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翠林
【摘要】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發展,課堂教育教學模式越來越普遍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熱門課題。當下,我國各地學校掀起一股新課改熱潮,乘著這股課改之東風,筆者就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如何實施“課改”這一問題,從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與農村小學英語課改的有效探究這兩大方面進行詳盡的個人觀點闡述,希望能為廣大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實施課改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課改;有效探究
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發展,課堂教育教學模式越來越普遍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熱門課題。其中,“高效課堂”以其強大的效力力壓群說,更廣泛地被大多數教育工作者認可并采納應用,并收到喜人的效果。當下,我國各地學校掀起一股新課改熱潮,涌進城市學校,滲入農村學?!酥@股課改之東風,我對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如何實施“課改”作了深入的分析、大膽的嘗試和反復的研究,雖覺“課改”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卻倍覺步履沉重,舉步維艱,必當結合實際,旁辟蹊徑,徐徐前行。
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
第一,英語師資匱乏,整體素質與專業水平相對較低。對于英語教師而言,除了一些希望回報家鄉,助力鄉村教育發展這種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多數年輕人更愿意在城市中工作,這導致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師資力量較為匱乏。目前農村教師中很大比例是上了年紀的老教師,他們雖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然而教學理念、方式、策略都比較傳統,比如在英語發音方面往往就不夠規范。同時農村小學教師的進修培訓機會也十分有限,導致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與專業水平不高。
第二,大多學生先天不足,后天不保,綜合能力相對較弱。農村地區和城市相比,不僅是經濟相對落后,更重要的是環境較為閉塞。農村環境中幾乎沒有人說英語,學生缺少英語學習的氛圍。學生家長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對孩子的指導十分有限,有些學生由爺爺奶奶帶,更是只能靠自覺學習。由此可見,農村學生既沒有英語學習的良好根基,也缺乏英語學習的環境條件,英語綜合能力相對較弱。
第三,學校硬件設施相對落后,學習資源相對匱乏。目前,城市學校的多媒體教室、網絡中心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已經十分完備,網絡教學等形式得到了學生的歡迎。而農村學校受限于資金實力,多媒體設備匱乏,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很少,教師往往只能通過反復領讀或使用錄音機等設備來教學,學生的學習資源也比較匱乏,十分依賴于教材,缺乏獲取知識的其他途徑和方式。
第四,家庭網絡設備相對較少,獲取新知渠道不暢。雖然我國的農村地區普遍已通網,然而學生家長往往不愿意為學生提供學習設備。很多家長基于實用主義角度,更加重視數學、語文等科目的學習成績,習慣于孩子通過常規方式學習。有的家庭雖然有網絡設備條件,因怕孩子玩耍而限制使用,很多家庭并沒有為學生配備學習機、電腦等網絡學習設備,導致學生獲取新知渠道受限。
二、農村小學英語課改有效性的探究
課改,也稱之為高效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诙嗄杲虒W實踐和經驗總結,農村小學英語課改主要入手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做好課改前期的準備工作
第一,增強英語師資力量,加強英語師資培訓。需要認真做好英語教師的進修培訓工作,定期開展專業培訓,多開展教師交流研討活動,聽取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和心得體會,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同時,要加強考核機制建設,激勵教師積極進取,打造高水平的英語師資團隊。
第二,保障硬件設施充足正常,增加更多英語學習資源。一方面,學校要積極爭取國家財政資金的支持,保障必要的教學設備設施充足,盡可能提升硬件建設水平,為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教師要立足于農村英語教學實際,積極收集和開發英語教學資源。。
第三,加強對家長和學生的培訓,建立家校聯系網絡,加強家校聯系。英語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和家長進行宣傳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努力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同時,教師要與學生家長建立密切的聯系,為家校之間的交流溝通提供暢通渠道,讓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向老師反饋學生在家學習情況,構建有效的家校合作網絡。
2.周密做好課改課堂各個環節的構建與實施工作
第一,深入構建教學模式。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模仿力和想象力強等特點,為學生設置英語學習情境,以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新課改理念下,教師要將自己作為學生學習的伙伴,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材施教,張揚學生個性,圍繞學生的學習需求組織和實施教學。
第二,科學組建學習小組。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交流互動的空間,引導學生充分融入到合作學習活動中。為了確保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需要將學生科學分組。分組應堅持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學習小組內有各個學習水平和性格特征的學生,可以促進學生之間思維火花的激烈碰撞,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取長補短,各有收獲。
第三,精心設計導學案。教師要從細處著手,精準定位,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要求,合理設計學習目標、重難點、知識鏈接、展示提升、達標檢測等環節內容,發揮導讀、導思、導練的功能。
第四,用心實施課堂教學。一是在導入階段,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水平,創設英語學習情境,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鮮活,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單詞“fruit”時,可以為學生構建超市買賣水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分別作為店家和顧客,進行英語交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后續教學活動得以高效展開;二是在課堂教學中期,教學形式要幽默化、趣味化,起到化難為易的效果。比如在講解語法知識時,可以編成順口溜或歌謠,“我是am,你是are,is跟著他她它...”這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可以降低知識遷移難度,便于學生理解,幫助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體驗中收獲知識;三是在總結階段,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給予鼓勵和肯定。教師可以采用小紅花等激勵方式,表揚態度認真和成績進步的學生,贊揚勇于質疑的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在課堂教學總結階段,教師要合理布置課后作業,鞏固今天所學的英語知識,下節課檢查作業完成情況。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學也應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加強核心素養的培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付素萍.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教育現狀研究——以菏澤市為例[J].海外英語,2020(04):166-167.
[2]張丹丹.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問題及思考[J].才智,202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