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蔚 張曉娟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使農村成為了安居樂業的家園,鄉村的大有作為也吸引了更多的創業者返回鄉村,大學生是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深入鄉村進行創業即可以有效解決就業問題又可以大力發展鄉村經濟,挖掘鄉村特色實現鄉村振興,文章分析了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學生鄉村創業重要性,并對基于鄉村振興戰略提升大學生返鄉創業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為創造良好的鄉村創業環境提供一份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鄉村創業;創業平臺;實踐能力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向鄉村進行創業,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產品也受到了熱烈歡迎,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鄉村的發展也受到較大限制,人才緊缺就是一個重要限制因素,如果大學生能夠回鄉創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鄉村的發展,為了實現鄉村振興,就要營造良好的鄉村創業環境,調動大學生返鄉的積極性。
一、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學生鄉村創業重要性
(一)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
三農問題實質就是解決農業發展使農民增收、脫貧,從21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大力實施城市支持農村、城鄉發展一體化政策等,尤其是在十九大以后,更是將精準脫貧與支農惠農作為重點,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但與城市相比,解決三農問題還任重道遠。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發展得到了資金、政策以及人才、技術的支持,大學生在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后,視野得到了開拓,創新能力也比較強,能夠勇于接受新事物、面向挑戰,回鄉創業能夠帶回先進的知識技術與發展理念等,能夠緩解鄉村高素質人才匱乏的局面,有助于搭建鄉村人才高地,從而促進城鄉人才的雙向流動。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回鄉創業后,能夠將鄉村土地資源以及勞動力資源等密切結合,以創業項目作為支撐點,促進鄉村經濟健康發展,推動鄉村振興,讓家鄉擺脫貧困的雄心壯志加上社會支持的資源與條件,使大學生鄉村創業中有效解決三農問題[1]。
(二)促進新農村建設
大學生鄉村創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發展途徑,一些農村大學生由于從小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的生活比較了解,可以利用其先進的思想觀念改善新農村建設的模式與理念,而且大學生接受過高等教育,能夠實時掌握城市發展的形勢與動態,并將先進的知識帶到鄉村,發展生產力,新農村的建設在一定的資金支持基礎上,也需要先進的技術和有效的生產信息支持,大學生將其所獲取的社會經驗應用于新農村建設中,有利于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提高鄉村生產力,進而增加農民的收入。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鼓勵大學生鄉村創業不但實現了拓展大學生就業創業渠道的目標,也實現了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的目標,引導高等教育更好的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服務助力。
(三)緩解就業壓力,實現自我價值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鼓勵大學生鄉村創業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成為了高等教育難以解決的問題,將大學生鄉村創業與鄉村振興相融合,可以分散城市勞動力,改善城市就業難的問題。大學生就業問題既是經濟學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其與社會的和諧穩定有著密切的關系,鼓勵大學生鄉村創業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大學生的素質比較高,進行鄉村創業能夠優化鄉村勞動力結構,帶動當地村民致富,從而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大學生鄉村創業還能夠為鄉村提供一些就業崗位,無論開展哪一種創業項目,都能夠將先進的技術和城市生活經驗帶到鄉村,應用于鄉村生產中,促進鄉村農業發展和技術進步,而且能夠促進農業的升級,促進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大學生鄉村創業讓大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知識與技能,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讓鄉村發展獲得了較多政策支持,在此種背景下鼓勵大學生鄉村創業,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知識與技術支持,有助于構建現代化農業體系,從而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2]。
二、基于鄉村振興戰略提升大學生返鄉創業策略
(一)加強大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搭建創業平臺
首先,要推動大學生對鄉村創業環境認知發展,鄉村創業的內容需要結合當地特色,因地制宜,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所以,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意識要高,具有強烈的意愿感,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引導大學生能夠準確認知鄉村創業環境,創造創業機會。大學生想要在鄉村進行創業需要具備較多能力,包括創業意識、創業環境認知以及創業素養等,創業素養是進行創業的前提,而意識和環境認知是創業活動設計的導向,鄉村的條件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會與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環境有著較大的差異,所以,創業之前大學生一定要具有較強的環境認知能力。將鄉村創業意識作為推動力,增強鄉村商業意識以及創業戰略意識,激發出創業需要和創業理想,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開拓了多元化的發展目標,很多市場基地為農業提供了發展機會,大學生回鄉創業一定要充分挖掘創業潛質,根據鄉村特色發展的方向為其創造無限的資源。其次,要搭建創業平臺,鄉村的創業環境非常艱苦,即便大學生具有良好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但沒有平臺支持,創業成功的概率非常小,所以要結合實際條件,由鄉村經濟組織合作創建創業平臺,大學生在返鄉之后也要克服資源不足帶來的困難,拓寬合作資源渠道,尋找各種創業項目。最后,要提供多樣化的創業指導服務,大學生鄉村創業活動的開展需要資金、技術以及資源支撐,創業資金有限,難以組建創業團隊等都會導致創業失敗,所以高校要引導學生成立鄉村創業相關組織,或者開展鄉村創業活動節等,并為學生提供創業指導服務,組建導師團隊,為學生提供創業咨詢服務,提高學生的涉農技巧,為大學生鄉村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3]。
(二)落實創業政策,重視過程服務
首先,在創業政策上要給予支持,各級政府從資金、稅收各個方面為大學生鄉村創業提供支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政府創業支持政策要傾斜于返鄉大學生,一方面要對大學生的創業行為進行支持,大學生剛剛進入社會,對市場環境還比較陌生,創業資金和渠道比較匱乏,創業行為就會產生猶豫,所以在大學生鄉村創業行為方面,各地政府要適當的放寬經營場所要求,只要是在國家法律法規禁止外的領域都允許大學生進行創業,并且要簡化大學生鄉村創業的登記方式,例如:可以“一址多照”或者“集群注冊”等。另一方面要提高對大學生鄉村創業的補助扶持,政府要在一般性創業補助基礎上,扶持小微企業。其次,在過程服務方面給予支持,政府在稅費減免基礎上還要側重過程服務,簡單來說就是提供全程化服務,包括以下幾點:一是要加大政策執行力度,政府要加強部門協調,簡化申請流程,使大學生及時獲得扶持,提升創業企業的存活率。二是要加強對大學生創業后風險防控的幫扶。三是要動態調整扶持政策,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各級政府要結合國家和社會形勢,動態調整融資貸款和創業服務,將大學生創業領域引向鄉村。最后,要提供有力公共政策支持,完善創業保障體系,相關政府部門要構建創業審計和監督機制,為大學生鄉村創業提供公共政策支持,幫助其申請合適的創業項目,評估項目的前景,制定相關規章制度等。要打造良好的交流體系,創造良好的創業保障體系,例如:為鄉村創業大學生提供良好的保險機制,降低其創業風險,鼓勵其融入新農村建設中,評估大學生鄉村創業的社會價值,構建聯動機制,利用多種渠道宣傳創業優惠政策,優化創業環境,建設服務型政府,完善政府部門的監督機制等[4]。
(三)拓展創業路徑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農產品電商創業,創業的門檻比較低、投入相對比較少,非常適合大學生鄉村創業,利用電子商務和少量資金就可以進行自主創業,農民不懂得電商和集中采購,需要熟悉互聯網的大學生幫助其指導規劃,并對接上游平臺。二是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文旅產品,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追求精神需求,高強度的城市生活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人們需要情緒宣泄,因此,鄉村旅游成為了一個創業方向,大學生可以根據鄉村民俗文化以及特色風土人情等發展旅游業。例如:田園風光、水上觀光、特色民居觀光、農業生產觀光等觀光型旅游,可以滿足游客擁抱大自然的心理需求。撒種耕田、垂釣燒烤以及采摘蔬果等體驗型旅游,可以滿足游客體驗鄉村生活的情感需求,使游客感受農業生產的樂趣。特色民宿、特色活動等度假型旅游,使游客感受鄉村的自然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等。三是發展鄉村經濟合作社,包括統一生產出售型和土地托管型,合作社是一種服務組織,鄉村創業大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知識為農民提供統一購買和出售服務,大學生統一采購農民所需的各種種子和肥料,農民進行統一種植和管理,保障農產品的品質統一,在秋季時合作社回收農產品并進行統一出售。近些年外出打工的農民不斷增加,鄉村空閑的土地資源逐年增加,大學生創辦合作社可以讓農民將土地托管于合作社,然后合作社經過招商引資,將土地出租給種植戶經營,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而且能夠增加農民的收益[5]。
三、結語
鄉村經濟發展需要人才力量的支持,大學生作為重要的人才力量,引導大學生投身于鄉村振興計劃中,改善農村創業環境,能夠促進鄉村的發展,因此,要加強大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搭建創業平臺,進行鄉村創業實踐,落實創業政策,重視過程服務,調動大學生鄉村創業的積極性,有效緩解就業壓力,并使大學生在振興鄉村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少華.鄉村振興戰略視野下大學生鄉村就業創業引導基金建設研究[J].農業經濟,2020(06):110-112.
[2] 黃江泉,萬曉凡.鄉村振興戰略下大學生與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瓶頸比較及破解策略[J].中國就業,2020(06):46-48.
[3] 陳似海.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共青團助推大學生鄉村創業策略[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05):20-22.
[4] 李驥.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回鄉創業探析[J].農業經濟,2020(05):118-120.
[5] 童珊珊.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回鄉創業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鄉村科技,2020(12):45-46,48.
基金項目:通化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編號:s202010202106。
作者簡介:占蔚(1998- ),女,甘肅蘭州人,通化師范學院計算機學院本科學生;張曉娟(1968- ),女,吉林通化人,通化師范學院計算機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