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婉儀

[摘 ? ?要] 從高職院校創業課程的困境、學情分析以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來看,翻轉課堂的形式能引導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能有效實現創新創業教學的實踐性,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及學習興趣。本文闡述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采用翻轉課堂模式的適用性,探索在具體教學案例中的應用,并提出實施建議。
[關鍵詞] “互聯網+”;翻轉課堂;創新教育;創業教育;課程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3. 100
[中圖分類號] G420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0)13- 0236- 03
0 ? ? ?引 ? ?言
2015年國務院在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撐作用。隨著“互聯網+”產業的迅猛發展,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也得到了多元化的發展,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授課方式與考核方法比較單一,無法從根本上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無法實現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化學習,也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近年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網絡教學模式興起,翻轉課堂成為新的熱詞。網絡教學包括微課、慕課、在線答疑等多種不同形式,為傳統教學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補充。
1 ? ?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1.1 ? 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雖然已經得到重視,但是目前在我國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教育模式、師資隊伍、課程體系等方面遠遠不能滿足高速發展的社會需求,缺少系統化的理論體系和實用性強的實踐環節[1]。創新創業模式不夠系統,不能根據時代的變遷及時靈活地進行調整,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認識還不夠深刻等。缺乏對創業教育內涵的正確認識、缺乏系統的創新創業理論和實踐體系[2]。另外學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還存在與大學生的需求脫鉤,師資結構不合理、整體水平不高、總量不足、缺少優秀穩定的師資隊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不夠等問題。
傳統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具有教育教學內容與形式單一、師資專業化水平弱、教育理念落后等缺點,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理想,很難達到教學目的,種種弊端已經成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瓶頸。在課程教學模式上,創新創業課程還是以傳統講授為主,在教學模式上雖然探索任務驅動項目式的教學模塊授課,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還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不夠。
1.2 ?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機遇
互聯網技術在不斷發展,人類也加快了邁進互聯網經濟時代的步伐。高職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中,借助“互聯網+”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更加立體。通過互聯網形式,“慕課網”“騰訊課堂”等系列網絡在線課程將高校和優質的創新創業課程向學生推廣和開放,能夠有效地解決創新創業師資匱乏等問題。“互聯網+教育”提升了學生積極性。“互聯網+教育”可以實現教學模式的轉變。借助信息技術,實現課堂翻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方向、新載體,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唾手可得的學習體驗、教育影響力等優勢是傳統教育模式無法比擬的。在高職院校中探索“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改革,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迎合了高等職業教育的需求,彌補了傳統創新創業教育的缺陷。
2 ? ? ?“互聯網+”背景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適用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基于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教學在學校中的普及產生的,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不再是單純由教師在課堂傳授知識,而是將重心調整為學生在課下通過互聯網平臺觀看教學視頻,教師則轉變為引導和啟發學生如何運用知識以及解決學生遇到的難題[3]。
教師在實踐訓練環節中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引導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團隊合作中解決問題,可以有效實現創新創業教學的實踐性,激發課堂活力,調動學生積極性。將線上互聯網平臺觀看教學視頻和線下實踐任務剝離,教師對學生能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3 ? ? ?“互聯網+”背景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創新創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3.1 ? 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目標
創新創業課程歸屬在大學生就業指導系列課程中,屬于公共基礎課類別,創業理論基礎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安排在第4學期開設,共6個學時。課程的目標是通過創新創業基礎理論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創新創業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提高創業能力。通過實踐項目訓練,培養學生創業核心能力,包括機會識別、市場分析、組織協調、專業技術等能力[4]。
3.2 ? 翻轉課堂在創業理論基礎課的教學應用
高職院校可以借助互聯網功能來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審視,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效地納入課程體系之中,以此來有效實現培養的目的。創業理論基礎課教學設計就是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是以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為基礎,以完成任務為導向進行教學設計,為學生設立真實的學習情境。
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前完成分組,教師分發任務指引,發布任務“找到一個企業構思”;學生通過網絡平臺教學視頻先行學習對應的知識點;小組在任務中發現問題、小組討論,提出問題,教師介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和演練;最后學生形成項目成果并路演;評價和反饋。
創業理論基礎課以“找到一個企業構思”為任務,分為三部分,分別是產生創業構思、篩選創業構思、項目展示,整個任務分為10個小步驟,具體每個步驟應用翻轉課堂的模式開展教學(見表1)。
4 ? ? ?“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課程改革的反思
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創業基礎課的實踐性加強,課堂的活力得以重新激活,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及學習興趣,用任務的方式促進學生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和練習,從而提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效果。
(1)教師在項目開始前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超星學習平臺或其他課程資源作為補充,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項目進展過程中加強項目的管理和監控,課程任務啟動后,每組學生每周填寫一次匯報項目進展情況。匯報以視頻的方式,在班級微信群中發布,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推進項目,鍛煉學生不斷自省的能力以及成果展示能力,也為最后的項目路演做準備[5]。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創新創業基礎課程內容多課時不夠的問題,使得學生能更深入地學習和討論相關問題。
(2)網絡和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一種手段。因此,要求創新創業教師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適合的學習資源和教學平臺,鉆研專業知識,關注專業的發展趨勢和跟蹤目前的熱點,不斷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程學習和討論的積極性,為提高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創業的能力創造良好的環境[6]。
(3)“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對教師的教育技術和方法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創業基礎課中的應用教學效果明顯,從學生的角度來講,需要獲取知識的來源更廣泛、專業知識的學習更深入、鉆研問題的思路和方向更寬廣。對教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指導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師必須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廣闊的視角,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把握教學的過程和課堂節奏,保障課程目標的實現。如何將“互聯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得更好,還需要更多的實踐。
主要參考文獻
[1]徐敏.“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構建[J].產業創新研究,2019(12).
[2]魏紅亮.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7 (7).
[3]黃李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就業指導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7(2) .
[4]劉燦亮.能力本位視角下高職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20(1) .
[5]張春青,劉汛濤,雷曉柱.基于PBL的創新創業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8(12).
[6]王立舒,房俊龍,彭勝民,等.慕課與翻轉課堂理念下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2019(10).
[7]劉璐,郎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高校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的作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9(13).
[8]李方犁,趙聰,趙亞運.“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進展[J].中國商論,2020(3).
[9]陳愛雪.“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模式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4).
[10]張小鋒.“互聯網 +”背景下高職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 [J].教育與職業,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