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 趙一淘 卞佳儀 許寧 吳桐 吳繼芳

摘 要: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當下,網絡課程逐漸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徐州工程學院《基礎英語》在線課程為例,從三百余份問卷的數據中調查當下大學英語在線課程完成情況并從中發現問題,經過對影響大學英語在線課程完成率的多種因素進行詳細分析,給出大學英語在線課程之后發展的方向和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在線課程;自主學習完成率;調查分析
一、引言
隨著大學英語教育事業的改革,大學英語在線課程成為了大學英語教學中重要的一環。大學英語在線課程的設計初衷是希望通過網絡課程“大規模”“開放性”“自由性”的特性實現學習者的“柔性學習”(Flexible Learning),即Anytime、Anywhere、Anyway、Anycontent的4A自主學習。然而,盡管在線課程有著諸多優點,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不高、完成率較低等問題。大學英語在線課程的發展方向仍需要廣泛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以徐州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共34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抽樣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深層訪談為輔。共回收網絡問卷321份、紙質問卷120份以及采訪視頻23份。問卷包括四方面內容:一是受訪者的基本信息;二是大學英語在線課程的使用情況和目的;三是對大學英語在線課程的整體滿意度;四是對大學英語在線課程的意見與建議。
三、調研結果數據分析
(一)影響大學英語在線課程完成率的客觀因素
1.課程內容
根據前期調查數據顯示,有18.67%的學生認為課程內容偏難,當遇到困難時,一大部分意志不堅定的同學就會產生膽怯心理甚至選擇放棄,從而影響課程完成率,可見課程內容難易程度設置將是大學英語在線課程未來建設的一大重點;32%的學生認為學習資源不夠豐富,課程內容還是僅僅局限于老師針對課本制作的微課與課件,可見對于現下學生發展而言,僅有的課程內容是不夠的。
2.課程形式
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與空間差異的限制,大學英語在線課程的教學形式大都是錄播形式,而且更多是老師對課件的單方面講解,互動性極差。調查顯示,認為課程缺乏互動性的同學占46%,近乎半數。這是由于線上課程大都是教師提前錄制的視頻,教學與學習不是同時進行,因而互動性理所當然地不如面對面傳授那樣好。還有38.33%的學生認為網絡課程缺乏及時、便捷的學習支持服務,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下,學生在學習在線課程時遇到的問題,并不能得到及時解決,這也極大地影響著完成率的提高。
3.課程監督機制
調查表明,92%的學生希望通過大學英語在線課程的學習來充實自身,提高自身英語知識與技能,從而為未來求業升職做好充足準備。但由于自身自控力不足以及課程監督機制不夠完善,半途而廢的現象層出不窮,直接造成課程完成率較低。傳統教學習慣對學生的影響巨大,個別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能夠自覺定期定量對已學知識進行檢測,這就導致在學習中迷失,事倍而功半。完備的課程監督機制是學生進行大學英語在線課程學習的強力推動器。
4.課程安排、課外活動、競賽和考證
針對線上課程的完成率情況,不同的年級所體現的課程安排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低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程較少,學習進度情況較好,86%的同學完成了各項課程學習任務;而高年級學生則相反,僅有57%的同學完成線上學習任務。
各種社團、部門活動、競賽和考證組成了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部分學生因各種社團活動工作占用大量課余時間,而導致完成率較低;此外,競賽和考證考研任務繁重亦占用了的大量的課余時間,從而使得可用于學習的時間變少,線上英語課程的完成率隨之降低。
(二)影響大學英語在線課程完成率的主觀因素
1.學習動機
在泛化學習時代,大學英語在線課程主要聚焦于學生本身的動機與興趣,鼓勵自主學習,而影響課程學習效果的最深層原因就是學習動機,這也是英語在線課程的完成率最直觀的體現。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樣本中有177名學生希望通過大學英語在線課程“鞏固所學并拓展自己的知識面”,123名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單純為了應付過級考試或者避免掛科”;在訪談中,多數學生表示有強烈的學習愿望,希望學有所用,為自己的升學或出國做準備,還有部分同學表示自身對英語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表1為在線課程完成人數與完成率統計。
任何學習都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的。學生學習在線課程是源于對英語的喜愛,也就是內在動機。正是由于學生自身有這種內在的驅動力,他們對課程的學習才更加積極主動、深入有效,“出于自身對英語的興趣”的同學,其完成率高達86%;出于“鞏固所學,深入理解”的學習動機,完成率達到88%。由此可見,學生出于對學習英語本身的興趣而形成的動力,讓學生在培養興趣的同時學有所樂。而出于“應付考試,避免掛科”的動機,其完成率僅有50%。這表明,如果學習動機是被動的,囿于自身不穩固的知識基礎,就會產生馬太效應,從而陷入惡性循環,產生對英語線上課程的心理抗拒。而表1中63%“為未來升學工作打基礎”可歸為學習的外在動機,也就是指獲得四六級證書、獎學金、考研/出國需要等這類由他人、學校和社會提出的隱性要求。外在動機在滿足學生愿望的同時,客觀上提高了學生領會知識、運用知識等更深層次的英語水平。調查表明,學生希望通過線上課程的學習改變英語學習狀況,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繼而可以增加自己在未來競爭或職場中的砝碼。
由此可見,在大學英語在線課程的自主學習中,良好的學習動機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它會引導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開端,激發學習興趣,有效地將精力持續穩定地投入到學習中。
2.自我管理
(1)自主規劃時間
根據調查顯示,78%的學生未能將在線英語學習堅持下來的原因是自主規劃的時間短缺。學生每天完成必修課程之后的時間,簡稱課余時間而不是自主規劃時間。課余時間當中,大學生自主娛樂休息的時間占據一定的比例,因此當剩余可供自己規劃的時間被社交和其他活動占據后,可自主分配在網絡學習上的時間就捉襟見肘了。另外,還有22%的學生選擇了在自己剩余的可規劃時間里去兼職來賺取必要的生活費和零花錢,進而導致了網絡學習的缺乏。
(2)自我約束力
自我約束力的高低也是衡量大學生網絡英語學習質量的一大重要指標。根據調查顯示,67%的學生表示,網絡學習自己只能堅持最初的幾天,再往后就很難堅持下去。一方面是新鮮感過去之后的乏味,另一方面就正如學生反饋的,網絡上其他各種消息的誘惑力巨大。缺乏自我約束力很難堅持完成網絡課程學習的學生占67%。僅有33%參與調查的學生表示,自己可以在學習過程之中抵制住外界誘惑,堅持高質量地完成網絡學習任務。
四、建議與結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課程內容、課程形式、課程安排、學習動機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等均對大學英語在線課程完成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針對各種影響,可以通過相應的對策,提高大學英語在線課程的學習完成率。
(一)改善學生課程內容、改革課程形式、建立監督機制
首先,對于部分學生認為課程偏難這一問題,老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設置多個難度層次的大學英語在線課程,并建議學生正確認識自身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學生學得懂,興趣便隨之提高;在學習資源的豐富程度上,老師們也要與時俱進,走出僅圍繞書本的教學舒適圈,將自身多方面學習經驗、技巧傳授學生,為學生提供前進的指向標;老師應緊抓學生興趣所在,將英語教學與各種專業知識相融合,創新大學英語在線教學內容。
其次對于課程形式進行改革。老師可以適當引進定時直播、互動錄課等方式進行大學英語在線教學,從而減少學生與教師的空間距離感。這樣不僅可以大大提高課程互動性,而且可以為學生的問題提供及時、便捷的解答。
最后,針對課程監督機制的缺乏,老師可設置學習小組,小組成員互相監督,共同進步,組長定期報告小組學習近況,老師針對性地給與不同的定期測試。除此之外,還可設置學習打卡機制和小型獎罰機制。
(二)適當調控學生課余時間,增強自我管理能力
合理地安排好課余的時間,除去必要的社交,適當減少自己的娛樂放松的時間,在保證休息時間充足的前提條件下,盡可能多的將空閑的時間分配到網絡英語課程的學習上來。保持兼職和學業的平衡,不能一味地兼職賺取生活費用而忽視了課后在網絡上自主學習,自主提高的過程。
學校應盡量減少對學生參加文娛活動、講座等的強制性要求,使學生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課余時間,為提高在線課程的完成率提供更多機遇。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動機
一部分的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是由于總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中。此時提高學習熱情就需要轉變學生的心理,完成從要我學,到我想學的心理轉變。而大部分的學生并非是不想學,而是不會學,最終因學不好而喪失對學習的熱情。老師應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狀態上的指導。由于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性格的不同,所以不同的學習方法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中,學習方法也要適當的調整。
任何學習動機都源于自身需要,需要則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強大推動力。在大學英語在線課程的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英語在線課程信息量大、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方便快捷的優勢,同時應進一步創新,培養學生對其的興趣,進而增強學生的內在動機,促進英語在線課程自主學習完成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龐雨濱.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行為調查與分析[J].大連大學學報,2012(6):136-140.
[2]柳婉璐,丁愛俠.自媒體環境下網絡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2(4):99-103.
[3]洪小琴,周鑫琴.互聯網+新時代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24):95-96.
[4]陳會娜,時芝平,邵天穎.遠程學習者自主學習狀況的調研——以北京交通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為例[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32-36.
[5]寧強.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課程學習動機與需求分析[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3(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