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影 譚大海 李斌
摘 要:通過結合哈爾濱華德學院復轉軍人培訓工作的實際情況,探討了退役軍人培訓工作中涉及到的培訓理念、內涵建設、課程建設、合作辦學等問題。培訓實踐表明,復轉軍人培訓并不僅僅是對退役士兵進行簡單的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要做好這一培訓工作,還需要從培訓理念、內涵建設、課程建設、合作辦學等多方面著手,打造完整的培訓體系。
關鍵詞:復轉軍人培訓;培訓理念;課程建設;合作辦學
中圖分類號:C975;D262.3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0-0116-02
2017年,哈爾濱華德學院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哈爾濱華德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被黑龍江省民政廳、教育廳批準授予“黑龍江省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定點院校”,承擔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指導工作。哈爾濱華德學院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對培訓工作進行統籌規劃部署。截至目前,已開設三期復轉軍人培訓班,共計61名參訓退役士兵均按照培訓要求完成相關課程。多數學員培訓結束前就已經被企業“預訂”,培訓結束后直接走上了工作崗位;目前已經有多名參訓學員走上了初級管理崗位。實踐表明,復轉軍人培訓并不僅僅是對退役士兵進行簡單的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要做好這一培訓工作,還需要從培訓理念、內涵建設、課程建設、合作辦學等多方面著手,打造完整的培訓體系。
一、理念建設:從就業導向轉向職業生涯規劃
目前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著眼點大多是提升退役士兵的就業創業技能,保證退役士兵能夠順利就業。形成這種培訓理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目前我國適齡勞動力供給過剩、就業壓力較大的客觀原因,也有退役士兵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與社會大學生相比年齡偏大等自身因素,還有一直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注重就業導向的原因。
但是,要做好復轉軍人的培訓工作,絕不是簡單的就事論事。由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十二部委發布的《關于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退役軍人部發[2018]26號)中提到,退役軍人的培訓應包括“開展退役前技能儲備培訓”、“加強退役后職業技能培訓”、“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由此可見,退役軍人培訓應是一個完整、連續、符合現代教育終身學習理念的培訓過程。因此,對于退役軍人的培訓理念必須從簡單的技能培訓轉變為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在培訓中,不僅要對參訓學員進行職業技能訓練和相關文化課程的學習,還要以采用各種方法、采取不同的形式對參訓學員進行理念信念教育、生活作風規范、素質能力培養,同時要鼓勵并引導參訓退役士兵對自己的職業、未來、人生進行理性規劃,對應實際查找不足并努力補齊短板,從而促進提升培訓效果。
從就業導向轉向職業生涯規劃導向,是復轉軍人培訓理念的根本轉變,是從“解決退役軍人的就業問題”向“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轉變。唯有如此,復轉軍人培訓才能按照哈爾濱華德學院“側重個性培養,全員成才教育”的育人理念滿足參訓學員的個性化需求,終身學習才能成為可能。
二、基地建設:從注重投入轉向內涵建設
目前我國的復轉軍人培訓基地大多還處于初創階段。雖然《國務院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國發[2018]11號)和《關于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退役軍人部發[2018]26號)等文件中明確了退役軍人的培訓工作要依托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等展開,但是在建立培訓基地的初期,資源的投入依然占據著主要地位,只有采取投入各種硬件設施、簽署合作協議等方式才能使培訓基地的建設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是,當培訓基地的發展達到了一定程度,基地建設的重心就必須轉移到內涵建設上來,從注重外部投入等顯性指標轉移到注重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發展、教學過程等內在過程上。通過學習國家有關政策,了解社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結合參訓學員對培訓的建議、機構的特點等不斷完善培訓方案、制定課程標準、管理教學過程,結合專業發展與教師的個人成長完善教師發展規劃等等。否則,缺少內在辦學實力、“大而不強”的承訓機構是無法完成好培訓任務的。
三、課程建設:從技能培訓轉向理論與實踐并重
目前退役士兵的培訓以實踐課程為主,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參訓學員的操作技能,使其在熟練操作技能后能夠較好地承擔企業的生產任務,完成就業目標。
但是,單純的技能操作培訓培養僅僅為“一線產業工人”,達不到“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這一標準,因此,在培訓課程的建設上要從單一注重實踐轉換為理論與實踐并重。結合國家的政策要求以及培訓具體目標,開設必要的理論課程。理論課程除了要適應參訓學員理論知識普遍較差、難以在有限時間內系統掌握專業知識等特點以外,還應保持課程應有的完整性和系統性。通過理論課程的學習,使參訓士兵在知道“怎么做”的同時簡單了解“為什么這么做”,基本達到行業專業入門水平,保證復轉軍人培訓后到企業既能夠“留得住、下得去、用得好”,又能“上得去”。
四、合作辦學:從一元轉向多元
在目前的復轉軍人培訓基地中,“校企合作”辦學行式較為普遍。“校企合作”模式大多是學校將企業引進教學過程,為企業定向培養合格學員提供培訓服務。但是,就目前來看,復轉軍人培訓的合作辦學也基本只局限于校企合作。在這種模式下,企業既是辦學主體的一部分,又是接收畢業生的“市場”,對培訓參與程度高的企業來說難免在培訓過程中基于自身因素考慮較多;而參與程度低的企業則在培訓中難以發揮作用。
在復轉軍人培訓的未來發展中,需要建設多樣化的合作辦學體系。除了繼續深化校企合作之外,還應廣泛地與地方政府、科研機構、兄弟院校等開展合作辦學,實施“校地合作”、“校所合作”、“校校合作”等辦學模式,還可與被相關政府部門授予復轉軍人培訓資質的機構建立相關聯的學術組織、行業協會等,通過多元化的合作辦學行式進而推動復轉軍人培訓工作的開展。
退役軍人是當今社會重要的人力資源,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做好復轉軍人的培訓工作,對于更好實現退役軍人自身價值、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承訓機構,一方面要繼續深入學習國家有關政策,明確國家對復轉軍人培訓的標準和要求;另一方面要深入參訓學員,了解學員對培訓的建議與訴求;同時也要走進社會和企業,了解其對人才的需求。只有幾方面相結合,從培訓理念、內涵建設、課程建設、合作辦學等多角度對培訓工作加以改進,才能為復轉軍人培訓工作做出更大貢獻。
Abstract:By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work of the re-transformed servicemen in Harbin Ward Colleg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ining concept,connotation construction,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cooperative running of the retired servicemen.Train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training of demobilized soldiers is not only a simpl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kills training,to do a good job of this training work,but also from the training concept,connotation construction,curriculum construction,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and other aspects to build a complete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Re-turned-military training;training concept;curriculum construction;cooperative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