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混合式教學 雨課堂 合同法教學 創新實踐
基金項目:該文系2019年度遼寧省現代遠程教育學會基金項目“基于‘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合同法》課程中的創新研究”(2019HHJXZ-9)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潘久紅,遼寧廣播電視大學丹東分校,沈陽師范大學法律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256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網絡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網絡信息技術在現代教學實踐環節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代教學的需求,因此,更具突破性、創新性的混合式教學應運而生。混合式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不斷探索與發展中被社會所接受認可。合同法教學是高等院校的必修課之一,利用混合式教學使學生掌握合同法中的基本術語、基本原理及相關司法立法解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課堂變得生動精彩。
(一)混合式教學法內涵
混合式教學是將傳統面授課與線上教學有機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教育技術的發展,教師從“教”轉變成指導,學生也從被動的“學”轉變為主動學習,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習活動更加豐富,滿足個性化教學需求,充分發揮線上和線下兩種教學優勢。
基于“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它將線下討論和線上學習相結合,即通過手機推送PPT、習題、MOOC等教學資源,將線上和線下教學結合起來,采用課前+課上+課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移動設備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化、碎片化學習。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且容易操作,對提高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幫助。
混合式教學不是單獨的混合式學習某一個方面的知識,也不是網絡和傳統教育的簡單融合。從深層次的理解,混合和教學是將兩種甚至是以上的教學形式所混合,利用多種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提升法學專業的教學效果,同時還包括各種深層次的教學策略融合等。時代在不斷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新的教學形式也會被混合起來,最大化的提供教學的效率。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模式下就會組合成不同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是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的補充與結合,即能體現學生主體性,也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1]。
(二)混合式教學的應用層次
1.線上線下混合結合:線上課程教學和線下課程探討等混合,從狹義上來看,兩者仍然是線上與線下的相結合,但從廣義上來看,兩者還有很多層次和內容的混合層次。與此同時,對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形式,并非割裂開展,而是線上和線下融會貫通,相互補充、相互協調開展,共同、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根據合同法課程內容,對知識點進行重構,突顯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線上及線下需要以學期單元為目標,構建系統性,連貫性及階梯型教學效果。由于合同法涉及知識點較多,內容較為瑣碎,線上線下混合課程開設,將知識點合理分布,已獲得較為良好的教學效果。
2.學習目標的混合:也被稱為是整合式學習,它不再是單純的線上和線下結合,而是以達到學習目標為目的的混合式教學,混合學習的方式和內容更為廣泛。學習目標的混合可以根據不同教學主題,設置一個相關的問題,使學生們在問題的帶動下主動探索課程內容,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習目標的設定也是貫穿線上及線下教學,對于知識的拓展及連貫具有積極意義,學習目標的混合可有助于學生集中學習效果。
(一)學習的空間限制打破
處于法學專業本科階段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和主動性上都有了明顯提升,學生在逐漸學習中形成自己的學習模式。在以往的合同法教學當中,由于學習進度、學習目的和學習方法的不同,每個學生都具有自身學習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學校在教學方面始終面對的是眾口難調的問題,因此,傳統的合同法教學未必適用于每位學生的學習。而基于“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學習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進行深度學習,線上可以邊學邊做,讓學生可以更加自在的開展學習活動,自主安排知識學習進度。
(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互動性
混合式教學不再是教師將知識點寫在黑板上,并通過學生們的面部表情來判斷學生對知識接收程度,再根據學習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課程調整。而混合式教學推翻了較為傳統的課堂教學,利用先進的電子教學設備和軟件工具的介入,學生們隨時隨地就可以完成知識學習,而課堂由教學變成師生互動的場所,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并讓學習變得更加互動。[2]
(三)學生及時反饋
及時反饋是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輸出的最佳效果,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軟件平臺的應用,將線上和線下的教學環境相結合,不僅可以為老師提供全面的教學反饋,也可以對于學生的求知需求快速的做出反應,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區別于傳統的合同法教學,混合式教學注重調節課堂氣氛,起到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同時混合式教學針對合同法中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動畫、音效等手段加以強調,加深學生記憶并形成循環式鞏固訓練,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學習,形成及時反饋、及時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3]。
(一)“雨課堂”創新教學實踐
“雨課堂”是一種簡單易操作的翻轉課堂,是通過調整課堂內外時間,將學習的主動權及決定權轉移給學生。教師在寶貴的課內時間不在講解過多的理論課程,課堂上教師運用講授法和協作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通過自由學習討論、小組合作共同研究等形式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互聯網手段、圖書館查閱資料的方式獲取知識。學生在課余有效的利用時間對知識的獲取途徑、獲取深度和學習節奏把控。“雨課堂”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讓學習過程變得更靈活、生動。
例如,在《合同法》的合同保全教學中,利用“雨課堂”的教學形式通過引用實際案例,讓學生們通過角色扮演或案例討論的形式,掌握合同保全中概念及相關規定,糾正區別訂金與定金、合同保全及合同擔保等法律術語的區別解釋[4]。
(二)多角度設計課題內容,增加教學互動
在高校法學教學內容的課程設計上,除了教研團隊的共同探討外,還需要聽取學生對教學方法的建議,多角度設計課題內容,有助于學生明確課程安排邏輯,清晰教學思路,與此同時,混合式教學法在合同法教學的應用實踐當中,需要教師增加設計教學互動內容,減少 “照本宣科”式講解,利用線上回放功能對線上教學重點問題鼓勵學生重復收看,以便鞏固合同法當中重點內容,線下則對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集中講解。
例如:開設公眾號在線解答學生提問或在留言區增加學生討論交流,這可以使教師掌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知曉情況,便于課程改進增進學習效果。
(三)開放性教學創新實踐
開放性教學法是針對封閉性教學法而言的,它是以認識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為基礎的,是推動人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開放是對人的認識和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因素,開放的空間和資源共享,在培養學生合同法教學中,融入開放教學法,是混合式教學法中一種極為高效的教育方法。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學校重視對學生的開放性教學活動的引導。將開放教學法實踐到合同法教學中,使學生積極參教學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使枯燥陳舊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有趣。
在開放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研究表明:開放性教學以興趣培養為導向,依靠多種多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可提升學生理解與接受知識的能力。例如:教師在培養學生協作能力時,組織學生觀看電影或者組織模擬法庭,讓學生在所見、所聞中激發創作能力[5]。
(四)案例分析教學創新實踐
合同法的學習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在學生理解能力上對于轉讓、終止、變更、違反合同規定等概念較為抽象。為了便于學生很好的理解,需要在教學期間引入案例教學法對法律名詞進行合理解釋。選擇案例的過程尤為重要,通過對合同法教材內容的深入理解,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增強學生們的感性認同,同時提升名詞解釋的教學質量。
案例分析教學是法學專業的主要教學方法,旨在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在典型案例研究的學習過程,為了提升案例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對學生分析、評估能力有一定的了解,調查發現有些學生對案例分析題無從下手,從案例中無法找出對應的知識原理,主要是案例教學的方法不當,從而使得案例教學實踐失敗。為此,利用案例分析教學作為合同法創新實踐,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深入簡出,將理論融會貫通至實務中,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引導學生注重聯系知識能力、雙向交流等能力進行加強。選擇案例向多樣化、相關性及典型性的方向選取,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基于“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是利用線上和線下雙重渠道開展教學活動。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線上教學逐漸引入人們的視線,與線下教學活動共同構筑“全教學”體系。傳統合同法教學存在枯燥乏味的劣勢,在教學創新中,我們引入混合式教學。混合式教學通過“雨課堂”的方式,運用開放教學法、案例分析等多種創新教學活動實踐,讓學生對合同法知識的理解、學習更加主動和積極。通過在教學實踐中創設多種情景,合理使用案例,增加師生互動,讓學生更加主動地 “走進來”,從而增強學生對于合同法的理解和分析,更好的了解合同法的相關內容,進一步提高合同法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靜.案例教學法在《勞動合同法》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 39(2):59-61.
[2]韓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合同法》課程中的應用[J].傳播力研究,2019,3(2):159- 160.
[3]劉邵波.全案例教學法在合同法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法制博覽,2018(15):246- 247.
[4]趙慧芳.開放式教學在合同法教學的創新運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8):65-67.
[5]張弛.合同法課程教學反思[J].職業,2015(35):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