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柏
摘要:“立德樹人”是每位教師都應該實施的教育工作,而在體育教學中,這一方面的教育卻明顯有所缺失。在新時期下,體育教學受到廣泛關注,而學校教育也愈發重視體育教學中“立德樹人”這一教學任務的實施。要做到這一點,主要需要從師生關系、日常訓練,以及榜樣引領等方面入手,讓德育教育逐漸滲透到日常體育教學中。
關鍵詞:高中體育;德育教育;立德樹人
高中生學習壓力大,而體育和德育的時間往往也被學生的主科學習所占用。但是,體育和德育對高中生而言卻是不可或缺的教育項目。因此,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就成了當下廣大高中體育教師需要共同思考的一個問題。目前這項工作雖小有成效,但仍然處于發展階段。這項工作從哪些方面入手會產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呢?下面是針對這一問題的具體闡釋。
一、從師生關系入手開展德育教育
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強調將課堂還給學生。而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意識相對于其他科目往往更為強烈,在這樣的情況下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并不是一件難事。在踐行“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時,教師也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不僅要讓學生的身體動起來,得到實際的鍛煉,也要讓學生的心動起來,在團隊合作等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而此時如果教師能夠融入到學生中,和學生一起訓練、一起游戲,相信一段時間后學生也會對教師產生信任,繼而為接下來的“立德樹人”工作做好準備。
例如,在進行跳遠、跳高、八百米跑步等訓練時,教師可以跟著學生一起行動,在休息期間也不要遠離學生,可以和學生坐在一起,談談學習之外的事情,可以是生活瑣事,也可以是學生追星現狀,等等。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談,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放下對教師的戒備心,繼而可以在體育教師面前展現真正的自己,這樣教師在接下來進行德育教育時,往往也會得到更多學生的配合。例如,跑步時的激勵,讓學生學會堅持;跳高時的鼓舞,讓學生學會勇敢;接力賽前的談話,讓學生懂得合作;等等。在師生關系融洽的前提下開展德育工作,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思想,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打造輕松、愉悅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放下戒備心,為接下來的德育教育做好準備。
二、在體育訓練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
體育作為一門實踐課程,理論講解占據的時間較短。因此,想要做好“立德樹人”工作,還需要在體育鍛煉中逐步滲透,而不能只依靠課前的言語傳授。在體育鍛煉中,最能夠培養的就是學生的紀律意識,體育課程實施得好,就能夠讓學生擁有軍人般的品質。而軍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聽從指揮。在高中體育課堂中,學生“聽從指揮”的思想如果能夠得到良好培養,其紀律意識就會有所提升,而這樣的體育課程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必然會產生長遠且積極的影響。
例如,在集合的過程中,開學第一節課教師就應該將一些注意事項,如準時、安靜、整齊等講述清楚,并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堅持實施下去,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堂的紀律嚴明。此外,還應該對違反紀律的學生進行懲罰,這樣才能夠將規則真正落實下來。
體育課程不僅能夠在訓練過程有效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還可以從各大運動項目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堅持心理,能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受到一些積極的影響,進而在潛移默化中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
三、利用榜樣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在“立德樹人”的過程中還應該積極發揮榜樣作用,讓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受到德育教育。教師無論是著裝,還是言談舉止,都受到了廣大學生的密切關注。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學生也會模仿教師,如果教師懶散,學生自然也會表現出一副懶洋洋的樣子。相反,如果教師對課堂紀律、學生舉止十分看重,并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那么學生必然也會更加重視體育課程,體育教育的質量也會隨之提升。
例如,在上課期間,教師保證穿運動鞋開展教學,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堅持陪學生一起完成鍛煉活動,以身作則。這樣學生自然也會受到教師認真態度的影響,并體現在自己的行為上。
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時,教師的榜樣作用往往不容忽視,好好利用一定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開展體育教學時,“立德樹人”同樣重要,理應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它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讓學生在高中學業的壓力下也能不斷進步。而要想讓“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深入高中體育教學,則需要廣大體育教師在課程教育中有意識地滲透德育因素,讓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時能夠受到優秀思想的熏陶,進而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袁著水.立德樹人,培養高中生體育核心素養[J].華夏教師,2019(8).
[2]張守亮.高中體育教學實施立德樹人六大途徑[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8,34(4).
[3]尤田苗.基于“立德樹人”的高中體育與健康教材的育人價值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