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下,加強技工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了教育領域的熱點話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國家對于職業教育發展十分重視,要求技工院校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實踐技能型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故文章在分析影響技工學校學生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礎上,提出幾點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議,主要包括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強化技工學校的教育功能、發揮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以凈化學生成長環境,以望借鑒。
關鍵詞:技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教育
培養高素質實踐型技能人才是黨和國家對技工學校提出的要求。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技能培養,更要重視和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接受技工教育的多數是初中畢業生,他們正直思想逐漸成長和成熟的關鍵時期,辨識能力普遍較差,在當前網絡信息非常發達的時代,容易受到網絡和外來文化的沖擊,使其思想發生一定程度上改變,如果不及時進行正確引導,會導致其產生錯誤的思想,甚至會仇視社會。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扭轉其錯誤思想的主要措施。因此對加強新時代技工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研究,其意義十分重大。
一、新時代影響技工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一)社會因素
在現代社會,大量負面社會現象在網絡上曝光和傳播,比如:郭美美炫富、藝人高考作弊等。更為關鍵的是,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貧富差距被不斷拉大,由此而產生的社會矛盾層出不窮,對技工學校學生的心理和思想健康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其失去信仰,并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網絡因素
21世紀是網絡的時代,在網絡時代下,越來越多的信息化產品被人們所應用,智能手機和電腦就是典型代表,各種社交軟件和短視頻APP也依附這些設備而存在。但在調查后得知,網絡中產生的粗俗文化,已經影響了現代文明的發展,甚至部分網絡詞匯,取代了正常詞語,比如:奧利給可以代指加油、后浪代指年輕人等。此外,還有一些網絡視頻拍攝者,惡意生產和傳播暴力和色情的內容,以謀求利益,殊不知這些視頻對學生身心健康發育會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會成為學生違法犯罪的誘因。
(三)家庭因素
筆者在調查后得知,技工學校的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較為薄弱,且存在嚴重的偏科問題。為此,筆者與家長進行了溝通,得知家長在教育子女時,帶有一定的主觀性,認為掌握一門技術就能在社會中生存,無需學習文化知識,概括而言,就是本著現實主義思想,對學生進行教育。再加上技工學校的學習能力和考試成績偏低,導致家長產生了放棄心理,但考慮到孩子年齡較小,很難適應社會的生活節奏,擔心孩子踏入社會后犯錯,因此將孩子送到技工學校就讀。
二、加強新時代技工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
技工學校在培養實踐型技能人才時,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尤其是教師應主動擔負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責任,以德育為主線,使思想政治教育貫徹到實際之中。技工學校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應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并將其貫徹落實到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在教育過程實施因材施教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以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為出發點,推動說教式教育方式向服務式教育的轉變,從而保證技工學校的思想教育效果。
(二)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技工學校應積極開展針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活動,同時以學生自身發展現狀、性格、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新時代的發展趨勢為切入點,增強活動的效果,為此,學校應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堅定政治信仰不動搖
所謂政治信仰,意即在政治上信奉什么、敬仰什么。技工院校必須切實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著力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上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加強學生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和引導,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三觀”,同時形成正確的政治信仰。教育和引導廣大學生不僅信仰馬克思主義,而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滿自信,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充滿信心。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教育和引導,幫助廣大學生把政治信仰轉化為實際行動,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自覺做到“兩個維護”。
(2)堅持黨的領導
技工學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如果脫離黨的領導,會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失去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技工學校需要在黨的領導下,對學生的思想認識進行培養,使其與黨的領導高度統一,這是黨和國家賦予技工學校的任務,同時也是技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達成的目標。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快節奏成為了社會生活的主旋律,在這種趨勢下,社會競爭壓力逐漸增加。與此同時,精神和心理上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比如:僅在2019年1年,就發生了多起學生跳樓的事件,而事故發生的導火索,包括手機被沒收、考試作弊、與同學吵架等微不足道的小事。由此可見,現代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十分低下,技工學校應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的心理承受和抗挫折能力增強,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生活節奏。
(三)技工學校應發揮自身的教育功能
這里所說的教育功能主要是指育人功能,這項功能的實現,需要學校領導教師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技工學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需要重視愛國主義精神的弘揚,并將其作為主旋律,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2)技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嚴于律己,發揮自身帶頭作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要求,不斷加強自己政治修養和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斷探索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方法和途徑,為全面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和營造文明、和諧、活潑、進取的校園環境多做貢獻。(3)做好信息化建設,并加強對校內網絡環境的凈化和管理,保護學生的思想健康安全。此外,技工學校還可以從課堂教學、校外實踐活動和班級會議著手,使思想健康教育貫徹落實到各項環節之中。具體措施如下:
1.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
在調查后得知,技工學校的課程體系由四種課程構成,分別為政治課、文化課、專業課和實踐課。首先是政治課,教師應該以政治課為載體,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使其養成關注國家發展和時事政治的習慣,并依據社會發展的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的思想和行為,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其次是文化課,通過文化課,提高學生的文化基礎,彌補其文化基礎不足的短板,其學習和理解能力也會因此而增強,是培養高綜合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再次是專業基礎課。這項課程屬于技工學校的主要課程,其開展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在掌握專業技能后,學生才能在社會立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專業基礎知識的講授,還要穿插一些先進的理念,比如:工匠精神、綠色可持續性發展理念等等,通過這些理念的灌輸,讓學生對技工產生正確的理解和認知。
2.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
技工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并以實踐活動為載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湖南工貿技師學院為例,該校經常性利用3.5學雷鋒活動日、5.1勞動節、6.1兒童節、7.1建黨節、9.9重陽節等重大節日和平常的星期日、寒暑假等時間組織開展社區衛生清掃、敬老院慰問等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不斷加強學生傳統思想和傳統美德教育,使廣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也就相應的減少了學生上網的時間,同時有效破除了網絡上各種不實的謠言。
3.在社團活動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技工學校擁有大量的社團,且每個社團都有數量不等的成員。就技工學校而言,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將社團作為載體,把握社團正確的發展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發揮社團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是社團重要的社會職能之一。比如湖南工貿技師學院有近40個學生社團,其中建筑裝飾系思想教研室統籌指導的學生社團“善美抖音社”,以抖音及其它短視頻制作軟件為載體,在提升學生視頻拍攝制作能力的基礎上,提升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等能力,通過引導學生拍攝主題向上、美感十足、創意領先的抖音短視頻,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傳統文化,從正面引導廣大學生關注時政和學院熱點,進一步增強了師生對社會和學院的認同感。院團委創建并指導的小辰星青年志愿服務社自成立以來,積極倡導“奉獻、服務、團結”的社團理念,積極開展各種志愿活動,樹立了該校青年學子蓬勃向上、團結互助的良好形象。
(四)發揮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家庭因素會對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的形成,造成直接的影響,再加上我國社會重才輕德現象逐漸改善,要求學校和家庭,發揮合力的作用,共同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無論是教師還是父母,在強調學習成績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筆者建議學校和家長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學校應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和交流,扭轉學生家長的錯誤教育觀念,促使其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對期望值進行調整,以降低學生的思想壓力;(2)家長自身應加強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方法,并予以貫徹落實。就當前實際情況而言,部分家長在教育子女時所采取的教育方法過于偏激,但這種非打即罵的教育方法,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嚴重時,會導致孩子的身心健康發育受到影響,并成為心理和精神疾病的誘因。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了技工學校的重要工作任務。建議技工學校以負面社會現象、網絡媒體和家庭等影響因素為切入點,在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的基礎上,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發揮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以及凈化學生成長環境等措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張北燕.如何加強新時代中職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河學刊,2020(03):112-113.
[2] 葉智勇.新時代技工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J].汽車實用技術,2019(23):205-206.
[3] 潘婕.新時代下高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分析[J].智庫時代,2019(41):208,210.
作者簡介:劉衍銘(1971- ),湖南岳陽人,本科,講師,中共黨員,現任湖南工貿技師學院學生保衛處處長,研究方向:學生德育教育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