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當前玉林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進一步推進該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對策: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狠抓控輟保學工作;加強示范引領,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著力推進教師隊伍建設。
【關鍵詞】玉林市 義務教育 均衡發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6A-0012-03
為了切實、深入了解玉林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有關情況,近日,玉林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領導先后到玉林市各縣(市、區)的城區及鄉鎮多所學校進行實地調研和視察。視察期間,他們聽取了各縣(市、區)的情況匯報,查閱了有關規劃、方案及統計報表等檔案資料,召開座談會,進一步了解了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的推進情況和存在問題。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玉林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推進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優先發展教育,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一是義務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均有增長。其中,2018年全市義務教育財政撥款較2017年支出增長近6%;2018年全市義務教育在校學生平均義務教育經費較2017年生均義務教育經費支出增長2.65%;2017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平均公用經費達750元/生,2018年平均公用經費達755元/生,2018年較2017年學生平均公用經費增長達0.5%;2018年玉林市在編教師人均提資300元/月。
二是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及使用情況。2017—2019年9月,玉林市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收入達76 000多萬元,共支出62 600多萬元。
三是農村稅費改革情況。2017—2019年9月,玉林市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用于教育資金合計24 600多萬元,主要用于教師工資。其中2017年、2018年、2019年均為8 224萬元。
四是土地出讓收益情況。全市2018年以前,嚴格按照土地出讓收益的10%計提教育資金,根據中央文件,從2018年第三季度起,暫停從土地出讓收入中計提教育資金,因此2019年起不再計提教育資金。2017—2018年,土地出讓收益計提教育資金共支出14 700多萬元。五是落實“兩免一補”。全市嚴格落實城鄉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及時、足額撥付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及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2017年至2019年,全市共籌措撥付城鄉義務教育“兩免一補”資金269 900多萬元,全部用于家庭困難學生和經濟困難寄宿生。
(二)保障教師待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配備標準,按標準配備教師,滿足開齊開足課程要求的情況。根據2018年下半年數據統計,玉林市小學、初中師生比分別為1∶20.72和1∶15.64,未達到1∶19和1∶13.5的配備標準。學科結構性缺編情況也比較嚴重,英語、體育、音樂、美術、心理健康等學科教師不足。大部分學校采用轉崗的方式開設課程,難以保證課程質量。
二是教師學歷結構和崗位設置情況。2018年,玉林市共有小學教師30 000多人,專任教師都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學歷合格率達99.90%,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比例達到了95.5%;初中專任教師都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學歷合格率達99.70%,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比例達到83%。玉林市公辦教師學歷都達到規定的標準,各級各類學校按照標準設置崗位。小學教師崗位設置,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占比超過57%;初中教師崗位設置,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占比超過60%。
三是縣域內城鄉教師交流情況。2017—2019年,玉林市各縣(市、區)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輪崗總人數達13 000多人次,總體達到了自治區文件規定的交流比例。
四是核撥教師培訓經費情況。培訓經費逐年增長,按不低于當地教職工工資總額的2%安排教師培訓經費,2017—2019年三年共8 500多萬元。
(三)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
一是中小學校(幼兒園)用地規劃和保護相關法規、制度、政策的制定實施。玉林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8月批復了《玉林市城區中小學、幼兒園教育用地專項規劃(2016—2020年)》。根據規劃,到2020年,玉林市中心城區中小學共有125所,規劃保留29所,擴建27所,遷建7所,新增62所,規范撤并17所學校。其中,小學共83所,規劃保留小學14所,擴建小學21所,遷建小學7所,新增小學41所,規劃撤并小學13所。中學共42所,其中初中30所,高中12所,規劃保留中學15所,擴建中學6所,新增中學21所,規劃撤并中學4所。各縣(市、區)也相應編制了中小學(幼兒園)用地規劃,并積極推進了學校標準化建設,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
二是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改善農村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2015年以來,全市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為契機,以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對照《廣西壯族自治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達標評估體系》,加大投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2018年,玉林市出臺《玉林市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實施方案》,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2019年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改造項目139個,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開工項目88個,開工率為63.31%。通過這些項目建設,改善部分農村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
三是消除小學45人以上、初中50人以上的“大班額”情況。2019年秋季學期,全市義務教育總班數超過22 400個,大班額超過2 800個,大班額約12.5%,已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目標。
(四)促進義務教育公平,保障特殊群體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一是玉林市保障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情況。全市現有特殊教育學校7所,保障“三殘”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其中教育行政部門6所(2所獲評為自治區級示范性特殊教育學校),民政部門1所。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約1 100人,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約2 700人,全市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7.17%,達到了國家規定的要求。
二是落實以流入地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的“兩為主”政策,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情況。2018年,全市有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達34 000人,其中在公辦學校就讀占比達到84%,基本上達到“兩為主”的要求。
(五)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和改進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
一是落實“雙線四包”控輟保學工作目標責任制,提高義務教育鞏固率。近年來,玉林市加強控輟保學力度,認真貫徹落實“雙線四包”工作目標責任制。特別是今年以來,玉林市進一步加大政府控輟保學力度,充分發揮鎮、村兩級作用,采取行政、司法勸學手段,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全市現有義務教育輟學學生251人。
二是落實免試就近入學情況。全市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及國家、自治區的要求,依法實施義務教育就近入學。每年秋季開學前,玉林市都會出臺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有關文件,明確對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實行免試就近入學。
三是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建立科學評價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業質量體系的情況。根據《教育部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教基二〔2013〕2號)、《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二〔2016〕4號)、《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桂教規范〔2017〕15號)的精神,玉林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原則上以等級形式呈現,避免分分計較,過度競爭。自2013年玉林市成為廣西唯一的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以來,該市把學生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作為教育質量評價的主要內容,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四是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和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情況。玉林市認真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引導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該市配合國務院督委辦做好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2019年,對北流、博白、陸川等3縣(市)抽選四年級和八年級進行質量監測。指導陸川縣、興業縣做好“國檢”的迎檢工作。兩縣于2018年12月順利通過國家評估認定。在興業縣召開了全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會,組織專家對博白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進行四級復核評估,博白縣于2018年12月通過了自治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
二、問題分析
雖然玉林市在推進義務教育工作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遠遠落后于全國、全區的平均水平。截至2018年,全國已有2717個縣(市、區)實現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并通過“國檢”,“國檢”通過率為93%。玉林市目前共有北流市、容縣、玉州區、陸川縣、興業縣、博白縣、福綿區7個縣(市、區)通過了“區檢”,通過率100%;共有北流市、玉州區、容縣、陸川縣、興業縣5個縣(市、區)通過了“國檢”,“國檢”通過率為71.4%,但比全區平均水平84.7%低十多個百分點。存在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
(一)玉林市縣域教育發展還不夠均衡。全市還有2個縣(區)沒有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國家認定,各縣(市、區)還有部分學校存在體育運動場地不達標、大班額等現象。目前全市義務教育大班額占比較高,占比約12%。
(二)落實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難度較大。按照2018年全國教育發展大會精神,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水平應不低于或高于公務員工資水平。執行該政策需強大的地方財力作為保障,玉林市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當前受減稅降費政策影響,市、縣級財政困難,玉林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近5萬人,到2020年,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務員工資收入水平,全市各級財政合計需籌集資金達60 000萬元,落實難度較大。在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制度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難。
(三)控輟保學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玉林市勸返復學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對已經返校復學的學生,如何關愛、管理和教育好他們,讓他們留得住并順利完成學業,將成為下一階段的重要課題。
三、解決對策
(一)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強對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領導,及時解決面臨的問題和困難。當前重點是加大對博白縣、福綿區的督導、幫扶力度,組織全市力量支持2個縣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確保2020年全部通過國家評估認定。
(二)加大投入,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一是積極申請上級資金,加大對全市的支持力度,特別在校舍維修改造資金安排和薄弱學校改造項目中對福綿區、博白縣予以更多傾斜,確保在2020年底前玉林市全部縣(市、區)通過“國檢”;二是以實施學校建設提升工程為抓手,改建、遷建、擴建、新建一批學校,促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化解大班額、大通鋪和運動場地不足等問題。
(三)狠抓控輟保學工作。進一步強化“雙線四包”責任制,加大行政、司法勸返力度,建立輟學學生特別是建檔立卡學生勸返責任人制度,制訂控輟保學任務書。根據學生實際,把學生分流到各類學校接受相應教育。加大復學安置力度,創新工作方法,采取單獨編班、普職融合、送教上門等多種形式安置復學學生。抓好常規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爭取把學生留住。
(四)抓好示范,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按照國家的戰略部署,義務教育達到基本均衡之后就要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玉林市條件較好的縣(市、區)應根據實際,對照標準,制定好實施目標和實施方案,落實措施,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爭取早日通過自治區評估和國家認定,引領玉林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五)著力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充分利用特崗計劃、小學全科教師定向培養、支教走教等方式補充教師;深化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改革工作,優化招聘方式,有效提高玉林市各中小學公開招聘教師的簽約率;繼續深入實施“國培計劃”“區培計劃”“市培計劃”項目,重點面向農村薄弱學校,采取切合農村教師實際的培訓方式,培養一批善學樂教的“種子教師”,以點帶面抓實校本研修;不斷提高教師的地位、待遇,提高教師績效工資增量標準,落實寄宿制學校超工作量專項經費,推動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計劃提標擴面。
作者簡介:林怡萍(1981— ),女,廣西北流人,北流市人大代表,北流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學語文兼職教研員,研究方向為基礎教育研究。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