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平 陳艷艷


摘要:介紹了混合式教學之數據驅動提升學習效能的可行性。在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MOOc+sPOc+對分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利用過程化的考核機制對教學進行評價。實踐證明,混合式教學之數據驅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并且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能。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數據驅動;對分課堂;學習效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20)07-96-03
0引言
目前,國內高校以MOOC平臺為基礎的混合式教學如潮水般涌現,成為各大專院校教學改革的方向?!按髮W計算機”主要在于培養大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從而驅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提升學習效能。傳統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中往往出現“老師為主體講授,學生被動學”的現象,教學內容陳舊,教法單一、枯燥無味;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和動力,厭學情緒較強。為徹底擺脫大學計算機公共課基礎課程教學的尷尬處境,本文結合國、內外新型教學方法,在“大學計算機”課程中提出“MOOC+SPOC+對分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之數據驅動提升學習效能,其主要思想是把傳統的課堂教學、對分課堂和線上學習多種模式有機地整合,將教學的著重點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上,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數據驅動培養學生學習效能。
1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及混合式教學之數據驅動提升學習效能的可行性
目前,多數的大學教學是這樣的現狀:學生是新時代人,教學的硬件設施高大上了,但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還是陳舊、落后的;信息化教學硬件平臺多了,但很多教師沒能合理采用在教學各環節中;大量存在“填鴨式”被動學習,主動學習及興趣學習程度極低;上課時學生參與度較低;學生學習效果較差;教學環節師生、生生之間交流互動機會較少,也受性格、環境、時間等因素的限制,還沒能做到因材施教。
在國家重視且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正在根本性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①混合教學下使學習不再局限于固定課堂,只要你愿意,學習隨時可進行,而且跟老師、同學互動交流、提問、答疑,不再有時空限制;②混合教學下使學生學習獨立化,合作化、小組討論、團隊研習,不再有阻礙;③混合教學下將提供教學數據,給老師更好的數據反饋;④混合教學下可以實現個性化學習和自主性學習。
在“互聯網+”時代大背景下,針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推出“混合式教學之數據驅動提升學習效能”的課程教學創新模式,將促進高校教育模式與新時代新技術并行發展,其中包括教師教學方式、教學模式、學習方式再造等。通過利用MOOC平臺為基礎的SPOC的在線學習課堂、萬維實驗平臺及虛擬實驗平臺的信息化技術實現線上教學,結合線下對分課堂教學協同并存推進學習效能?;旌鲜浇虒W可以實現學生泛在泛時學習,即只要你有手機、個人PC等終端,能聯入Internet,均可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完成作業、互評作業、疑難問題交流、考試測驗。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能以數據驅動提升學習效能,對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將開創一個于時俱進的教與學時代。
2混合式教學之數據驅動教學模式的設計及實施
2.1混合教學模式的難點
混合教學模式要求將傳統教學與MOOC課程建設教學進行本?;貥?,將簡單性的知識點讓學生線上自學,而將難點部分進行講授后以深度問題的形式讓小組進行對分課堂學習、討論及消化知識,取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采用數據驅動模式的混合式教學,從授課形式、教學內容和實驗平臺等方面進行“校本化”重構。不但解決了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等問題,而且使老師和學生能及時通過平臺數據了解學習狀態,從而使教學的能效得到及時的改進及提升。
2.2“大學計算機”課程混合模式教學的設計
(1)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的設計
按照學校教學大綱要求,將“大學計算機”的線上學習、對分課堂教學、傳統教學及實驗平臺統一設計,根據學生情況合理重構(見圖1混合教學模式)。其中,以MOOC平臺為基礎本?;腟POC的在線學習課堂主要包括教材學習、視頻學習、單元測試學習、參與討論問題、作業互評。傳統教學模式和對分教學模式是根據教學內容互相穿插進行,根據知識的需要而有機的結合,兩者有機結合,能更好的驅動學習。傳統教學以講授難點、重點為主,由教師集中講解;而對分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解惑答疑、搶答搶分等方式理解和掌握知識,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問題。虛擬實驗平臺是利用虛擬實驗幫助學生更具體的理解計算思維相關知識點;萬維實驗平臺完成OFFICE教學實驗任務。
由于混合教學模式具有多元化、多中心的特點,因此,也要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過程和效果進行三位一體的多元化動態性評價,其主要方法是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環節、不同形態、不同方面進行加權測試和考試,有利于數據驅動學生“按時上課、及時學習線上課程和單元測試、保質保量的完成實驗任務,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習習慣,達到教學多方位促進的目的,教學的評價構成如表1所示。
校本化SPOC課程跟蹤學生的在線學習全程記錄??梢宰尳處熈私鈱W生們每天的學習行為,并且通過數據驅動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在班級中的情況進行督導和反饋,驅動學生提升自我管理學習,矯正自己的學習方法,達到提升學習效能目的。線上學習成績考核由線上學習、單元測試、問題討論三個方面組成。單元測試是對線上學習的自我評價,問題討論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升知識運用能力。
線下成績考核構成:①在對分課堂教學中,根據小組課堂參與度情況,考核由小組學生自評和互評,由教師認定并給予相應的成績;②虛擬實驗主要是通過實驗讓學生掌握抽象的計算機理論知識,每個實驗由軟件平臺評審后給出成績;③萬維實驗主要測試學生操作實踐的能力,實驗提交后由軟件平臺反饋出成績;④期末考試是綜合性的環節,重點培養計算思維、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及計算機應用技能幾方面的評價。采用上機考試,實現教考分離,目的是公正地、客觀地對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進行雙向考核。以數據驅動混合教學提升學習效能。
3結束語
基于數據驅動的“MOOC+sPOC+對分課堂”混合式教學方法,我們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有效地推進“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改革,以數據驅動評價使得教學質量逐年提高。該方法針對不同課程的需求,可以做一些調整,也有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