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存娥
【摘 ? ?要】就目前的小學教育專業來說,學生需要提升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樣才可以為今后的工作提供便利。作為教師來說,應尋求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流利地表達出教學的內容,使聽者能簡單、快速地接受,因此,需要教師使課堂內容具備趣味性,遵守口語表達規范,推薦學生閱讀相關書籍,尊重學生自尊,注重教學方式并及時糾正語病,使學生從真正意義上提升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诖?,本文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口語表達的現狀及其成因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教育專業 ?學生口語表達 ?現狀 ?成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70
一、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口語表達的現狀及其成因分析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
首先是通識課程和實踐課程的設置比例上存在較大的缺陷,實踐和技能類課程占總課時的比例僅為5.72%,很難體現小教專業的實踐性。其次是學校安排教學課時過多,學生很少有進行訓練的時間。再次是課程體系不合理,忽視了教師口語與其他學科教學的相關性,導致了學生教育實踐活動與口語技能訓練環節的脫節。
(二)教學和考核方式單一
在《教師口語》的三大模塊中,教師職業口語技能是重點,但在實際教學中,其地位卻遠遜于普通話訓練,教師往往把教學核心定位在圍繞“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進行方言辨正、詞語正音、短文念讀、簡單對話等方面,注重淺層次機械模仿,忽視學生的參與性和主體性,從而使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被削弱。在教學方式上,大多數教師還在沿襲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方式,教師一言堂代替了學生的技能訓練,沒能體現出教師口語的實踐性,不注重在語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另外,單一的考核方式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調查中有半數以上的師生認同學校現行的以普通話水平檢測代替教師口語測試的方式,但這種模式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它必然會對學生形成誤導,認為學習教師口語就是學習普通話。
二、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策略
(一)教師多加鼓勵,使學生對口語表達擁有自信心
不論何時何地,對人最大的認可就是鼓勵,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也是如此,老師應加以鼓勵,在學生口語表達有困難和失敗時,要讓學生知道困難和失敗并不可怕,只有戰勝自己,努力堅持,才是對抗困難與失敗的正確方法。因而,老師在具體的教學中,發現某些學生在口語表達能力方面存在問題時,要加以鼓勵,除了讓學生多加練習之外,還要在適當的時間加以積極的鼓勵,使學生擁有自信心,有效提升口語表達能力。相反,如果老師沒有重視學生的自信心是否充足,而是僅僅關注學生對口語表達的學習深度,就會使學生只是提升書本上的能力,在具體的口語應用中不會有任何提高,對學生今后的教學工作也不會有所幫助,還會使學生對口語表達更加沒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也不會有所提升。
(二)制定科學的課程設置方案
《教師口語課程標準》中規定,師范??撇坏蒙儆?2學時,中師不得少于100學時。這樣看來,小學教育專業的“教師口語”至少應不少于72學時,但實際的課程設置方案卻并未達標。在有限的學時內普通話訓練比例較大,“教師口語”課程完全變成普通話課程,教育口語訓練完全被忽略,這樣的分配極其不合理。筆者認為,在小學教育專業的“教師口語”的課程設置上要做較大調整,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方案。可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增加課時,增加到96課時左右,普通話訓練占30學時左右,一般交際口語訓練占20學時左右,教育口語訓練占46學時左右;另一方面增設選修課,以彌補有限課時達不到預期效果的缺陷。
(三)建設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目前,小學教育專業“教師口語”教師大多來自漢語言文學專業,對小學教育專業背景、小學課堂的實際需求等方面不了解、不熟悉,沒有辦法達到此專業的培養目標。特別是有一些教師來自非師范類學校,缺乏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法等相關知識,更難開展教學。因此,建設一支專業化的教師團隊是“教師口語”課程改革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建設專業教師隊伍,可以設置一個系統、可行的“教師口語”師資培養方案:可以通過提供進修、培訓的機會,讓“教師口語”教師取得普通話測試員資格、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背景;可以設置假期“教師口語研修班”,邀請教師口語及相關方面的專家、教授、學者進行系統培訓;可以讓教師在設立“教師口語”碩士點、博士點的院校進行深造;可以安排教師深入小學掛職、調研,了解小學實際情況;等等。
(四)開發第二課堂,拓展更多學習渠道
在網絡化資源配置豐富的今天,其實只需要轉變僵化的思維就能開拓更廣闊的學習之地,比如口語教材有的章節過于偏向理論,比較單調,教師可以在網上看看其他教學視頻、教輔資料,等等,以便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變單調的問答環節為互動式教學,將具有代表性的教學環節搬到教學過程中去,多角度分析和對比其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和值得學習的地方,與小組互動交流環節、小學實踐環節多方位交叉結合,以求找到更多學習的交叉點,增強學生學習的多樣性和互動性,真正有效開發第二課堂,增強口語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綜上所述,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方法需要教師加以重視,而且要遵守科學且合理的方法加以執行,這樣才能夠確保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成果得以完美地呈現,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為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嚴謹性,為今后進入社會、立足社會提供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蔡培.師范生漢語口語表達能力培養模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23).
[2]李丹.基于實踐取向的小學教育專業教師口語課程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