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懷
【摘 要】 受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村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相對緩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學生的培養。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必須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是數學教學中非常有效的一種方法。基于此,筆者從學生、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角度出發,對農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展開探索,以進一步提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 農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
農村初中開展數學教學時,有效地應用分層教學法,能夠確保教學活動更加符合每一個學生的實際需求,促進所有學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因此,對農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能夠為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更好地應用分層教學法奠定良好基礎。
一、基于學生的分層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確保教學內容、方法等符合大多數學生的需求,能夠有效提升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但對于同一個班級內的學生來說,受到家庭背景、興趣愛好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略有差異,因而對教學活動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時,必須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合理地進行分層,并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可以將學生劃分成3個層次,A層指的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這類學生學習能力較強,可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并能對其他層次學生進行一定指導,幫助其他學生學習成績提升。B層指的是學習成績良好的學生,基本掌握知識要點,可獨立完成作業,并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類習題。C層指的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強,只能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作業,需要教師與A層級學生的輔導。
二、基于教學目標的分層
作為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目標可以對教學活動提供良好指引,從而提升整個教學活動的質量。所以,農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時,應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也就是說,針對不同層級的學生,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A層學生來說,要求其完成全部教學目標,能夠熟練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同時還應具備較強的創新性能力;對于B層學生來說,要求其基本掌握知識點的內涵與本質,了解各個知識點存在的關聯性,能夠簡單地對疑難問題進行探索;對于C層學生來說,要求其能夠理解知識點,具備基本能力,獨立完成較為簡單的習題。
三、基于教學過程的分層
農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時,應對教學過程進行分層。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前期階段。起點相對較低,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入新課程,并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新知識,降低問題的難度,創建相應的情境,通過學生喜歡的探索方式,為后一階段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2)中期階段。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較多的時間,通過學生自主思考與討論,學習到更多相關的知識,擴展優秀學生的知識量。(3)后期階段,學生遇到困難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對問題進行分解,通過對各個小問題的講解,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基于復習、鞏固的分層
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需要通過布置習題、課后輔導等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確保其能夠更好地利用知識點解決各種問題。農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中,應對復習與鞏固進行分層,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布置習題的分層,即針對學習成績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習題,確保習題符合所有學生的要求,使習題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對于A層學生來說,以難度較大的習題為主,這些習題不僅能夠鞏固課堂中的知識點,同時還會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對于B層學生,習題難度處于中間層次;對于C層學生,以簡單習題為主。二是課后輔導分層。對于C層次學生來說,加強教師的輔導力度,并選擇相應的A層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對于B組學生,可構建出學習小組,由小組內學生相互進行輔導;對于A層學生,構建興趣小組,教師主要對其輔導奧數方面的知識。
五、基于考核的分層
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通過考核的方式,評估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并針對其學習情況制定下一環節教學方案。所以說,考核也會影響教學活動的質量。而想要教學活動達到預期目標,則需要對考核進行分層,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或試題,確保教師在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力度。一方面,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級的學生,選擇難度不同的試題,其中,A層級試題最難,B層級習題次之,C層級最為簡單,另一方面,若采用相同難度的試題,也應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相對于A層與B層學生的評價標準來說,C層學生的評價標準相對低一些。
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村學生的數學成績與學習能力,教師需要從學生、教學目標、教學課堂、復習與鞏固、考核等角度出發,合理對分層教學法進行應用,確保所有教學活動均符合每一個學生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施海鷹.對于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初步探索與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16(12):97.
[2]柯世龍.探究關于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具體內涵和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7,0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