靈活的應用到生物科目中,給生物課堂賦予新的含義和新活力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