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湉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企業在推動經濟繁榮、技術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當前我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如火如茶地進行,許多企業面臨著融資困難、轉型動力不足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因此,我國政府部門為促進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積極調整相關政策,加大財稅支持力度,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激勵企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企業發展;政策支持;對策建議
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位,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為保持企業發展的動力,發揮其社會財富生產者和流通者的作用,國家先后出臺多項加大財政資金支持、稅收優惠、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政策,有效地解決企業面臨的稅費高、缺資金、缺人才等問題,這些政策的落實為我國企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國家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投入了近22萬億元用于減免中小企業的稅負,加大對企業社會保障的補貼。因此,本文以企業發展為主題,首先分析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其次對促進企業發展的政策進行了研究,最后對企業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企業發展狀況分析
自1978年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國有企業各項改革穩步推進,民營企業走人人們視野,中小企業逐步發展。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國有企業已有效實現改革的既定目標,落實了科學管理制度、政企分開管理制度等,民營企業也在經濟市場中逐漸取得話語權,數量占比極大,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民營企業數據占比已達95.0%。而中小企業目前已成為我國經濟市場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占比最高的企業。但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當前企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國有企業雖達成既定目標,但其抗風險管理能力較低,沒有建立起市場核心競爭優勢,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之后,絕大多數國有企業受到沖擊,在經濟政策進一步調整之后,國有企業的發展現狀有所改善,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民營企業在當前經濟政策下,對人才的投資力度較小,從而導致其人才隊伍建設缺乏有力的經濟支撐,福利待遇也不高,從而出現人才流失等問題,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中小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一些經濟政策的阻礙,尤其在資金籌備、融資渠道以及技術支持上的不足,未能有效結合企業發展完善相關的經濟政策,對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企業發展政策研究
近年來,為支持中小企業迅速發展,鞏固國有企業地位,激發民營企業經濟活力,國家推動了一系列財政政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同時,自十三五規劃以來,中共中央及時調整財政收支平衡,出臺一系列財政稅收優惠政策,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促進我國經濟實現轉型發展。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給小企業發展造成了嚴重沖擊,在收入減少、成本剛性的雙重擠壓下,企業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為幫助眾多企業擺脫疫情沖擊造成的困境,從年初至今,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繼出臺,包括減稅降費、貸款應延盡延、增加普惠貸款、降低房屋租金和融資成本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并幫助小企業渡過了難關。以貨幣政策工具為例,繼前期推出抗疫專項再貸款和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之后,近期,人民銀行根據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又新創設兩個貨幣政策工具,即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以確保資金“直達”小微企業。在一定激勵約束機制作用下,這兩個創新工具能夠撬動更多資金在短期內流向小微企業,助力實現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的政策最終目標。
此外,近年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完善,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當前,我國債券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直接和間接地支持企業實現了融資,是實體企業除了貸款外獲得資金的第二大渠道。公司信用類債券的產品不斷豐富,比如小微企業債、創新創業債、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與此同時,金融機構還通過發行債券補充資本或發行專項金融債,大幅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比如,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提高了資本充足率,增強了給發放企業貸款的能力。另一方面,當前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的規模不斷擴大,而2020年政策引導目標是發行3000億元,能夠有效增加小微企業貸款發放量,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三、我國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債券市場建設
促進企業快速發展,首先應加快債券市場發展,加強市場制度建設,彌補債券市場發展的各項“短板”,穩步擴大債券市場規模,增加公司信用類債券的凈融資額,擴大債市對企業的融資支持。其次,要創新豐富債券品種,優化適合企業發展的債券產品序列,進一步發揮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工具支持作用,發展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推廣可轉換公司債非公開發行。最后,要加強債券市場制度建設,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披標準,完善違約處置機制,發展高收益債券市場,加強信用評級機構統一管理,統籌監管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推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加快債券市場的建設發展有利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完善,為企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二)深化多層次股權市場改革
促進企業快速發展,應以注冊制改革為突破口,深化多層次股權市場改革,夯實股票市場各項基礎制度。注冊制是當前資本市場改革的總綱,在科創板注冊制增量改革的基礎上,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試點正在啟動,其他存量市場的復制推廣也應加快推進。增強資本市場活力,放松和取消一些不適應市場發展的制度障礙,完善發行、交易、退市等基礎性制度,引導更多長期資金進入市。以新證券法施行為契機,完善市場法治建設,加強投資者保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嚴懲違法違規行為,凈化市場生態環境。加快深化新三板各項改革,優化其發行融資制度,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
(三)完善各項投資制度建設
促進企業快速發展,應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完善私募股權投資各項制度,壯大培育企業發展的市場力量。取消限制區域性股權市場發展的一些規章制度,修改包括交易、融資、投資者等方面的相關規定,推動開展制度和業務試點創新。落實地方政府等對區域性股權市場發展的各項支持制度,發揮政策綜合運用平臺作用,提升區域性股權市場對小微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解決私募股權投資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加快修訂出臺相關法律條例和管理辦法,推進稅收制度改革,打通私募股權投資與各種長期資金的對接渠道,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正處在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各項經濟政策也在不斷完善,而一些傳統的經濟政策已經被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各類型的企業也必須要對發展戰略計劃進行調整,從而保證企業能夠平穩地發展,滿足經濟政策對于商業組織機構發展的規定。與此同時,在2020年年初新冠疫隋的沖擊下,多數企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生產經營甚至生存發展遭遇嚴峻考驗。在企業面臨的一系列困境中,融資難的老問題在疫情影響下進一步凸顯。為緩解當前企業的融資難題,金融管理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金融扶持措施,如加快債券市場建設,深化多層次股權市場改革,完善各項投資制度建設,從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使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