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與學生進行交互式學習、談論,進而完成教學設計的備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體會到教學相長的重要性,并在教學設計中注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新型的師生合作關系,以便更好地為教學設計提供參考、拓寬思路。
[關鍵詞] 交互式;教學設計;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每一次的備課、磨課都提升業務能力的好時機。入職十幾年來,有這樣一次備課、磨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我接到任務去上一堂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公開展示課。面對全新的教材,怎樣去設計教學過程,教出風格、上出新意,還真需要下一點功夫。經過反復思量,我選擇了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七年級第二課《學習新天地》第三目《學會學習》作為我開課的課題。
首先我打開教參研究一番課程標準,本課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了解探究學習的含義和過程,反思自己的學習方式,以提升自己探究學習的能力。本課的重點是掌握發現問題的方法,難點是嘗試解決問題,以形成一種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型。我理出本課的主線,并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制定了初步的上課形式——用比較流行的“一例到底”的課堂教學方法。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我設計了帶領學生去城堡游玩、學習的形式,使每個小主題就是一個城堡樂園,引領學生在樂園中邊玩邊學,并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總結探究學習的過程,通過動手實踐活動,提升他們的探究能力。
課前,我從網上搜集了很多樂園城堡和一些卡通人物的圖片,下載了一些卡通的聲音,甚至自己也錄制了一些聲音,以此作為過渡語言貫穿整個課堂。聲、形并茂的設計令人耳目一新,讓學生如身臨其境。第一個小主題“善于發現問題”,是本課的重點。我設計了“夢幻發現樂園”,讓白雪公主這個卡通人物帶領同學觀察一系列特殊的圖片發現并提出問題,總結發現問題的方法。第二個小主題“嘗試解決問題”,是本課的難點。最好讓學生做一些小發明、小制作,讓他們在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所需的思維和途徑,于是我設計了“奇趣實踐樂園”,讓美人魚公主帶領同學們在實驗室進行塑料瓶、易拉罐變廢為寶的制作活動,進而讓他們體會到解決問題所需的創新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而最后的“頭腦風暴”教學活動,則可以通過兩段貼近實際生活的、有關電資源緊缺和電費價格新政的時政材料,啟迪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檢驗課堂效率,總結探究學習的過程,進而應用所學知識提高探究能力。
這樣的整體設計得到了同事、科組老師的認可,但是考慮到不同的學情、生情,我要盡可能豐富思路,抓住學生共性開展教學。那怎么辦才好呢?備課就是備學生,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因而在備課中要考慮學生特點,聽取學生的意見,并在磨課中注意收集學生的反饋。基于這樣的思路,我在學校試課的時候,預先把自己的思路講給學生聽,然后提醒他們課上留心發現:一是對于課件的字體、顏色、圖片或者其他需要修改的地方要及時提出來;二是教學環節中哪些過渡語用得不好,聽得不舒服,是需要修改的;三是課后有沒有學會探究學習,探究能力是否切實提高了。帶著這些問題,學生都瞪大眼睛認真上完這一課。果然,他們提出很多細節上的問題,小到課件頁面的圖片顏色搭配、字體形狀顏色等問題,大到如何選取圖片更有利于賽課的教學效果。課件一頁一頁地看過去,一張一張地修改,如此,綜合學生的改進意見、建議,我的課件終于大功告成了。
在這個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個樂園卡通人物的選取。考慮到我們學校是女子中學,女孩子比較喜歡卡通人物,我就選取了“白雪公主”動畫圖片,再配上女子的聲音,于是惟妙惟肖的公主形象映入每個人的眼簾。剛開始,我為自己的創意喝彩,也相信學生一定會很喜歡。可是上完試課后,他們卻異口同聲地說:“老師,公主的形象太老啦,白雪公主是小朋友才看的動畫片,況且你現在教的是女孩子,可是去外面上課還有男生,前面是公主后面是美人魚,感覺只注重女生卻忽視了男生。”我恍然大悟,是啊,學生比我仔細,長期在女中待著,習慣了為女孩子設計教學,卻忽視考慮男孩子了。況且到外面借班上課,學生的層次和現在女中學生也不一樣,如果還以對待女中學生的教學方法去上課肯定會失敗的。于是,我很謙虛地問他們我該怎樣選擇。這時有學生說:“老師,可以用福爾摩斯,他是偵探,我們這個夢幻發現樂園就是要發現問題,用福爾摩斯肯定不錯。”這個主意不錯,可是另一個學生又說:“福爾摩斯是很適合,但是他一點也不卡通,又少了一點趣味性,那為什么不用名偵探柯南呢?可以從網上找到動畫圖片,讓地理老師模仿柯南的聲音錄制一段導入語,這樣一定很有趣。”……看著他們踴躍地提出想法,我發現原來學生的點子比我多多了。
從根本上說,備課本身就是備學生,是要投其所好、相機誘導,我們應當傾聽他們的心聲,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開展教學。而且探究學習倡導合作式的探究,教師是學生的引領者,同樣需要不斷學習。最終,我采納了學生的建議選用柯南的照片,并請地理老師錄制了一段導入語,活靈活現,效果果然不一樣。
這個過程中學生給我的建議遠不止這一個,也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辯證關系。教學,其實教與學根本就是分不開的。教是為了更好的學,學是為了更好的教。學習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授過后才明白自己也有不通之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論年齡,不管閱歷、經驗,和你同行的人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新課程理念提出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要求,這是民主的師生關系,老師不再是傳統的權威,而是學生的合作者、引領者,是知心的朋友。如果能夠在教學中貫穿這樣民主的師生關系,對于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具有實質性意義。
依據現代教育學原理,師生應當在教育的內容上結成授受關系,在人格上構建民主平等的關系,在社會道德上彰顯互相促進的關系。教師和學生相比有明顯的優勢,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要發揮這種優勢,幫助學生迅速掌握知識、發展潛力、發展智力、豐富社會經驗。但這一過程不是單向傳輸過程,它需要有學生積極的、富有創造性的參與,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所以,教師應當放低自己的姿態,克服傳統的單通道的授受關系和管理上“我講你聽”的專制型關系,要走進學生的心靈,把他們看作自己的老師,在互幫互助的教與學的過程中,既幫助學生也提升了自己。這就如葉圣陶所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
盡管這次公開課經歷僅是我教學生涯中的一個片段,但它卻是我人生中的寶貴財富,過程簡短卻意義深遠。從中我認識到“教學相長”是教與學的整體,它既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又是學生引發教師提高的過程。
黃音花 ? 江蘇省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