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粉娟
摘 要:隨著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要想顯著的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就要注重迎合新課程提出的各項要求,改變教學手段以及教學理念,并落實在小學數學教學各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因為本身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就具有探究性以及抽象性,只有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態度,因此,文章將圍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價值和作用,再提出促進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一、 針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價值和作用的分析
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落實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具有現實意義,本身對于數學教學學科來說,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時難免存在的各種問題有待完善,而落實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將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通過自身的深入探究和分析來處理數學問題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所謂獨立思考能力就是在學生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下獨立處理數學問題,獲取正確的答案,通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將會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形式,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各種數學技能,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素質。對促進其全面發展以及健康成長有著深遠影響。所以,在后續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落實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手段來在各個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大幅度提升。
二、 針對促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可行性對策的分析
(一)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形成良好獨立思考意識
為了促進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獨立思考意識。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激發學生開展專業化數學學習的前提和保障,如果學生對數學學習未能形成濃厚的興趣,就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這就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手段,采用游戲教學法進行授課。因為,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對游戲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能夠引導學生融入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參與度,落實在游戲中學習、學習中游戲,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改變以往傳統的授課形式,避免采用直接敘述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因為這種手段只會讓學生產生一種抵觸心理,很難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自身的心身特點來合理地設計具有趣味性和互動性游戲,要求教師設計好一系列的數字,然后再和學生共同探究所設計的各種數字中有哪些是被3整除的,教師也可以采用競爭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看哪一個學生回答的最快、最準確。在經過若干次競賽之后,部分學生會發現自身的判斷時間較長,并且還要會容易出錯,但是教師卻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說出正確答案,這就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落實通過這種游戲來激發出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能夠主動的進入到獨立思考的過程中。
教師也可以合理地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故事進行授課,落實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數學學科的部分學習內容是較為抽象的,在教學時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需要教師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和故事有效融合,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和本節教學內容相關的趣味性故事,像“分哈密瓜故事”,實現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體現出分數的各種重點知識,讓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始終集中在教師所講的故事中,掌握各種新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形成主動探究知識的意識。
(二)合理設計針對性問題,培養學生自身思維能力
教師要合理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要采用提問教學法來進行授課,只有讓學生產生疑問才會促使其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并且要想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只有通過為學生設計具有探索性的問題,才將會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啟發思維,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具有探索性質的數學問題,因為小學時期的學生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要充分地利用學生這一特點激發學生的思考動力。因此,教師在后續的數學教學工作中應落實設計具有探索性質的數學問題。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像“到了秋收時節,農民伯伯開始收糧食,其中有兩個等底等高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那么采用那一個物體裝的最多呢?”,再例如教師為學生講解“年月日”這一節內容時,當為學生提出:“在一年12個月中為什么只有二月有28天?”,通過為學生提出具有探索性的問題來激活思維,讓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以及思考過程中。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重為學生提出具有啟發性的數學問題,因為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認知能力相對有限,所以在學習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時很難獨立的完成探究活動。當學生存在疑惑時,教師就可以落實采用具有啟發性的數學問題來幫助學生從全新的視角進行思考和研究,實現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設計具有開放性的數學問題。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不僅體現在處理教師提出的問題上,而更多地體現在學生主動的發現問題,具有問題意識,所以在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善于設計開放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開展深層次的思考,讓學生將掌握的各種數學理論知識全面內化吸收。
(三)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形成良好獨立思考能力
教師應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落實提升其獨立思考能力。本身數學知識就來源于生活,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深遠的聯系。在后續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融入生活實際來提升數學教學的生命力。教師要將各教學重點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相互聯系,讓學生運用自身的生活經驗去處理各種數學問題。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改變以往的授課形式,加強本節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可以讓學生計算飲水機以及魚缸的表面積,實現教學工作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并且教師也可以加強引導,讓學生更全面的觀察求長方體以及正方體表面積的手段,在這基礎上落實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工作,讓學生通過動手制作長方體、正方體的模型思考出不同的解題手段,通過這種教學形式達到拓展學生思考的廣度以及深度的目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四)創設互動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學習熱情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教學工作更加注重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想要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要最大限度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授課,讓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形成主觀能動性,主動地融入學習過程中,獲得良好學習體驗。而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輔助者,要在學生需要幫助時合理化引導,確保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小學時期的學生可能性格較為內向,而教師則需鼓勵學生勇于融入互動氛圍中,和其他同學展開良性互動,并為學生樹立信心和勇氣,及時地肯定學生,促使其在這一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展現自身價值,最終形成良好的獨立思維能力。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方向與位置”這一內容時,本節課所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對方向準確辨認,提升自身獨立思考能力。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對這一節的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對存在的各種重點知識深入探究思考,因此,教師需利用問題情景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并善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教師也可以融入學生群體中,和學生加強互動交流,掌握實際學習情況,教師應針對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來創設這一互動氛圍“老師想去你們家里吃飯,同學們能給老師指一下路嗎?如果我從學校開始出發,可以走哪一路線?”,通過這種手段讓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而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簡單明了的語言描述出具體的行走方向,實現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三、 結語
通過上述問題分析,我們充分地意識到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就要求教師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落實在后續教學工作中的各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來形成良好獨立的思考意識,合理地為學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來培養自思維能力以及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幫助其形成獨立思考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善于總結以及反思,為學生創新和研究出更多有效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理念,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玉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8):113.
[2]屈廣澤.數學教學之我見——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J].新課程(教研),2017(3):135.
[3]包艷芳.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探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5):60-61.
[4]李紹樂.培養學生具有獨立自主思考能力的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4(27):282-283.
[5]宋開紅.關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5):14.
[6]王小清.試析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