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邦金
【摘 ? ?要】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學生能否在小學階段掌握扎實的數學基礎是其未來能否擁有良好的數學成績的關鍵。然而,現階段的小學生,缺乏主動提問的能力,大多依舊被應試教育影響著,被動地學習解題技巧和方法,而缺乏主動提問意識和能力,這與教師教學策略不當有關。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教師改進教學策略,關注對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本文主要從數學課堂有效提問,談談如何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提問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40
課堂提問既是一種主觀意識上的行為,需要學生有勇氣、有動力、有目標地進行提問;也是一種能力,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提問技巧、方法,提出有效、針對性的問題。新時代背景下,社會需要更多敢于提問、質疑與思考的人才。因此,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與人才培養目標相契合,與素質教育的背景相契合,也與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相契合。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動提問能力培養的意義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提升策略,旨在為初中教師的數學教學提供參考。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意義
(一)問題設計不明確,針對性不強
很多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只準備上課內容,不準備要提的問題,認為上課時可以憑借教學經驗來提問,結果呢,上課時想到什么問什么,不能有效地針對教學重難點,學生抓不住課堂重點和難點,影響教學效果。
(二)課堂提問流于形式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內心對知識充滿激情,表面上教師為活躍課堂氣氛,提出了許多所謂的問題,但事實上學生思考時間是不夠的,教師先入為主直接說出答案,導致學生心理上恐懼,提問純粹是流于形式。學生沒有時間獨立思考,只能按照老師的思路被動接受,時間一長,導致學生懶得動腦,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更不用說提高學生數學素養。
(三)課堂提問反饋不及時
學生的回答能夠及時地反映出學生掌握該問題的情況,因此一定要重視。根據學生的掌握現狀,及時反饋,調整教學過程。而事實上,很多教師根本不分析學生的答案,按照事先準備好的思路繼續講解,這樣的教學只是灌輸知識,不可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奠定主動提問基礎
恰當、合適的情境,能讓學生身臨其境,不自覺地展開思考。要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就需要重視對學生提問主動性的激發,也要重視對學生提問行為的促進與落實。教師可以基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融入到情境中,發現數學學習的趣味,展開主動、積極地思考,促進學生主動、高質量地提問。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認真分析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了解初中生的學習興趣與愛好,深入分析數學教學內容與目標,創設合適、恰當的情境。情境可以是生活情境、游戲情境、多媒體情境、講故事情境、角色表演情境等。
(二)設計問題,尊重學情
對于相同的教學內容,由于授課對象和情境不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應當只憑以往的教學經驗,而應該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對講課的內容作出相應的調整,對于課堂提問也應當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慎重選取,充分備課。例如,在上平面向量的概念時,由于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沒有接觸過,可以與物理中的矢量問題進行類比,而在學習空間向量時就可以用平面向量的問題來拓展。課堂提問時,設計的問題如果明確清晰,那么將有效地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可以為之后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奠定基礎。對于問題的本身,應該有針對性,且有難易之分,提問時應當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選擇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對于基礎不太好的學生,要多提簡單的問題,讓他們有更多的鍛煉機會,并及時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對數學比較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讓他們思考一些比較綜合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提問中有所提高。
(三)保護學生主動提問的意愿
初中教師在教姿教態上與小學教師相比較而言略顯嚴肅,所以很多學生常因擔心受到教師的批評而不敢在課堂上舉手發言,更不敢在課下單獨請教教師。數學教師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指路人,有責任對學生適時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跨越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讓學生敢于在數學課堂上大膽的提出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通過友好的教姿和教態能夠讓學生直接接收到自己可以無顧忌提問的信號,從而讓學生樂于在思維與身體的雙重放松狀態下主動將發現的問題進行提出。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還需要包容學生,引導學生對不正確的地方進行更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營造輕松愉悅的數學教學氛圍時,要關注細節,確保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能夠在全面的保護下得到更好的發展。
(四)問題設計,推陳出新
例題的最大特點是重基礎,有很強的代表性和針對性,是引出變式問題最理想的起點。有很多例題是一題一問,思考空間較小,我們可以在部分例題解答后面安排“題后反考”這個環節,要求學生對例題進行挖掘,而且這種重過程的變式教學,不但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積極地參與發現、探索、引申的過程,還能深入地培養學生數學地思維,相比于教師直接給出變式題讓學生解答,更能讓學生進入一種積極、主動、探究的高效學習狀態。如果數學教學中能夠合理加強一題多解、一題多變、舉一反三、多題一解等拓展,通過對數學問題進行多角度的變式探究,設置數學變式訓練,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變”的現象中發現“不變”的本質,那么這將有效提高學生對條件的敏感性,促使思維聯想,探索問題實質所在,培養高中生的創新性思維意識和潛力,逐步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
三、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提問能力是現階段數學教學的新策略,對初中生的個性化成長和創新思維能力的開發都有著重要意義。但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和學習能力出發,更深層次的進行教學重難點的教授,要時刻注意引導者的身份,合理引導,讓學生自己探索和發現問題,以此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的提問能力。
參考文獻
[1]徐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
[2]李淑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6(8).